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师》2016,(4)
正出题人:华黎题目:绘画与建筑THEME:Drawing and Architecture题旨:绘画表达的是一种境,建筑营造的也是一种境,绘画与建筑都是造境。而绘画亦可以成为建筑的出发点和手段。今天的建筑语境中,绘画却似乎离建筑越来越远。在建筑师的工作方式上,设计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工具而忽视绘画,正如录入替代了手写。请你画一幅画,自由表达你所想表达的,之后将这幅画转译为建筑,建筑与画的关联可以关乎空间、气氛、观念。  相似文献   

2.
《建筑师》2016,(3)
正出题人:华黎题目:绘画与建筑THEME:Drawing and Architecture题旨:绘画表达的是一种境,建筑营造的也是一种境,绘画与建筑都是造境。而绘画亦可以成为建筑的出发点和手段。今天的建筑语境中,绘画却似乎离建筑越来越远。在建筑师的工作方式上,设计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工具而忽视绘画,正如录入替代了手写。请你画一幅画,自由表达你所想表达的,之后将这幅画转译为建筑,建筑与画的关联可以关乎空间、气氛、观念。  相似文献   

3.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礼义纲常;器者,工艺器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很容易把人与文化置于文化发展的规律之下,使人依附于文化,形成了我们民族只重继承而轻创造的文化价值观。重道轻器,使这种继承走向狭隘和堕落。这种道器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历史发展中,很顽固地将一种价值观强加给建筑文化本身,甚至到了近代,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仍固执地以这种观念来审视西方文化。传统建筑、近代建筑,甚至于现代建筑也时常地流露出一股股重名重义、轻实轻利的倾向。而另外一种倾向也  相似文献   

4.
石宝寨是长江三峡沿线著名的旅游景点,三峡工程竣工蓄水后,将淹没石宝寨周边的传统街区。利用“跃迁式发展”观念,采用建筑与规划手段来保护及发展当地的文化脉络、空间特色,是参加“建筑与水”国际概念竞赛(UIA)的基本构思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2017,(1)
<正>主题:绘画与建筑THEME:Drawing and Architecture题旨:绘画表达的是一种境,建筑营造的也是一种境,绘画与建筑都是造境。而绘画亦可以成为建筑的出发点和手段。今天的建筑语境中,绘画却似乎离建筑越来越远。在建筑师的工作方式上,设计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工具而忽视绘画,正如录入替代了手写。请你画一幅画,自由表达你所想表达的,之后将这幅画转译为建筑,建筑与画的关联可以关乎空间、气氛、观念。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去年,俺公司只订了一份《建筑经济》杂志,开始有人说:“这是财务、统计和管理干部要的,普通工人订没有用处,还不如订份财会杂志看呢。”但是,从每期已收到的杂志看,这个刊物能起到推广先进经验,传播建筑经济信息,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进建筑企业发挥经济支柱的作用,使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并且常常登一些“建筑产品价格”、“招标投标”、“技术经济”、“工作研究”、“改革情  相似文献   

7.
《建筑师》2016,(2)
正出题人:华黎题目:绘画与建筑THEME:Drawing and Architecture题旨:绘画表达的是一种境,建筑营造的也是一种境,绘画与建筑都是造境。而绘画亦可以成为建筑的出发点和手段。今天的建筑语境中,绘画却似乎离建筑越来越远。在建筑师的工作方式上,设计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工具而忽视绘画,正如录入替代了手写。请你画一幅画,自由表达你所想表达的,之后将这幅画转译为建筑,建筑与画的  相似文献   

8.
一、光环境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巨大发展和建筑文化观念的更新,现代建筑室内的“光” 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组成因子,大大扩展了其实用性及文化性的内涵.即:光不仅作为界定空间、分隔空间、改变空间感等的手段——实用性的一  相似文献   

9.
传统空间设计方法论——空间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四川建筑》2007,27(2):51-52
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知觉体验。在较为普遍的说法中空间被视为建筑的灵魂,“建筑是关于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一词所表达的与其说是一个客体对象,倒不如说它是一个轮廓并不清晰的观念,正如其自身以不存在,昭示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中的“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指的是一种建筑类型(“文化类”).后者可以看成是一系列条理化、符号化的“行为模式”。“文化与建筑”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来表述确实很难。因此.只能通过说“文”解“化”简单地阐述笔者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文化建筑”和“建筑文化”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乡土·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传统建筑文化 1.三十年来的探索与争论 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围绕着传统建筑文化展开了探讨,那时的议题是:“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三十年后的今天,议题仍然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中国建筑创作”。一个题目,从少年议论到白头。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们是否在谱写一曲没有休止符的乐章?三十年来的反复论证,令人不得不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它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传统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长  相似文献   

