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夏季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按照摊放、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的传统黄茶加工工艺,将其加工成黄茶,通过对其中11 个有代表性的工艺点取样,并进行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黄酮含量检测,以及感官审评和香气品质成分分析,探讨黄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黄茶加工过程中,滋味物质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以及黄酮含量均在整体上逐渐降低,其足干茶样含量相对茶鲜叶的降幅分别为30.12%、24.08%、10.97%、61.34%、33.20%、25.55%,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有所增加,其足干茶样含量相对茶鲜叶的增幅为19.46%,其中茶多酚、咖啡碱、黄酮以及氨基酸含量在摊放过程中有所上升;香气物质中,足干茶样的醇类、酮类、烯烃类、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较于茶鲜叶分别减少了17.18%、5.51%、5.77%、2.10%,而醛类、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则分别增加了35.35%、4.06%;从加工工艺看,黄茶滋味品质主要受摊放与闷黄工序的影响,摊放过程中氨基酸含量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闷黄过程可使酯型儿茶素转化为简单儿茶素,并在此工艺中产生茶黄素,是黄茶醇鲜爽滋味及“黄汤黄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闷黄时间为8 h时,滋味品质较好;香气品质则主要受摊放、闷黄和干燥工序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本所引进的“大毫茶”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成“黄山白雪”名优绿茶。其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做形→初烘→足烘。全芽鲜叶杀青叶温80℃3分钟后,立即降温至65℃,边杀青边做形,初烘约70℃,1分钟~2分钟翻叶一次并用手将茶芽稍许按捺进行再做形,使芽成略扁平状,七成干下烘摊凉,足烘控制在50℃左右进行低温慢烘,足干即可;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除杀青叶温提高到90℃,初烘温度提高到80℃外,其他加工技术与全芽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野化白云茶树鲜叶加工成黄茶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对比分析了野化白云茶加工的黄茶、烘青绿茶、半烘半炒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分析了野化白云茶鲜叶加工黄茶过程中的依工艺阶段取8个茶样(茶青、杀青叶、揉捻叶、再炒叶(除水叶)、闷黄24 h、闷黄48 h、闷黄72 h、毛茶)可培养菌种的变化。野化白云茶与烘青绿茶、半烘半炒绿茶比较,除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略有下降外,水浸出物含量分别高出4.80%、7.1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出0.41%、0.36%,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下降21.62 mg/g、19.08 mg/g,EGCG下降9.99 mg/g、6.98 mg/g,GCG下降14.23 mg/g、13.80 mg/g,以上成分变化均差异显著(p<0.05);非酯型儿茶素组分中除C减小2.49 mg/g、1.75 mg/g(p<0.05)外,其余非酯型儿茶素组分和总含量变化差异不显(p>0.05);闷黄24 h,酵母菌数量明显,至72 h霉菌成优势菌种(3.5×105 CFU/g);分离鉴出8株微生物,包括1株拟盘多毛孢属,4株青霉属,1株枝孢属及2株酵母菌属,其中Penicillium exsudans菌首次从茶叶加工中和茶叶中分离并鉴定。说明闷黄使茶叶水溶性物质、可溶性糖增加,茶多酚、酯型儿茶素下降,闷黄阶段有微生物繁殖并参与黄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鹿苑茶机制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苑茶的加工历来均为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根据黄茶加工技术原理,在鹿苑茶加工中引入杀青、揉捻和干燥机械,形成新的机手联制工艺:杀青→初闷→揉捻→烘二青→闷堆→炒干(手工),既能形成鹿苑茶特有的品质,又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是“中国传统六大类茶叶”之一。黄茶有“黄叶、黄汤、黄底”的特点,口感温和、甘甜。其因品种与加工技术不同,外形和叶底有明显差别;叶绿素的破坏和茶色素的生成使黄茶汤色通常呈黄汤明亮;香气成分以酮类、醛类、醇类、烃类和杂环类为主;滋味以儿茶素和咖啡因的苦味和糖类带来的甜味为主。黄茶的加工主要分为摊放(萎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其中闷黄是形成黄茶独特感官品质的关键步骤。本文将黄茶的内含物和加工工艺对黄茶感官品质(包括色泽、香味和滋味)的影响进行归纳,以期为黄茶内含物的作用机制探索、黄茶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以及黄茶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低温处理对黄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金萱”一芽一叶为原料,以室温(25 ℃)摊放处理为对照,设置3个低温处理温度(10、5、0 ℃)和5个处理时长(8、16、24、32、40 h),对鲜叶样品进行外观特征观察及相对电导率、脂溶性色素和挥发性成分含量的测定,再对加工后的黄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和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鲜叶低温处理会大幅提升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有效降低叶绿素含量,并明显改变鲜叶挥发物的香气特征;与对照黄茶相比,低温处理可有效提高黄茶黄变程度;经10、5、0 ℃处理8 h后茶叶的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显,5 ℃和0 ℃处理组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明显。