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方法制备了SiN薄膜,其中Si由一束Ar离子从Si靶上溅射下来,在溅射沉积的同时,以一束N离子轰击正在沉积的膜层,于是获得了SiN膜。采用卢瑟福背散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膜层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面平整,膜层为非晶或微晶结构,由Si和βSi3N4组成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增强沉积氮化硅膜及TiAl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方法在金属间化合物TiAl上合成厚度为0.5,1,和2μm的氮化硅薄膜。所形成的薄膜为非晶态,膜与基底间存在混合的过渡区,膜与基底结合紧密用AES,XRD和XPS研究薄膜的组成和结构,高温循环氧化结果表明,经沉积膜的TiAl试样的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其中沉积0.5μm薄膜的试样表现出极好的抗循环氧化性能由SEM及EDS分析得出,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高的膜/基底结合力和形成富Al2O3和硅化物的保护层是提高TiAl抗高温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提出一个合成TiN硬质薄膜的新方法,在氮气氛中,电子束蒸发沉积Ti的同时,用40keV的氙离子束对其进行轰击而合成TiN薄膜,该方法优于PVD和CVD之处在于合成温度低,薄膜与基体结合力强,其临界载荷达4.2kg,Knoop硬度达2200kg/mm~2,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报道了所合成的TiN薄膜在工业上应用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增强沉积TiN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划痕法测定了离子束增强沉积TiN薄膜的界面结合力。结果表明,由于在离子束增强沉积过程中TiN薄膜和基体之间生成一层厚约30 ̄40nm的过渡层,从而大大改善了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其临界载荷可达140N,为一般PVD和CVD方法所生成的TiN膜的3 ̄4倍,并且发现它并不随膜厚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增强沉积制备CrNx薄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技术制备了CrNx薄膜。对不同能量氮离子轰击所制备的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膜层断裂韧性以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氮离子轰击能量影响CrNx薄膜的相组成及取向,低能氮离子轰击所制薄膜具有较高的KIC数值,且表现出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表面离子束增强沉积的Cr和CrMo合金膜层及其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多功能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设备,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Cr和CrMo合金膜层,以提高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仪和显微硬度计分析和测试了IBED膜层的结构、形态、成分分布、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的大小。利用球一盘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研究了IBED膜层的摩擦学性能和电化学腐蚀特性。结果表明,利用IBED方法可以在难镀材料钛合金表面制备膜基结合强度高、结晶致密和晶粒尺寸达纳米级的高硬度Cr膜和CrMo合金膜层,显著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的抗磨性能,且膜层本身有很好的耐Cl^-介质环境电化学腐蚀性能,与钛合金基体之间有很好的接触腐蚀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划痕法测定了离子束增强沉积TiN薄膜的界面结合力。结果表明,由于在离子束增强沉积过程中TiN薄膜和基体之间生成一层厚约30~40nm的过渡层,从而大大改善了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其临界载荷可达140N,为一般PVD和CVD方法所生成的TiN膜的3~4倍,并且发现它并不随膜厚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CrN硬质抗磨层和CuNiln固体润滑膜层。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了膜层和钛合金基材在含Cl介质中的抗蚀性能和接触腐蚀敏感性,利用高温静态氧化方法评价了膜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1)CuNiln膜层耐电化学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显著优于Cu,在含Cl介质中与钛合金接触相容。(2)在含Cl水溶液中,CrN膜层耐蚀性好,与钛合金接触相容;在HCl HF混合酸中,CrN膜耐蚀性能远优于钛合金;抗氧化性能优于Ti。  相似文献   

10.
刘长洪  李文治  李恒德 《金属学报》1994,30(19):318-322
研究了双离子束沉积TiC薄膜的形成.离子束反应溅射膜的显微硬度比CH_4高子束增强沉积膜的显微硬度高.XPS,TEM和AES分析表明后者硬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CH_4离子束轰击引入过量的自由碳原子.  相似文献   

