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欣  郭星尧  韩亚  刘淑萍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9):1043-1045,1015
研究了采用海藻酸钠为囊材,CaCl2溶液为固化液,锐孔法制备铁叶绿酸钠微囊的工艺条件.在实验中,探讨了固化液的浓度、囊材浓度、针头孔径、下滴高度、搅拌速度、乳化剂浓度等实验参数对微囊形态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为囊材锐孔法制备铁叶绿酸钠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CaCl2溶液的浓度为2%,海藻酸钠溶液与铁叶绿酸钠溶液的浓度比为1:1,针头孔径0.45 mm,转速800 r/min,下滴高度10 cm.铁叶绿酸钠微囊产品为墨绿色小颗粒,外形颗粒圆整,大小均匀,赋有青草味.  相似文献   

2.
果胶酶的固定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果胶酶 ,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戊二醛浓度、CaCl2 浓度、酶使用量对固定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 4 . 0 %的海藻酸钠为载体、0 . 2 0 %的戊二醛为交联剂、0. 10mol/L的CaCl2 为凝聚剂、用酶量为 0 . 5 0mL时所得的固定化果胶酶活力保存率可达95 . 2 % ,回收使用 10次以后 ,酶的活力回收率为 76 . 1%。  相似文献   

3.
海藻酸钠固定化米曲霉产果胶酶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米曲霉产果胶酶.研究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对果胶酶固定化率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5%的海藻酸钠为载体、1.5%的CaCl2为凝聚剂、固定化时间2.5 h时所得的固定化果胶酶活力保存率最大,固定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活性为3600U/g,固定化后果胶酶耐热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藻酸钠的来源和应用,首先讲述了海藻酸钠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医学、农业、纺织工业、功能食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海藻酸钠制取的其他海藻酸盐也具备多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酸钠微球为载体,使用包埋方法制备固定化蒜氨酸酶。优化了制备固定化酶的条件,并与游离酶对比研究了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如下:(1)最优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5 g/L,CaCl2浓度为40 g/L,每克载体给酶量为573 U,固化2 h。(2)最佳反应时间为15 min,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定化酶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钠涂膜保鲜牛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不同灭菌方式对鲜牛肉进行表面灭菌,在不同组成的涂膜保鲜剂中浸渍一定时间,在0~4℃下贮存.结果表明:用有机酸混合液(2%HAc 0.25? 0.1%VC)对鲜牛肉进行表面灭菌后,在3%海藻酸钠,0.03%茶多酚,0.20%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渍2min,取出静置10min,浸泡于2?Cl2溶液中,取出然后于0~4℃下贮存,保鲜期达28d,各项指标仍符合国家鲜肉二级鲜度标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粘度、不同质量的海藻酸钠对面条质构的影响.通过对各个样品进行烹煮品质的测定和评价,并结合TPA全质分析技术,研究了的海藻酸钠对面条的硬度、粘着性、拉伸收缩比和淀粉溶出率等指标的影响.结论为300 mPa·s的海藻酸钠适用量为0.2%~0.25%.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钠在水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藻酸钠是生物界中大量存在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无毒无味、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成本较低,具有优良的分散性、保湿性、成膜性、抗菌性等诸多优点,正日益成为果蔬贮藏保鲜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海藻酸钠及其衍生物保鲜水果的机理,综述了海藻酸钠在水果贮藏保鲜中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钠对辣椒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0.5%、1.0%、1.5%的海藻酸钠溶液对辣椒进行涂膜处理后,室温下装袋贮藏,研究海藻酸钠对辣椒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处理延缓了辣椒果实的失重和腐烂,较好地保持了辣椒果实的有机酸、叶绿素、VC和可溶性固形物,对辣椒有较好的保鲜作用;其中,1.0%的海藻酸钠溶液对辣椒的保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使用戊二醛溶液代替甲醛溶液作为前处理剂的最优处理条件,研究了海带褐藻酸钠消化反应前不同处理方法对海带提取率与粘度的影响。比较得出用体积分数2%的戊二醛溶液做前处理剂优于目前工业上应用的体积分数为1%甲醛溶液,超声-微波协同处理所得褐藻酸钠的提取率及黏度最优。对协同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50 W,微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60 s,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2次。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与酸处理方法、超声提取方法、微波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分析与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海藻酸钠包埋固定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的最佳条件。即,海藻酸钠7%(终浓度约为2.3%),CaCl_2浓度3%。海藻酸钠体积与酶液体积比1∶2,固定化时间2.5 h。探讨了固定化CGTase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的最适pH及最适温度与游离酶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的范围均比游离酶要宽。连续使用7批次操作仍保持75%的酶活力,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海藻酸钠生产工艺降解情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在国内提取海藻酸钠的工艺原理是一种典型的离子交换过程 ,在提取的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的酸碱。在加入各种试剂提取海藻酸钠的同时 ,伴随着大量降解的发生 ,本文章对现行工艺进行了阐述 ,并指出在该生产工艺各工艺点中的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13.
Iron was bound by neutral (NDF) and acid (ADF) detergent fibers extracted from cooked pinto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Soluble iron (total iron minus bound iron) in the presence of NDF was increased from 13.11 ± 5.08 to 35.58 ± 9.20% and from 22.22 ± 164 to 29.98 ± 0.96% when 1.17 and 1.38 ppm (18.4 and 21.4 PM) of copper and zinc were added,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0.93 μm (14.6 PM) of copper decreased the soluble iron from 61.02 ± 5.77 to 17.88 ± 4.5% in the presence of ADF. Neither magnesium or cobalt altered the amount of soluble iron in the presence of fiber. The change in soluble iron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and zinc. The presence of two types of binding site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纤维素酶解海带中纤维素组分,可以提高海藻酸钠的浸出质量。单因素实验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提取海藻酸钠条件为: 40℃,pH5.0,缓冲液用量为 50ml,作用时间为 12h,加酶量为 120μ/g 干海带质量 。酶解法与传统法提取海藻酸钙相比,浸出质量由 2.0216g 上升至 2.4487g,提高了 21.13%。  相似文献   

