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涟钢CSP生产线7机架精连轧机的板带轧制力模型,并针对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即基于原轧制力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新模型.同时确立了新的变形抗力模型方程.由优化前后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可知,新模型的精度更好。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对轧制力的预报准确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2800mm热精轧铝板带轧制力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金属热轧变形理论,在工业试验的基础上,把数理统计理论和最优化理论相结合,对变形抗力、应力状态系数进行回归优化,得到了各道次统一的2800mm热精轧铝板带轧制力模型。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热连轧机的新型高精度轧制力和轧制力矩模型,建立了一个轧制力功系数和轧制力矩功系数的新型指数公式,将两个系数的表达式统一起来,仅含"压下率"和"压扁半径与出口厚度之比"两个影响因子,形式简洁,物理意义明显.给出了新型指数公式中待定参数的确定方法,求得的待定参数值对不同钢种和不同精轧机架具有通用性.预测实践表明,新型轧制力和轧制力矩模型提高了热连轧过程中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预报精度,可用于热轧板带生产线精轧机架的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将轧制变形区划分为若干微单元的思想,对轧制变形区内轧制力影响因素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Von-Mises塑性变形方程,建立单位轧制压力的数学模型。经现场生产数据验证,轧制力计算偏差在10%以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考虑了轧辊交叉对轧制力的影响,建立了PC热连轧机轧制力计算模型,利用能量变分法和秒流量相等原则计算出前后张力分布,并以其作为边界条件,将变形区离散后,用差分法计算出轧制力的纵横向分布,进而得出总轧制力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14.
一热轧和二热轧机组精轧数模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宝钢一、二热轧精轧轧制力计算模型,并与轧制力计算模型的一般形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热轧模型的结构较差,容易产生预测误差并引起辊缝设定误差。二热轧精轧轧制力计算模型的结构好,适用性强,也便于移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宝钢1580热轧铁素体轧制镀锡板用钢T-2.5CA的工艺参数制定及实际轧制效果。通过对其他IF钢实际轧制过程变形抗力与变形温度变化情况的分析,制定了合适T-2.5CA铁素体轧制温度制度和变形制度,并在实际轧制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为在1580热轧进一步推广铁素体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冷轧厂五机架冷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新近更新换代改造后的新系统。作为系统的核心,冷轧控制数学模型也进行了更换。模型中的轧制力、轧制功率和前滑的计算采用简单明了的显式计算,很有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计算模型的理论推导及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8.
根据筒节和轧辊的几何关系,得到了筒节上下表面接触弧长的几何方程;根据现场数据和有限元方法,得到了筒节上下表面接触弧长的变形方程;结合几何方程和变形方程,并基于赫希柯克公式计算了考虑弹性压扁的筒节接触弧长。由于筒节外端对轧制力的影响远远大于接触摩擦的影响,结合接触弧长模型和材料变形抗力模型,基于现场数据和优化算法,优化得到了外端应力状态影响系数,从而建立了大型筒节轧制力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上下辊的接触弧长不等,上辊接触弧长稍大于下辊接触弧长,上辊压下量大于下辊压下量,上辊和下辊的接触弧长之比约为1.3左右;将模型应用到筒节轧制中,计算轧制力与实测轧制力平均误差为9.2%,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腐蚀与保护学上分析了热连轧精轧工作辊的磨损机理,根据腐蚀的相关因素对传统的热连轧轧制单元设计进行了改进,有效地解决了热轧带钢三次氧化铁皮质量缺陷问题,并在保证带钢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了轧制单元的轧制总长度,降低了轧辊消耗。 相似文献
20.
改进后的志田茂变形抗力模型是比较经典的变形抗力模型,但该模型没有考虑残余应变对于变形抗力的影响,不能完全适应现场生产的需要。作者在分析研究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连轧厂大量实际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在原变形抗力模型中考虑了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增加了对应的影响系数,用于修正残余应变的影响,从而使该模型更贴近于现场实际。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预报精度明显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