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毅  辛选荣  刘汀 《模具工业》2006,32(4):49-52
探讨了导向筒挤压的可行性,对几种工艺方案进行了分析,选择了最优方案并制定了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导向筒挤压模具。采用冷挤压工艺加工后,提高了零件精度和表面质量,改善了强度和韧性,减少了切削加工量,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零件的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铸造模具CAE的发展,澄清了CAE技术在模具运用中的误区,研究了CAE技术在铸造模具中的性能。CAE技术在铸造模具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铸造模的质量,同时缩短了铸造件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冷扎工艺制作阴极炭块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冷扎工艺制作炭块组进行了探讨 ,设计制作了糊料及炭块、钢棒加热炉 ,实现了温度自动控制。炭块组合格率提高了 19% ,改善了环境 ,降低了劳动强度。炭块组应用于铝电解槽后 ,借助于改进焙烧启动方案 ,稳定铝电解生产的技术条件 ,炉底压降降低了 5 2 .5mV ,延长了铝电解槽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尚庆付 《模具制造》2007,7(10):51-53
分析了塑件的形状特点和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副普通浇注系统3层注射模,并解决了该注射模的自动脱模问题.介绍了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实践证明该模具安全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想通了、想到了,就会看到希望。有了希望就会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于是,他请王后给他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熔体防氧化燃烧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波  张伟强 《铸造》2004,53(11):862-865,870
综述了相关文献,介绍了镁合金氧化燃烧的机制,总结了在熔炼过程中防止镁合金氧化燃烧的各种技术,并对其利弊作了分析,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田江晓  白路 《机床与液压》2007,35(6):128-129,163
论述了管材耐压爆破试验机的现状,对管材耐压爆破试验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各个部分进行了选型,设计出了管材耐压爆破试验机系统,为管材耐压实验提供了高性能的设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自动压滤机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 ,对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电路及元器件进行了改造、调整和更换 ,减少了设备故障 ,提高了设备有效利用率 ,节省了昂贵的备件费  相似文献   

9.
针对轧钢加热炉加热能力不足,炉墙冒火,自动化控制水平落后的情况,对加热炉进行了改造,延长了加热炉的长度,更换了单蓄热式空气烧嘴,并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从而消除了炉墙冒火的现象,提高了加热能力和自动控制水平,降低了煤气消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对一种大口径产品深螺旋槽的电解加工进行了研究,根据产品特点制作了加工阴极,确定了加工参数.加工出了槽形及尺寸均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阐述了该电解加工技术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刘宝  朱靖  赖兴涛 《钢管》2011,40(6):49-5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锰系磷化工艺的工艺参数,研究了磷化液酸比、磷化时间和磷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磷化膜成膜的影响,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磷化成膜的作用机理.用经过磷化处理的接箍进行上、卸扣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磷化膜具有良好的抗粘扣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在钢铁件表面磷化处理中引入超声波,提高磷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方法首先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磷化液的最优配方,其次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声波作用下磷化p H值、磷化温度、磷化时间、超声功率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超声磷化膜和普通磷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磷化液配方为:氧化锌15 g/L,磷酸90 g/L,硫酸羟胺(HAS)10 g/L,硝酸锰4 g/L。各因素对磷化影响主次顺序为:磷酸>硝酸锰>氧化锌>HAS。最佳磷化工艺条件为:磷化液pH值2.3~2.6,磷化温度30℃,磷化时间45 min,磷化超声功率210 W。最优配方及最佳磷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磷化膜结构均匀致密,硫酸铜点滴时间为320 s。超声磷化膜和普通磷化膜相比,前者晶粒长径比接近1,后者晶粒的长径比接近4,前者晶粒分布均匀致密,后者表面颗粒分布不均匀,晶粒间存在较多孔隙。前者物相组成主要是Zn3(PO4)2·4H2O和MnHPO4·3H2O,后者物相组成比前者多了组分Zn2Fe(PO4)2·4H2O。结论超声磷化比普通磷化得到的磷化膜,外观及耐蚀性更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磷化温度和时间对38MnVS钢磷化膜表面形貌、膜厚和耐蚀性的影响,获得38MnVS钢锰系磷化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在不同磷化温度和时间下在38MnVS表面制备锰系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测厚仪和硫酸铜点蚀测试等方法,对38MnVS钢表面磷化膜形貌、膜厚及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 38MnVS钢表面磷化膜为非均匀形核,磷化膜晶粒首先形成于划痕和晶界处。随磷化时间延长,磷化膜晶粒迅速覆盖基体表面,磷化膜厚度和耐蚀性不断增加。当磷化时间大于15 min时,磷化膜性能变化不大。当磷化温度小于75℃时,不利于磷化膜的生长,磷化膜不能完全覆盖基体,磷化膜的厚度和耐蚀性较低。随磷化温度的升高,磷化膜晶粒不断长大,磷化膜厚度和耐蚀性迅速增加。当磷化温度超过95℃时,磷化膜性能增速下降。结论 38MnVS钢的最佳磷化工艺为:85℃,15 min。  相似文献   