同时,干茶香气中具有花果香的挥发性物质比例增加。综上,鲜叶低温处理有助于提升金萱黄茶品质,提高其滋味醇厚度和香气馥郁度,且以处理温度5~10 ℃,时长16~24 h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尖波黄和桃源大叶的夏季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将其分别加工成黄茶,通过感官品质、滋味品质和香气品质分析,探讨3个茶树品种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与桃源大叶和碧香早相比,尖波黄茶鲜叶更适合于加工黄茶,由其加工而成的黄茶外形色泽金黄、香气清香带甜、滋味醇和较爽、汤色及叶底金黄较亮;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黄酮、可溶性糖、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43.80%,2.27%,23.09%,1.06%,4.13%,0.24%,且酚氨比值最小,为10.17;儿茶素总量为14.21%,简单儿茶素总量为5.49%,酯型儿茶素含量为8.72%,酯型儿茶素/总儿茶素比值为0.61;同时香气物质种类最多、品质最好,其中大马士酮、十七烷、ɑ-松油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2,2,6-三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1-基]-3-丁烯-2-酮、β-蒎烷、葑烯、3,6-壬二烯-1-醇乙酸酯、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碳-四烯、1-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10种香气物质为尖波黄特征性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尖波黄为加工黄茶的优异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青方式对山东黄大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杀青方式(微波杀青、锅炒杀青、气热杀青、蒸汽杀青和沸水杀青五种)加工黄茶,研究杀青方式对山东黄大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方式对黄大茶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影响不同,干热杀青利于做形,湿热杀青利于形成干茶黄,叶底黄的品质特征。湿热杀青中蒸汽杀青方式最佳,加工的黄大茶锅巴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甘爽,满口生香,叶底黄亮。因此,生产山东黄大茶适宜的杀青方式为蒸汽杀青。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不同湿闷时间(2、4、6 h)和不同干闷时间(12、24、36、48、60、72 h)组合,结合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探究闷黄工序对槠叶齐品种加工黄小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适当摊放后杀青,在温度45 ℃、空气湿度70%的条件下闷4~6 h再揉捻成条,初干至八成干,再闷黄48~60 h后足干,该闷黄组合工艺加工的黄小茶品质最好。此条件下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量均增加,儿茶素和黄酮苷等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降低,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降低,简单儿茶素变化差异不显著,咖啡碱含量变化小。对该工艺下的4个黄茶样及绿茶对照样进行香气检测分析,共检测出110种香气组分,其中57种香气组分只在黄茶中检测出。4个黄茶中共有香气组分有22种,在各黄茶中的组成及比例相似,均以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和酯类为主,其中具有愉快香气的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和β-柠檬醛等化合物促进了黄茶良好香气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黔茶1号资源,以不同时期黔茶1号茶树的鲜叶(1芽1叶),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绿茶和黄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方法和Duncan多重比较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茶类的生化成分和呈味物质变化的特点,建立呈味物质和生化成分之间的联系,为黔茶1号系列产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绿茶和黄茶茶样中春季感官品质最优,秋季次之,夏季最差;相同时期的黄茶感官品质优于绿茶,而卷曲形绿茶较直条形绿茶品质好;酚/氨值大小为春季<秋季<夏季,茶氨酸含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大小为春季>秋季>夏季。黔茶1号茶树新品种非常适合制作卷曲形优质绿茶,加工黄茶系列产品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加工工艺和品种适制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对四川省雅安、成都、乐山、宜宾、绵阳23家企业生产的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48个茶样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茶EGCG3″Me含量最高,在3.14~6.08 mg/g之间,平均值为4.40 mg/g;黑茶EGCG3″Me含量在0~1.72 mg/g,平均值为0.35 mg/g;绿茶和黄茶中EGCG3″Me含量较低;绿茶中含量在0~0.39 mg/g之间,平均值为0.10 mg/g;黄茶中含量在0~0.09 mg/g之间,平均值为0.05 mg/g;红茶中未检出。各茶类间EGCG3″Me含量差异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加工所用鲜叶原料(品种、采摘标准等)及加工工艺等不同。建议易过敏人群应适当饮用青茶。  相似文献   