11.
离子束辅助沉积TiN膜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捍卫  张绪寿 《金属学报》1994,30(7):B323-B326
用XPS,AES和XRD分析厚约2μm离子束辅助沉积TiN膜的成分和结构,实验表明:膜的表面成分主要是TiO2,膜内是轻微择优取向晶粒较细TiN。膜与衬底的界面存在混合区。用阶梯加载法测定润滑条件下GCr15钢与TiN膜对磨时的临界载荷-速度关系。试验发现TiN膜可显著扩大边界润滑区,承受较大载荷而不致发生擦伤。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工艺参数对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氮化硅、氮化钛薄膜的成分和徽观组织的影响。测定了薄膜的硬度以及薄膜与基体之间结合力,分析了成分和结构与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的关系。考察了在不同载荷和速度条件下Si3N4、TiN薄膜和52100钢试样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结果显示,与无膜的52100相比,IBED Si3N4和IBED TiN的耐磨性成倍提高,探讨了薄膜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氮离子辅助轰击能量制备CrN膜层.利用纳米压入仪及显微硬度计分别测试单晶Si片上膜层的硬度及断裂韧度K1C.使用XRD、XPS及EPMA分析离子轰击能量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能量较低的氮离子轰击得到的涂层,由于金属Cr的存在,涂层硬度虽有所降低,但断裂韧度K1C数值较高。选择较低的4keV辅助轰击能量,在M2高速钢基体上沉积CrN涂层,膜层在空气介质中表现出优异的耐磨减摩特性.但在水介质条件下,由于膜层接触区域的去钝化,再钝化使腐蚀和磨损相互加速,导致CrN膜层摩擦系数,尤其是磨损量明显高于基材。  相似文献   

14.
离子束增强沉积纳米金属薄膜的摩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原子力显微镜上对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方法制备的4种纳米金属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载荷和滑动速度对金属薄膜摩擦特性的影响,并对4种纳米金属薄膜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铜薄膜的摩擦力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镍薄膜的摩擦力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钛薄膜的摩擦力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铝薄膜的摩擦力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4种纳米薄膜的摩擦力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都存在一个载荷值,超过这个值,接触刚度增大,摩擦力急剧增加;4种薄膜中,铜薄膜的摩擦力最小,铝薄膜在载荷较大时的摩擦力最大;4种纳米金属薄膜摩擦特性的差异与薄膜的结构、形貌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IBED 技术,在Si(111) 和GCr15 轴承钢基体上沉积CrN 镀层。研究N+ + N+2 离子轰击能量和Nions/Cratoms 到达比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离子轰击能量的增加促进CrNCrN(200) 择尤生长;但Nions/Cr atoms 比从1.45 ×10 - 2 增至3.67 ×10 - 2 和5.87 ×10 - 2时,镀层中CrN 组分非但没有增多,Cr 反而以Cr2O3 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6.
刘捍卫  陈元儒  张绪寿 《金属学报》1994,30(19):323-326
用XPS,AES和XRD分析厚约2μm离子束辅助沉积TiN膜的成分和结构.实验表明:膜的表面成分主要是TiO_2,膜内是轻微择优取向晶粒较细的TiN.膜与衬底的界面存在混合区,用阶梯加载法测定润滑条件下GCr15钢与TiN膜对磨时的临界载荷-速度关系.试验发现TiN膜可显著扩大边界润滑区,承受较大载荷而不致发生擦伤.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等离子体显示器的介质保护膜,利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了致密的Mg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光电子能谱分析了MgO薄膜的特性及特性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薄膜主要显示(200)晶面的择优取向;从断面形貌、密度及折射率来看,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的MgO薄膜比电子束蒸发制备的MgO薄膜更致密,薄膜和基底间的结合力更强;离子能量,基底温度,沉积速率及退火处理影响薄膜的结晶,离子能量为1KeV时,薄膜结晶性最好,在离子能量固定为1KeV时,基底温度或沉积速率降低都能提高薄膜的结晶度;空气为退火有助于薄膜的进一步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表面改性技术-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的原理,方法,综述了该技术在制备优良抗蚀膜层方面的优势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江海  武庆兰  陶琨  李恒德 《金属学报》1994,30(18):273-276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合成Fe-N薄膜,用离子束背散射和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薄膜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薄膜的组分(α-Fe,ζ-Fe2N,ε-Fe(2-3)N,γ'-Fe4N相等)取决于沉积参数。给出了沉积温度和N/Fe原子到达比组成的相区域图.  相似文献   

20.
用DC—PCVD装置对钢沉积Si3N4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大兴  杨川  高国庆 《金属学报》1997,33(3):320-324
控制工艺参数,用直流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DC-PCVD)装置,对碳钢、合金结构钢、高速钢等沉积Si3N4非晶态薄膜。并研究了薄膜的成分、结构、形貌及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