14.
常温锌-铁系彩色磷化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蒙文坚 《表面技术》2001,30(1):41-43
介绍一种以钼酸盐为促进剂的常温锌-铁系彩色磷化工的配方和成膜机理,讨论了磷化液中各组分的作用和工艺参数对磷化膜层的影响,并对其应用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清洁型刷涂铁系磷化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磷化液中所有的分子或离子均成为磷化膜成分或在磷化膜干燥过程中挥发,研制了一种清洁型刷涂铁系磷化液.研究了磷化温度、pH值等对磷化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磷化机理.结果表明,该磷化液在3~40℃刷涂生成膜重1.3~1.6g/m2、耐CuSO4溶液点滴时间达220~350s的彩色磷化膜.  相似文献   

16.
国内磷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磷化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近几年取得的一些成果,展望了未来磷化的发展趋势,认为低温低渣,低成本磷化工艺,环保无毒磷化工艺和提高磷化膜层的质量等将是今后磷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磷化处理工艺对无铬钝化热镀锌板耐腐蚀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与未经过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表面形貌进行对比;采用电化学阳极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磷化处理后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钝化板膜重为0.8 g/m2的情况下,经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表面钝化膜完好,没有发现锈蚀或钝化膜剥落现象;经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自腐蚀电位和阳极电流密度不变,阴极电流密度和自腐蚀电流密度有所提高;Nyquist图的高频部分在磷化处理前为容抗弧,磷化处理后出现具有Warburg阻抗的直线,说明磷化处理后钝化膜表面出现扩散过程。 研究表明,钝化板经过磷化处理后表面未形成磷化膜,耐腐蚀性能仍来自原钝化膜,经磷化处理的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有所降低。因此,现有常规的磷化处理并没有增加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如果有需要提高钝化板耐腐蚀性能的要求,必须针对无铬钝化板研制专用的磷化液和磷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钙系磷化液的磷化温度及时间对磷化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在不同磷化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对AZ31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镁合金表面钙系磷化膜呈花瓣状结晶生长,其主要成分为CaHPO_4·2H_2O。随着磷化时间的增加,磷化膜的厚度不断增加,但磷化时间过长使得磷化膜的平整度有所下降。极化曲线测试分析表明,磷化时间为30 min时,腐蚀电位与极化电阻最大,腐蚀电流密度最小,此时磷化膜耐蚀性最佳。当磷化温度为30℃时,磷化膜致密性最好,磷化膜的结晶度及覆盖能力在磷化温度为30℃时达到最佳。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磷化温度为30℃时的磷化膜极化电阻最大,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耐蚀性最优。结论磷化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时所得磷化膜的质量最好,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在JF-105中温Zn-Ca系磷化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ussian Test即硫酸铜点滴法来检验磷化膜的孔隙度的方法研究了添加剂在JF-105中温Zn-Ca系磷化液中的作用,尤其是添加剂对磷化 的影响,并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添加剂影响磷化膜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环保型磷化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环保型无毒磷化处理技术及磷化促进剂,主要从无亚硝酸盐磷化、稀土磷化及原位磷化3个方面对环保型磷化中促进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环保磷化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