12.
陈晨  张海华 《福建建筑》2009,(11):28-30
风水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化现象,它广泛的存活在建筑艺术中。风水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客家建筑的装饰风水运用装饰的手段,借助象征、寓意的表达,变不利生存的风水环境为有利的吉祥风水,从而实现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满足心理的和生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吴俊贤  虞刚 《建筑师》2020,(3):60-64
建筑师阿道夫·路斯的装饰观念对现代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路斯的观念中,装饰因为具有原始性而被 归为一种原始社会的落后属性,并以此作为现代建筑拒绝装饰的理由。但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装饰一直以来与 建筑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路斯之外,森佩尔等人也使装饰的定义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从装饰的原始性 出发,对路斯装饰观念的思辨,有助于我们理解装饰从建筑的“补充”到与建筑紧密相关的这一变化,进而阐明 装饰如何体现出一种不可丢弃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4.
一、“和”——风景建筑风景城市中国的名山大川历来便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风景中的建筑,“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倍增其壮观、美好的姿态。而自然山水,在建筑的点缀之下,越发增加其诗情画意。“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句中的“仙”和“龙”暗语的是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相互渗透,合二为一,即“风景”和“名胜”成为了同一概念的“风景名胜”,自然之山、水才真正有了灵气而名扬四方。中国的风景建筑正是贯穿着这种艺术哲学,并使建筑之体量、造型与自然山水达到和谐一致,“以天合天”,“以成天趣”(图一)。这种朴素的“和”的观念,也正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基础,它不但包含了美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以及二者彼此相统一的朴素观念,而且把这个统一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紧紧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建筑设计,不仅仅孤立地考虑形态外在的美,或把设计只作为空间装饰之手段,其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形式的要求。式.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法也”.中国古典建筑称之为“法式”。“形”是自然之态,“式”是人为的.“形式”就是自然形态加人为因素的产物。形式,不是空间的包装;空间,也不是形式的本质。空间予形式以要求;形式予空间以组织.然而,不论空间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人的心理.空间所表达的形式和心理的感应,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基础.因此,探索建筑空间形式和心理的统一性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小桥,流水,人家。 风俗,民情,文化。 安昌——肖绍平原的重镇,浙江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在安昌这座千年古镇的所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也许,我们领略的仅仅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由历史、文物、建筑、风情、民俗、艺术、交通、饮食以及哲学、观念等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内容构成的综合体——通常意义上的人文景观。 而在这诸多“景观”中,首先让人领略到的便是建筑文化。一座座古  相似文献   

17.
以其独特的形制格局、异彩为人瞩目。域、“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发展始终的哲学观念的体现。历史上在城市规划、始终没有摆脱自然,识。和建筑企望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是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自身的发展和成熟而实现的。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家天人合一观、一观及民间风水天人合一观等。一思想,会思想主潮和学说中,筑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相近的。盼天合于人的理想,一恰当的。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的宇宙自然观或时空意识来实现的。种宇宙自然观或时空意识相联相关的则常常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天地崇拜及祖先崇拜观念。古代中国人在实施其建造行为…  相似文献   

18.
黄瑜  何镜堂 《南方建筑》2020,(2):120-125
文化中心建筑组群中的场馆设计受到建筑场地的约束、统一的建筑形象以及建筑体形体量的严格限定,面临着在满足整体性的基础上建筑个性探寻、文化的建筑语言转译以及建筑形体设计操作方式的问题。通过解析天津文化中心博物馆与济宁文化中心图书馆的场馆设计,为此类设计命题寻求相应的设计方法。基于地域性、时代性与文化性的思考,以整体观视角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思考。在城市设计层面,在场馆外部以“造境”组织公共空间。在建筑空间设计层面,在场馆内部以“写意”空间呼应地域文化脉络。在建筑形体设计与建造细节层面,以精细的“工笔”谱写场馆的理性形式与材料细部构筑。文化中心建筑组群中的场馆设计应在城市设计层面着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在建筑空间层面关注地域文化表达以及理性构筑建筑形体,分别借用传统艺术表达中的“造境”、“写意”与“工笔”作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化因素对建筑空间环境有很大影响。该文以徽州民居为例,从“齐家”观念、家庭伦理观念、祭祖观念和礼制观念四方面分析了在徽州地区文化背景下,文化是如何影响建筑空间环境与秩序的。最后找出文化、人与建筑空间环境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红岭 《新建筑》2004,(3):65-67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其中儒家伦理是主体与核心。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建筑在诸多方面浸透着儒家伦理的种种特征。着重分析了“礼”与“中和”观念对传统建筑在建筑体系、建筑思想、建筑形制、建筑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