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信世界》2004,(44):35-35
IMS构建面向来来的网络结构 目前,运营商开始把握时机引人面向未来的网络结构。而这种结构的核心就是IMS,一种能够帮助运营商逐步过渡到全IP(ALL-IP)网络的新技术标准。其原因显而易见,他们希望能够利用一个简单有效、低成本而且标准化的网络处理所有业务,标准化可以使运营商不受供应商的限制,随时选用最好的网络设备。但是,要将传统网络中所有网元升级到IP,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据通信》2005,7(2):108-109
目前,运营商开始把握时机引入面向未来的网络结构。而这种结构的核心就是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一种能够帮助运营商逐步过渡到全IP(ALL-IP)网络的新技术标准。其原因显而易见,他们希望能够利用一个简单有效、低成本而且标准化的网络处理所有业务,标准化可以使运营商不受供应商的限制,随时选用最好的网络设备。  相似文献   

3.
爱立信 《中国新通信》2005,7(2):108-109
1 IMS构建面向未来的网络结构 目前,运营商开始把握时机引入面向未来的网络结构。而这种结构的核心就是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一种能够帮助运营商逐步过渡到全IP  相似文献   

4.
陈靖 《现代通信》2005,(8):17-18
融合是目前电信业公认的发展趋势。国际权威标准化组织自2003年以来,已一致将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下一代融合网络、业务创新及技术创新的核心标准。IMS使运营商能快速高效地部署各种多媒体业务,而不依赖于网络的接入方式和终端设备类型。因此,IMS不仅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广泛支持,也受到运营商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业界公认的核心控制层融合技术,在运营商推进网络融合进程中备受关注。通过对IMS规模部署中的组网结构、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建议运营商在IMS的组网结构上,可以依据IMS用户规模和管理机制等因素,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建设统一的IMS网络;在IMS业务平台建设上,运营商可以依据现有网络情况,灵活选择利用原有业务平台或新建IMSAS来实现业务融合,同时为固网、移动用户提供业务,同时IMS还可满足运营商多媒体业务推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袁源 《电信快报》2013,(6):17-20
随着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接入用户群的逐步扩大,利用IMS网络接入无关、IP多媒体、业务开放等特性提供蓝海新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也成为各大运营商现阶段IMS网络建设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IMS网络能否茁壮成长,能否成为运营商下一代真正核心网络的关键所在。文章介绍IMS网络特性,在IMS网络中利用其接入无关性提供固移融合类业务的业务发展思路及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电信科学》2006,22(4):75-75
3月29日,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举办的“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上.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卢勇向与会者做了主题为“NGN持续演进.IMS劲势起飞”的精彩演讲。卢勇在其主题演讲中详细阐述了爱立信对全球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的总体看法。他指出:“随着固定和移动通信向全IP方向发展.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全IP的环境下继续保持对业务的控制能力。作为一个标准化的、经济高效的系统.IMS可以赋予运营商这种控制能力。此外,IMS所具备的‘水平’架构可以简化并加快业务的开发与部署过程,在帮助运营商快速引入新业务的同时节省运营成本。从长远看。运营商引入IMS后.可使网络向具有通用IP传输功能的分层结构方向发展.为现有网络向全IP升级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
IMS组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S技术已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运营商提供可运营、可管理IP多媒体业务的重要技术。运营商已经开始进行IMS系统实验室的测试和试验网的部署,IMS技术也正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重点对IMS组网相关的网络结构、业务部署分、编号、路由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讯世界》2006,(4):94-95
在全球3G浪潮和NGN建设高涨的今天,更丰富的多媒体新业务与网络融合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引入和承载不断涌现的新的多媒体业务,在提供各种新业务的同时又如何保证网络向全IP的演进呢?IMS作为面向未来网络演进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答案。IMS给传统NGN带来创新活力IMS架构虽然起源于3GPP,但是爱立信相信IMS对固定和移动网络运营商同等重要。固定网络运营商既在寻找途径逐步替代现有PSTN网络,也在寻求能够增值的新业务,弥补话音业务下降的损失。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对于许多固网运营商是新亮点,既可以…  相似文献   

