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艺 《建筑节能》2008,36(2):54-59
对单面墙体自然通风房间的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讨论了不同自然对流强度时墙内侧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墙体结构的室内空气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墙内侧值的变化会随瑞利数(Ra)的增加而增加,室内平均温度随房间通风量增加振幅不断减小,房间热环境随通风量增加而改善.绝热层总厚度不变时,绝热层位置离热源越近隔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对单面墙体自然通风房间的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讨论了不同自然对流强度对墙内侧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墙体结构的室内空气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墙内侧值的变化会随瑞利数(Ra)的增加而增加,室内平均温度随房间通风量增加振幅不断减小,房间热环境随通风量增加而改善。绝热层总厚度不变时,绝热层位置离热源越近隔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以农村住宅采暖房间为研究对象,分析火炕和散热器采暖方式对其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室内空气自然对流采用Boussinesq假设,辐射传输方程采用净热流法,湍流采用k-ε模型描述,建立采暖房间室内热环境数学模型,利用Fluent对火炕及散热器采暖的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4.
采暖方式分为对流和辐射,两者对空气加热效果是有差异的。本文分别选取对流电暖器和辐射电暖器,就加热空气效果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近功率(660 W)下,对流电暖器对应房间的空气表征温度比辐射电暖器所对应的温度高1.2℃;房间空气表征温度相近时,660 W的对流电暖器对应于1007 W的辐射电暖器。因此,对流散热器对空气加热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散热器。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地区某别墅作为实验对象,供热热源采用土壤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双面辐射楼板.将上下两层的两个房间作为测试房间,对测试房间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进行实测.基于实测数据,对双面辐射楼板上下表面的辐射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热流密度进行了计算.双面辐射楼板以辐射传热为主,辐射热流密度是对流热流密度的2.4倍(平均值),且上表面的辐射、对流热流密度均大于下表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测和理论计算结果,在常规气候条件和隔墙类型范围内,对辐射供暖和对流供暖两种方式对应的户间传热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邻室不供暖时,辐射供暖房间的户间传热量大于对流供暖房间,影响该增幅的主要因素为邻室自然温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地板辐射采暖房间进行现场测试,得到房间布点位置的温度和湿度,为数值模拟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依据.利用CFD对房间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房间的温湿度分布、气流的运动状态和房间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PD)等,对房间的热舒适性进行了总体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模拟了三维空调房间的空气的湍流流动,研究强迫对流作用下的置换通风式空调室内气流的速度和温度分布及换热规律,并利用CFD软件FLUENT对模型进行具体的计算,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内设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某火车站候车厅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房间人体活动区域内空气工况参数和系统传能过程。模拟结果显示,该房间室内空气温湿度分布较均匀,未出现结露现象。且在传能过程中,系统总冷负荷约为119 KW,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承担92%的冷负荷;其中,辐射换热占房间总负荷64.2%,对流换热占29.1%,由此可得系统以辐射换热为主;相较于金属平板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新增的对流换热量包括载能空气与辐射孔板间的对流换热量以及循环流动的交换能量;经计算,在相同模拟条件下,该系统总换热量较金属平板辐射空调系统超出约10%以上。综上,该系统在理论上基本符合高大空间建筑夏季负荷大,强调舒适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节能意识的提高,对建筑热工性能评价和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将建筑房间简化为含有多孔介质的双区域模型,因此,此类模型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通过数值模拟展现了实际建筑环境中各物理条件对室内通风与热环境的影响,为室内舒适度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基于有限元法对含有多孔介质复合腔体这一类双区域模型的壁面热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换热问题在建筑房间内的应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了不同工况下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的流场和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表面热辐射对建筑房间内的自然对流换热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冬季与夏季,中间层与顶层不同的边界条件影响着室内的对流换热即方腔热环境的改变;多孔介质厚度d较大时能减弱传热,当到达一定值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