15.
以海藻酸钠(SA)、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柚皮素天然可降解的高聚物为原料,制备了复合水凝胶,对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溶胀降解行为等进行表征与分析,为后续功能水凝胶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不同黏度的褐藻酸钠(SA)与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协同作用来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得出了与PAE协同作用的SA的最佳黏度在350mPa·s附近,并通过SA与PAE的不同用量配比得出黏度为350mPa·s的SA与PAE协同作用的最佳配比为PAE:SA=3:2,此时纸张的湿抗张指数达到了43.3N·m·g-1,较空白纸页和单独加入0.75%的PAE所抄造纸页分别提高了43.3倍和2.5倍;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本实验所抄造的空白纸页、单独加入PAE纸页和加入PAE-SA二元体系纸页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加入PAE-SA二元体系可在纸页纤维表面会形成明显的抗水膜,从而提高纸页的抗张强度;最后就浆料打浆度对PAE-SA二元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可食性海藻酸钠膜的制备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海藻酸钠为成膜主料,添加增强剂壳聚糖,增塑剂甘油,助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可食性海藻酸钠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膜液组成的最佳配比,并研究了脱膜剂种类和用量、干燥温度和时间对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性海藻酸钠膜液组成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30mg/mL,壳聚糖2mg/mL,甘油10μL/mL,SDS0.5mg/mL。脱膜剂种类和用量、干燥温度和时间对膜性质有一定影响,最佳脱膜剂为吐温80,最适用量为0.5μL/cm2,最佳干燥温度和时间为50℃,4.5h。  相似文献   

18.
明胶与海藻酸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不同浓度明胶、海藻酸钠混合溶胶粘度变化 ,以及不同 pH值和不同离子浓度对体系粘度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明胶与海藻酸钠主要的交互作用力为二成分间静电引力。在此基础上 ,对仿生鱼翅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粗蛋白含量、硬度、拉伸强度和透明度等结果得出 :8%明胶、2 %海藻酸钠在纺丝原液 pH为 6 0时 ,制备的仿生鱼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海藻酸钠-PVA固定化酿酒酵母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藻酸钠与PVA混合载体来固定化酿酒酵母,通过试验测定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固定化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机械强度,并对酿酒酵母固定化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固定化酿酒酵母发酵效果.结果表明,2%的海藻酸钠和7%的PVA混合制成的酿酒酵母固定化颗粒传质性能和颗粒强度较佳;工艺优化最佳方案为A1B3C3,即当CaCl2溶液的浓度为1%和硼酸溶液的浓度为4%时,分阶段固化时间为在1%的CaCl2溶液中固化12h后转入4%的硼酸溶液中再固化12h,以其制备的酿酒酵母固定化颗粒发酵甘蔗汁产生的酒精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该文研究了海藻酸钠、CMC—Na、琼脂3种增稠剂对胡萝卜纸的影响,经过复合三种增稠剂对胡萝卜的研制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得最佳配方为:胡萝卜100%,海藻酸钠0.8%,CMC—Na为0.5%,琼脂0.4%,甘油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