13.
臧伦越 《四川丝绸》1998,(1):16-18,28
通过三年来对四川、山东两省的烘茧温度与蚕茧质量及干燥效率关系的测查,得出:烘茧温度的头烘为110℃平温烘茧,二烘为变温,在出灶前1~2h变温,出灶时温度降为70℃,为最佳工艺,此工艺的茧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猪肉为原料,添加黄茶粉,研究开发一款黄茶香肠。在肥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猪皮冻添加量、黄茶粉添加量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通过响应面优化和验证试验,确定黄茶香肠的最佳加工工艺并测定其品质。结果表明:黄茶香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肥肉添加量29% 、食盐添加量0.9% 、猪皮冻添加量62% 、黄茶粉添加量0.55% ;对最佳工艺制得的黄茶香肠进行品质检测表明,水分含量为(62.16±0.71)% 、脂肪含量为(24.43±0.35)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2.27±0.33)g/100 g、茶多酚含量为(63.22±0.25)mg/100 g、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为(0.223 3±0.009 7)mg/100 g。  相似文献   

15.
孙强 《食品与机械》2015,31(5):28-31
为研究干燥工艺(薄板烘丝和气流烘丝)对烟叶不同部位(上、中、下3个部位)香味成分的影响,以山东潍坊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种干燥工艺下烟叶不同部位热裂解香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两种工艺干燥后烟叶各部位香味成分总量均有所增加;上、中部烟叶经薄板烘丝后香味成分总量的增加量大于气流烘丝的,而下部烟叶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加工工艺对佛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浦绍柳  梁名志 《茶苑》2003,(1):9-10
佛香荼是以大叶种和小叶种的Fl代杂交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名优荼。通过几种不同加工工艺的试验对比,初步得出了一套科学的、符合佛香品种鲜叶适制性的加工工艺,为佛香茶增加花色品种、形成系列化开发作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祁红品质的影响,以祁门槠叶种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用烘干、半烘炒和炒干三种干燥方式加工祁门红茶,进行内含生化成分、香气组成测定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儿茶素组分含量:炒干型烘干型半烘炒型;氨基酸组分含量:烘干、半烘炒型炒干型;香气成分中,烘干型茶叶中醛类、酮类、酯类含量较高;半烘炒型茶叶中醇类、醛类、杂环及其他物质含量较高;炒干型茶叶中醇类、烯类含量较高;感官审评评分:烘干型半烘炒型炒干型。综合各项因素,祁红初制中干燥方式宜选择烘干方式。  相似文献   

18.
四川茶树品种资源中EGCG3″M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四川70份茶树品种资源新梢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分析,发现3份茶树品种资源富含EGCG3″Me(含量10 mg/g),即蜀茶5号、金观音、城西11号。对蜀茶5号新梢季节及叶位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春、夏、秋三季,随着新梢叶片成熟,EGCG3″Me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同等叶位相比,EGCG3″Me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含量最高的叶位为秋梢第二叶,秋梢第一叶至第四叶均超过10 mg/g。以蜀茶5号秋梢加工成4种茶类,发现绿茶、黄茶中EGCG3″Me含量最高,与鲜叶相当,其次为青茶,而红茶中未检出,且萎凋显著增加其含量。建议四川富含EGCG3″Me茶叶将秋梢一芽二、三叶加工成绿茶或黄茶,且在加工前进行适度摊放(轻度萎凋)。  相似文献   

19.
渝西翠眉     
<正> “渝西翠眉”名茶是我所科技人员总结多年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经验,利用福鼎大白茶幼嫩芽叶为原料创制的一只新名茶,在1997年重庆市首届“三峡杯”名优茶评选中荣获优质名茶奖。“渝西翠眉”外形紧细匀直显毫,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清澈,香气嫩鲜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绿匀整。该产品充分发挥了福鼎大白茶银毫满披的外形特点和独特的品种香味优势,富含有效化学成分(表1),其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表2)。 “渝西翠眉”名茶加工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摊晾→初揉→烘二青→摊晾→复揉→做形→摊晾→烘焙→拣剔→成品。表1 渝西翠眉茶生化成分含量 单位:%  相似文献   

20.
γ-氨基丁酸(GABA)具有显著的降血压功能,但在茶叶中的含量极低,仅为40~50 mg/100 g。为提高黄茶中GABA含量,该研究基于闷黄工序下的氧胁迫环境,从原料季节(春季、秋季)、闷黄方式(湿坯闷黄、干坯闷黄、复合闷黄)、闷黄设施(自然闷黄、机械闷黄、烘笼闷黄)和闷黄条件(温度及时间)等方面对黄茶中GABA的含量影响进行研究,综合感官审评及GABA含量测定结果,得出一套利于GABA含量提升的黄茶闷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原料季节、闷黄工序能有效提升茶叶中的GABA含量。其中,春季原料优于秋季原料;湿坯闷黄优于干坯闷黄和复合闷黄;烘笼闷黄、机械闷黄优于自然闷黄;50 ℃、4 h的闷黄条件下有利于GABA的大量形成。综上,以春季鲜叶为原料,采用湿坯闷黄方式,在发酵机50 ℃下闷黄6 h的GABA含量提升效果最佳,达到127.54 mg/100 g。研究结果为功能黄茶的加工探寻了一条新途径,对未来富含GABA黄茶的研发和生产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