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诸毅 《广州化工》2022,(11):114-117
上海市某地块内的土壤和地下水受1,2-二氯乙烷污染。本案例修复过程中先采用多相抽提技术(MPE)降低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然后通过原位注入零价铁生物强化药剂,实施厌氧强化原位生物修复进一步降低目标污染物浓度。经过60天的多相抽提及注入187吨药剂后,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浓度均达到修复目标。本案例表明,采用多相抽提与强化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联合修复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氯代烃污染物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2.
三氯乙烯(TCE)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使其成为地下水和土壤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污染物之一。综述了TCE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抽出处理和原位修复,其中原位修复又包括原位化学氧化、原位电动修复、原位生物修复以及渗透反应格栅技术。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慧敏  仵彦卿 《净水技术》2010,29(6):5-8,8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化学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系统,进而污染地下水。目前世界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地下水修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文从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包括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原位曝气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原位电动修复技术以及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等。最后根据我国实际展望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1):2227-2231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原位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友好型技术,是当前地下水石油烃修复的理想方法。总结了现有地下水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归纳了影响石油烃原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模型在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潜力预测方面的前景,以期为地下水石油烃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7,(11):2227-2231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原位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友好型技术,是当前地下水石油烃修复的理想方法。总结了现有地下水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归纳了影响石油烃原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模型在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潜力预测方面的前景,以期为地下水石油烃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7,(3):573-576
对油污染场地修复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油污染后的土壤修复和地下水修复,归纳分析了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联合修复等土壤修复方法,以及异位修复、原位修复等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在废油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油污染场地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3):573-576
对油污染场地修复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油污染后的土壤修复和地下水修复,归纳分析了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联合修复等土壤修复方法,以及异位修复、原位修复等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在废油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油污染场地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地下水曝气、电动修复、原位化学氧化、原位生物处理和可渗透反应格栅5种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了性能比较及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毒性大、持久性强和生物富集等特点,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亟需对受有机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技术,为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拓展与应用实践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钦钦  张鹏 《山东化工》2022,(22):198-200
垃圾填埋场渗漏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具有掩蔽性且污染物种类较多,修复治理难度较大,原位修复技术以其处理方便、对环境扰动小、修复效果好等优势,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电动修复(EK)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原位注射修复技术和监控自然衰减(MNA)技术,以期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邢新会  刘则华 《化工进展》2004,23(6):579-584
生物修复技术是环境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和环境生物修复过程的微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张祥胜  许德军 《应用化工》2013,(12):2258-2259,2262
综述了化工园区的发展带来的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主要有机污染物和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厌氧修复技术相关的有机污染物厌氧降解,并对地下水厌氧修复技术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含多环芳烃污泥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宝  崔玉波  孙红杰  王芳 《辽宁化工》2010,39(12):1250-1253,1289
污泥浓缩-(消化)-脱水-堆肥(填埋)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有毒有机物质,而植物修复技术成为降低有毒有机物质含量的有效手段。从污泥-植物系统、水-植物系统和土壤-植物系统3个方面阐述有毒有机物质污染基质的植物修复研究现状,并提出对含有毒有机物质污泥进行植物修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彭蕾  姜岩  夏如馨 《化工学报》2021,72(9):4458-4468
铬及含铬的复合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物修复技术处理铬污染场地具有应用潜力。本文剖析了微生物吸附、吸收、转化及外排Cr(Ⅵ)等作用机制;结合当前的污染场地状况,概述了多因子复合胁迫下生物去除Cr(Ⅵ)的研究现状,指出金属离子和氧阴离子胁迫对细胞生长代谢及Cr(Ⅵ)的去除产生复杂影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论述了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去除Cr(Ⅵ)的研究进展。提出当前生物修复铬污染场地技术,正经历着由突破功能型菌株选育向探索生物解毒机制的转变,以现有认知可以证实生物去除Cr(Ⅵ)核心技术的应用潜力;限制生物修复技术发展的瓶颈在于修复成本和技术载体等工艺本身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以推动生物修复技术走向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慧  李宁  戴友芝 《化工进展》2004,23(5):562-565,574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一个很有潜力的新领域。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的一般原理、方法和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其在重金属治理中的一些应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杨逸江  张红 《广东化工》2013,(19):111-113,98
文章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现状,并分析了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从地下水有机污染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后着重介绍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几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即生物注射法、有机黏土法、抽提地下水系统与回注系统相结合法、生物反应器法等,说明了它们修复流程及工作原理,并对各自的修复特点进行了比较。紧接着就常见的有机污染类型,如石油烃污染、多换芳香烃污染、氯代烃污染等,提出了相应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最后文章对几种原位生物修复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生物修复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更好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揣玉多  高红 《广州化工》2014,(16):22-24
微生物技术修复水污染以其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体污染的微生物检测,以及微生物制剂技术,生物膜法,生物栅修复技术,生物吸附剂等方面在治理水体污染的作用.本文简述了微生物技术在修复水体有毒有机物(多环芳烃类为代表)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富营养化治理工程中的研究成果及主要方法,提出了微生物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论述生物修复技术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得出该技术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且具体分析了影响生物技术的各种因素,提出该技术实施时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同时还介绍了目前实施较多的几种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分析了每项研究技术的特点.因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修复一直是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很多实验和理论认知。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高温环境下,而在实地修复中,生物修复往往要跨越中低温期,此时,无论是土著还是外源微生物的生理特性都将发生改变;由于细胞活力低,这一时期经常在修复过程中被忽视,或是采用缺乏针对性的常规工艺而事倍功半。本文围绕低温生物修复技术,概述了低温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长链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多环芳烃三大类典型石油烃的低温代谢机制和主要代谢途径;在此基础上,从脂肪酸的组成、蛋白的低温表达、特殊蛋白的合成以及酶的结构适应性等4个方面,进一步剖析了低温环境下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的微观变化,这种低温微生物独有的适冷机制决定了其特有的低温降解特性,并成为低温修复的核心。分析表明,低温期生物修复应该得到足够重视:一方面,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漫长的低温期,针对性实施低温期受控修复,提高营养盐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生物修复效率;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细胞低温代谢和适冷机制有助于指导低温修复手段的实施,将成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