10.
文文 《通信世界》2005,(13):45-45
如何为用户提供简捷便利的沟通方式,使他们能够自由决定联系的时间和地点?如何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通信业务,使他们能够在任何终端上无缝地享受语音、文字、游戏、视频、图像等的自由组合?向全IP业务演进是运营商满足用户上述需求的必由之路,而IMS(IP多媒体子系统)则是演进过程中的助推器。IMS为提供IP话音和多媒体业务确定了通用的体系结构,是多媒体通信的惟一标准架构,它还是一个国际标准,最初由3GPP/3GPP2制定,现在已有ETSI/TISPAN等多家标准实体参与进来,支持GSM、WCDMA、CDMA2000、固定宽带接入和WLAN等多种接入方式。爱立信的IMS解决方案是一个完全集成的端到端IP环境,支持基于IP的无缝通信,并有助于实现灵活的应用开发和部署。有了爱立信IMS,通信变得简单实用,用户不仅可以知道对方处在何种状态并选择具体的通信媒介,还可以实时改变通信媒介,而业务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对于运营商而言,爱立信IMS为其提供了一个以服务为本的低风险途径,IMS可支持现有网络元素的重复使用,简化了培训内容,并  相似文献   

11.
叶惠 《通讯世界》2006,(7):18-20
语音的IP化和移动化让固网运营商陷入困境,只好主动地将原有网络转型为可管理的IP网,希望能开发出更多增值业务。由此软交换、IMS开始登台亮相,只是IMS对于运营商而言,似乎还有点早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为3GPP在R5阶段引入的新的核心网络子系统,它是以IP网络为承载提供多媒体应用的网络架构。IMS采用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方式,可灵活、快速的提供各种业务应用,并支持多种固定/移动接入方式的融合,支持无缝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近年来,随着IMS业务发展,运营商对IMS网络的维护管理、故障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功能和开发各种基于IMS信令的上层应用的需求逐步增强。运营商在布署IMS网络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逐步成为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固网/移动网的融合、IP多媒体业务的提供逐步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网络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3GPP在Release 5版本所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其特点是采用SIP(会话初始协议)、接入无关性以及对IP多媒体业务的支持.IMS注定会成为电...  相似文献   

14.
IMS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华  董斌 《电信科学》2007,23(3):41-43
本文分析了近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总结了IMS技术标准和网络部署的发展现状,通过综合归纳,指出了IMS近期发展的方向以及运营商部署IMS网络必须考虑的业务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体系结构及其特点,结合IMS的业务支持和基于IMS的增值业务,分析了IMS系统对移动增值业务的驱动能力。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需求和保护运营商现有投资的基础上,针对移动运营商引入IMS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移动运营商在网络演进的大趋势下应做的准备提出建议,为运营商制定网络演进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IMS的全业务运营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3G网络构架中的关键组成,将能更好地融合互联网和蜂窝网络。基于IMS,运营商将能够通过跨界漫游策略和多种接入方式,例如固网、移动网、宽带,来提供强大的多媒体服务,极大地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将结合中国运营商的自身特点提出IMS全业务运营的组网方案,如何进行核心网络的改造和建设,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7.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第三代标准组织(3GPP)在ReIease5阶段提出的一个开放的网络架构。由于IMS网络具有控制和业务分离、接入无关、统一控制等特点,3GPP、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等标准组织明确IMS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由IMS提供广泛的基于IP的应用服务。随着业务的开展,业务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基于IP的网络和业务技术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挑战,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寻求能够驾驭IP网络的解决方案.NGN的体系架构经过千锤百炼试图打造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使得运营商能够控制和管理基于IP的网络并具有业务管理的能力.并让网络的体系具备融合的能力,在业务层面具有灵活扩展和组合的能力,在用户接入层面能够进行接入控制、标识和管理.这样一种体系架构是NGN的内涵所在.人们开始寄希望于IMS能够给予这个承诺,并大胆开始了这种尝试.IMS使移动和固定的融合成为可能,使基于IP的业务控制和管理成为可能,NASS和RACE使接入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引言从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看,IMS作为能够向用户提供增强型IP业务(主要是多媒体业务)的网络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IMS要求能够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基于业务的策略控制,并且能够实现对不同业务数据流的计费(基于流的计费)。 3GPP在其R5/R6中对IMS的策略控制机制进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下一代网络(NGN)一直都是电信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它的业务层采用何种技术也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在中国,中国通信标准协会(CCSA)已经对软交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标准化.运营商也不同程度地部署了软交换来提供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业务、宽带业务和实现网络智能化。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出现.打破了一度曾经认为软交换网络就是NGN代名词的这一局面。IMS将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