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并对合成中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获得了合成该类减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原料配比。通过对该减水剂一些相关性能的研究,说明该产品是一种用量少、分散性能好、流动保持性能佳,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好、不含甲醛的高效减水剂。 相似文献
2.
3.
4.
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热方式、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等因素均会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减水剂在水泥净浆中的掺量不同时,各因素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由马来酸酐与乙醇胺酰化酯化后得到的产物(T2),再与酯类大单体(T1)共聚得到一种新型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试验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与乙醇胺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0,酰化酯化催化剂用量为马来酸酐质量的0.4%,在90℃下反应3h条件下合成T2,T1与T2质量比为1∶3,过硫酸铵用量为T1与T2总质量的2.0%时,在95℃下反应3h得到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最佳.减水剂折固掺量为0.18%,W/C为0.29时,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达到300 mm,60 min净浆流动度达323 mm. 相似文献
12.
13.
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分子科学及混凝土科学的“分子设计”原理,将丁氧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BPEOMA)、AA、MAA、不饱和磺酸盐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梳状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SP,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减水剂的分子结构.重点研究了磺酸盐种类、用量,不饱和羧酸及引发剂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SP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能,折固掺量为0.3%,水灰比为0.29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90mm,90min内坍落度基本不变,且无泌水现象. 相似文献
14.
15.
固体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实验对进料液浓度、进料液温度、干燥室进/出口的风温、雾化器转速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的雾化干燥工艺:干燥室进/出口的风温210℃/70℃、进料液浓度40%、雾化器转速16000r/min、进料液温度50℃。通过红外光谱对喷雾干燥前后的聚羧酸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宏观性能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为提供长侧链的大单体,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磷酸酯(PHM)为提供吸附基团的小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磷酸基聚羧酸减水剂。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聚合浓度、链转移剂用量、磷酸基单体用量对合成减水剂重均分子质量、分散性的影响规律,得到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OEGMA)∶n(MAA)∶n(PHM)=1.0∶1.4∶0.6,反应温度60℃,聚合浓度30%,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物质的量的2%,合适的重均分子质量区间为18 000~20000 g/mol。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甲基丙烯酸、阻聚剂、催化剂、引发剂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并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性能良好的粉末聚羧酸减水剂.通过采用GPC对合成的减水剂进行表征,可知大单体的制备工艺和减水剂的合成工艺是可行的.通过不同隔离剂种类及粒径对粉体聚羧酸减水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隔离剂下,采用粒径小的隔离剂的粉体聚羧酸减水剂贮存稳定性更佳.将该粉体减水剂添加到保温粘结砂浆中,可提高保温粘结砂浆与聚苯板的拉伸粘结性能,聚苯板湿拉拔破坏面积明显增大;应用于混凝土中,水泥适应性及混凝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经酯化制得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和马来酸酐的混合物.以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通过共聚反应制得MPEGMA-MA-SMAS三元共聚物高效减水剂.讨论了酯化反应和共聚反应中影响合成减水剂分散性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n(MPEG):n(MA):n(SMAS)=1:4:0.9,催化剂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和马来酸酐总质量的5%.酯化反应温度为105~115℃,酯化反应时间为2 h,聚合反应温度为85℃,聚合反应时间为5 h,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时,合成减水剂的综合性能良好.当其掺量为0.33%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达284mm. 相似文献
19.
以马来酸酐(MA)和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合成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将酯化物作为单体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酸共聚制备得到马来酸酐系减水剂,对酯化物和共聚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并对酯化反应速率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以GPC表征共聚物减水剂的分子量及分布;通过SEM观察了添加减水剂的水泥石早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催化剂,当n(MA)∶n(PEG1000)=2∶1,催化剂用量为5%,85℃下反应3 h时,酯化率为97.26%;数据分析表明,该酯化反应为准二级反应;减水剂平均分子量Mn为12 562,分散系数Mw/Mn为2.1361;SEM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减水剂使水泥石大孔减少,生成更多较小的孔,结晶生长更密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