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北京市市长 王岐山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支持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和重大技术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软件、研发、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潜力产业。抓好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专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产业,而集成电路(IC)则是信息产业的心脏。由于集成电路不是一个终端产品,它在各行各业几乎都有所渗透,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用”。集成电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相当显著。据估算,1元的集成电路能带动10元的相关信息产业的产值和100元的GDP,倍增效应异常突出。因此,对于IC产业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同时,集成电路又是一个温带产业,国际知名的IC产业密集地区,如美国的硅谷、以色列的硅谷、日本九州的硅岛都地处北纬30度附近。  相似文献   

3.
郑宏 《通信世界》2005,(40):43-44
中国光纤产业的命运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其中也包括多年关注光通信产业发展的我。我曾经为繁荣的光通信产业而欢呼,替滑入低谷的光通信产业忧心,但是我始终对中国光通信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光通信产业进入低谷后,曾经与很多光通信企业家和市场分析人士进行过交流,希望一同为光通信产业寻求一条脱困之路。经过对光通信产业现状的分析,许多人认为中国光通信产业必须走联合重组之路,才能做大做强,真正提升中国光通信产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印度政府公布了该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奖励方案框架,这一激励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可能带来潜在的冲击。从长远看,这一动作有望改变中国IT制造与印度软件之间的差异化格局。因此,解读印度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发展我国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在印度的产业结构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软件产业是印度经济发展的支柱,50多年来印度软件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软件外包第一大国;而印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晚,总体规模仅占全球的1%,但由于目前印度非常重视IT硬件制造产业的发展,并于2007年年初公布了半导体产业鼓励政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印度政府非常重视IT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印度加速立法进程,相继制定了《信息技术法》,《半导体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信息权利法》等法律法规,吸引国外电子制造服务公司在印度投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半导体行业》2005,(2):1-1
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技术保证,是世界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事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人民生活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行业》2006,(3):77-78
2006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年,也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发展的开局年。第四届中国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展览暨研讨会(IC China 2006)聚焦以上两大热点,以“自主创新与共赢发展”为主题,集中探讨创新与国际化这两大提高中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继续探讨、交流世界和我国微电子产业、技术和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行业》2007,(3):12-13
1、集成电路产业在成都 集成电路产业是四川省、成都市和成都高新区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近年,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一个由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初步形成,在中西部居于领先地位。截止2006年底,半导体产业总投资已超过15亿美元。本地信息产品制造企业2007年芯片需求量超过4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全国广播影视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广播电视广告产业、有线电视网络产业、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收入稳步增长,影视动画产业、新媒体产业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广播影视产业总收入为1196.67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广告收入600.56亿元,有线电视网络收入306.71亿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8.34亿元。广播电视产业收入过50亿元的省份达到7个。  相似文献   

9.
记者:近几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请您就目前集成电路产业链完善状况发表一些看法? 于燮康:一直以来,各国都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对待,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规模的大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发展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为此各国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促进其发展。我国亦不例外,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集中有限资金,倾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日,信息产业部颁布并授牌了首批31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各自拥有突出区域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不同产品领域内具有一定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区内优势企业比较集中,产业链相对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具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高新产业园区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赋予了更高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本世纪全球性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能源产业将成为全球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 在光电子产业里,用于能源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和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产业。为促进国内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面落实年初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任务,信息产业部颁布了旨在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工作的信部规【2005】219号文。为配合做好宣传工作,本刊将陆续介绍一些特色园区,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作分析了游戏产业的巨大潜力,指出了游戏业将成战略性产业,游戏产业的主力消费与广电产业重合,找出了广电业和游戏业的结合点,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技术》2001,26(1):12-14
微电子产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微电子 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基础产业,需要广阔的市场支持,占有多大的市场,就有多强大的产业; 集成电路的发展要靠市场牵引和技术推动相结合。2000年10月 27 日,2000年北京微电子国际 研讨会在京落下帷幕,让我们关注一下北京的微电子产业。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的一年,根据国际著名咨询机构iSuppli的统计,200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销售额为2266亿美元,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第二个销售高峰年,比2003年增长了24.4%。2004年,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和产业蓬勃发展,分别实现了40.2%和55.2%的高增长,根据国内著名的咨询机构赛迪顾问有限公司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五年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了平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全球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半导体行业》2007,(4):63-63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IC China即将迎来第五届。经过近五年的成长和拓展,IC China不仅形成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覆盖,而且逐步向市场、标准、投融资等的产业生态环境层面延伸,并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界最具影响力的真正全方位服务产业的一个年度盛会。  相似文献   

17.
光通信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光通信产业的构成、地位和作用,较详细地叙述了国内光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十五”期间该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并指出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日电子》2005,(2):124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多个IC投资热点地区,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成电路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45%,为全球同期最高。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在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同时也为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支持产业之一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18日,数字电视产业的年度盛会-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简称CDTF2005)将在北京拉开帷幕。随着开幕日期临近,政府主管领导部门、业内资深专家、知名企业和关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各方人士都对CDTF2005给予了密切关注和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沈农夫 《移动通信》2002,26(2):10-11
综观国内外手机企业发展史,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国际手机巨头多数有浓厚的通信产业背景,而中国却有许多手机企业都有着鲜明的家电产业背景。例如在过去的两年中,就有海尔、TCL、康佳、厦华、熊猫5家家电企业进军手机产业,占中国目前手机企业总数的近一半。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家电企业进军手机产业?国产手机企业能否续演当年彩电业、计算机业发展的辉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家电企业进军手机产业的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调整的需要 海尔、TCL、康佳等企业进军手机产业,比较一致的解释是战略调整的需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