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谈多孔材料中的热湿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爆炸和能源危机的威胁,为了节省能源,少占空间,各种地下建筑和道路工程正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准确的确定地下建筑能量消耗,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必须对土壤和围护结构中的热质迁移规律有充分的研究,有足够的关于各种围护结构和土壤的热质迁移计算参数的资料。因为土壤和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受含湿量变化的影响是严重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大地促进了对多孔介质中的热质迁移现象的研究,有关的文献日益增  相似文献   

2.
空调房间的热负荷是空调设计计算的重要原始依据。由于考虑到围护结构的热惰性以及太阳辐射热、室内外的温差传热在随时间变化,因此,夏季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热量的计算一般地比较烦杂。为了确定最大传入热量,往往需要逐时计算。近年来,人们对于围护结构热负荷的计算总结了一些简化计算方法,即考虑不稳定因素的稳定计算方法,使运算得以简化。但在计算最大传入热量的时间时,对于有二面或多面外窗,或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经过验证的地下建筑模型节点方程组,以MATLAB为工具编写了计算程序,并采用Visual Studio2005编制了地下建筑热湿负荷计算软件,并以北京市某地下商场的热湿负荷计算为例,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下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地下建筑的热湿负荷特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超深地下建筑预冷阶段的热湿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的地下建筑空气热湿变化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初始温度、送风量和送风温度3个因素对预冷时间有显著影响,3个因素每变化1%导致预冷时间变化依次为5.23%、5.16%和2.6%;岩体导热系数、内扰散热量和衬砌导热系数有一定影响,3个因素每变化1%导致预冷时间变化依次为0.63%、0.58%和0.25%;而对空气初始温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现场测定地下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负荷的新方法-热箱法,通过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等问题,以及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认为该方法是能用于现场测定地下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负荷的一种全新方法,具有独特优点,并指出该法测定的动态热负荷只能作为地下建筑内空调装机容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地下建筑湿负荷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下建筑围护结构散湿、人体散湿、自由水面散湿、人为散湿、外部空气带湿五个方面介绍了地下建筑物内湿负荷的主要来源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极端热湿地区常年高温多雨,为了准确预测围护结构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模拟高温、高湿和高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在边界条件中加入太阳辐射和雨水负荷对传热传湿的影响,考虑了随材料含湿量不断变化的材料物性参数。为了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软件COMSOL的模型求解方法,利用MATLAB计算方程组不断变化的系数,并确定了软件容差和网格的设置条件:相对容差推荐设定在0.001,绝对容差设定为0.000 1,网格按极细化划分。通过对比HAMSTAD标准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深埋地下建筑岩壁耦合传热过程的动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计算空调负荷是进行地下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空气和岩壁的对流换热属于第四类边界条件,传统编程计算十分复杂。本文使用Fluent软件对洞室岩壁的非稳态传热进行了计算。根据实例计算得出:间歇通风条件下岩壁热流通量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约为1个月,并比较了不同风速和不同岩体材料时,洞室壁温和室温随时间的变化状况,为深埋地下洞室岩壁的热负荷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风量和送风含湿量的确定流程.以一个实际算例为基础,计算了各功能房间的湿负荷,分析讨论了新风量和送风参数确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对于人员密度较小的房间,必须考虑新风渗透产生的湿负荷;室外新风含湿量、平均风速及围护结构门窗密封性能和建筑高度对新风渗透产湿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是影响建筑工程耐久性、室内环境及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其热湿耦合传递规律,对单层围护结构多孔介质的热湿耦合传递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建立240mm厚混凝土围护结构热湿耦合测试实验台,对围护结构干燥阶段的含湿量、温湿度等参数进行测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围护结构内部含湿量传递很慢,其传递速率远远低于热量传递速率,且与温度分布的变化灵敏度不同,含湿量分布受边界条件的变化影响小。实验期间围护结构内部含湿量的分布始终是中间高两侧低;实验墙体在最开始的3个月尤其是第1个月,含湿量下降是最明显的。实验1个月时中心点的含湿量下降25%,3个月后下降47%。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湿负荷计算值偏小的问题,本文对该气候条件下室内湿负荷的构成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传统湿负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空气渗透及围护结构吸放湿引起的湿负荷。研究结果表明,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湿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58%左右。若采用附加百分数法计算建筑湿负荷,根据本文叠加法中湿负荷与显热负荷的比值得到附加百分数,其值宜取1.4。最后,根据本文湿负荷计算方法,本文列出了极端热湿气候区不同单位面积显热负荷对应的湿负荷,为空调装机容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搭建HVAC领域的空气焓差法实验室时,试验房间需要有可以控制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来满足试验各种模拟负荷的需要。然而单纯的负荷发生只能提供热量,而无法得知提供热湿功率的大小。所以有必要对其提供的热湿负荷进行监测,以供试验研究参考使用。全面介绍了热湿负荷发生器原理、功率采集、负荷变化控制、负荷调试、采集控制过程等。经试验验证提出的构建方法,能较好并及时地提供所需负荷,但仍然存在延迟以及稳态误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确定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设计热负荷附加率是计算房间热负荷的重要环节。在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情况下,对房间的户(室)间传热量在总耗热量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影响设计热负荷附加率的因素有外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及传热系数,内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及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4.
室内温泉区因为其空间的特殊性,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不同于常规的房间,需要考虑较大的散湿量对空间的温湿度及热舒适性的影响。本文以北京某五星级酒店工程中室内温泉区空调系统设计为例,介绍室内温泉区域的设计标准,负荷计算过程及空调系统设计。其中重点分析介绍影响室内温泉区热湿负荷的因素,空调设备选型思考及围护结构防结露验算。同时,在满足室内温湿度及热舒适性的前提下,节约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5.
二、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续) 4.内部热源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1)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如前所述,照明设备的散热量系属于稳定得热,只要电压稳定,这一得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荧光灯的辐射成分约占50%,白炽灯的辐射成分约占80%,而其余部分便是对流成分。照明散热的对流成分直接与室内空气换热成为瞬时冷负荷。其辐射成分则首先为室内围护结构(主要  相似文献   

16.
建筑材料等温吸放湿曲线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的相对湿度,配制了不同种类的盐溶液并控制其相对湿度;测试了膨胀聚苯乙烯板(expanded polystyrene,EPS)、挤塑聚苯乙烯板(extruded polystyrene,XPS)和聚氨酯(polyarethane,PU)这3种常用建筑保温材料以及混凝土、水泥砂浆的等温吸、放湿曲线;给出了材料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可用于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严寒地区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传递.建立了热平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围护结构内的含湿量以及水分向室内扩散对供暖能耗和空调湿负荷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高层建筑空调设计中,其负荷计算必须考虑一些特殊问题,譬如,室外风速随高度变化而引起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放热系数的变化;热压和风压引起的空气渗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夜间辐射等。1 围护结构外表面放热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深埋地下工程围护结构的传热模型,分析了地温变化和运行时间围护结构传热负荷的影响,在埋深15 m以下地温变化影响较小,当工程运行时间超过2 000 h时,围护结构热负荷趋于稳定,并论述了地域性差异对围护结构负荷的影响,探讨了深埋地下工程热环境不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而变化。供暖期热负荷延时曲线描写室外温度和供暖延续时间的关系,表征供暖热负荷随延续时间的变化。在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可应用该曲线确定年供热量,对不同热源设备的供热量合理进行利用和分配。是供热技术经济分析及系统优化计算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