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民族之源,文明之源。黄河、长江、珠江、岷江、辽河等诸大流域及一切有水的地方,共同孕育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华夏文明,并形成了一种水文化母体。在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中,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2.
《治淮》2012,(6):1-1
自天地出生,世间万物便拥有了生命繁衍的传承之力,无数代暗含着密码的生命传承,改变着我们所处的世间,也改变着生命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始便存在于生命之中,为了更多更好的生存空间,相伴也好,争夺也好,一切的理由便是世间万物始发之因果。人类的传说中有着无法击败的上古野兽,也有着最终赢得胜利的传说之神,无论何种情节或者形象,都不过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生存之念。自有历史记载之时,暴虐也好,温和也好,面对不同的自然之力,人类并不曾后退或者妥协。  相似文献   

3.
夏的声音     
说起日本文学,多数人可能想到的是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夏目漱石、太宰治等人。但有一个名字,在国内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在日本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知道他的人,比川端康成还要多。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诗人,一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信念“没有全人类的幸福,就不可能有个人的幸福”的人,写下了《银河铁道之夜》的宫泽贤治。  相似文献   

4.
李霞  曹冬云  宗亮 《山东水利》2013,(12):82-83
一部中国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治水史。治国先治水,有土才有邦。从大禹治水的开天辟地,到三峡工程的举世瞩目.从郑国渠的开篇之作,到南水北调的巨匠手笔.我们的先人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固堤建坝、拦蓄洪水、灌溉发电、科学调度、调水调沙……我们淮河人更是踏着改革开放的凯歌,拼搏奉献,用辛勤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长江西陵峡畔的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前,屈原目睹家乡的桔林,情景交融,词兴进发,咏出绝妙的《桔颂》。就在《桔颂》起源地的长江北岸,居住着一群周家湾人,他们祖祖辈辈做着一个梦。梦在女娟补天的岁月里播种,梦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滋生。如今,纯朴勤劳的周家湾人,浴改革开放之春风,得三峡工程建设之机遇,率先成为屈原故里的小康村。桔甜粮丰胜桃源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我慕名前往周家湾,吉普车喘着粗气在九曲回肠的盘山公路上爬行。眼前山岩陡峭,头晕目眩;远处香溪河与长江交汇处,北边溪水深蓝平静,南边…  相似文献   

6.
林雨东 《水利天地》2009,(10):37-37
我演讲的题目是《塑水文之魂 铸发展之剑》。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万物之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谱写出一曲曲兴水利、除水患的壮丽史诗。从夏禹治水到灵渠开凿,从都江堰开挖到大运河的建造,中华儿女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一幅幅水利建设的恢宏画卷。悠悠黄河,塑造了华夏儿女的忠肝义胆;浩浩长江,铸就了炎黄子孙的优秀品格。新中国成立60年,从小浪底落成到三峡截流,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历史的变迁铸就了现代水利人的睿智和勇敢。  相似文献   

7.
水利是一幅壮美的画卷,水利人用辛勤之笔描绘多彩人生水利人在艰辛和默默无闻中,奉献着自己的心智和汗水。让我们把这漫长的时空,浓缩成一个个小小画面。你会通过这小小的画面,直视那些平实而鲜活的个性。画面之一1997年7月的一个周末,龙凤山水库来人报告水库出现险情:潜  相似文献   

8.
故园情     
置身于喧嚣的都市,眼里尽是灰色的楼群、飞驰的汽车、步履匆匆的行人,头顶是一线灰蒙蒙的天空,鼻孔里进出着污浊的空气,耳朵里充斥着无穷无尽的噪音,不由得使人常常想起家乡世外桃源般宁静的小山村。幽幽南山之下,四围山色之中,绿树掩映里,错落几户人家,潺潺溪水穿村而过,但闻鸡犬声,而无车马喧。家家养一两头牛羊,种两三亩薄田,务三四畦青菜,点四五架黄瓜。目之所及尽是青山绿水,两袖一甩,俱是明月清风。这就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等待着,蓄积着,春如初夜天际隐藏的星星,就要出现了,春如大地腹内躁动的婴儿,就要分娩了。春天伴着心之和弦缓缓而来,如梦,如雾,如织,轻抚大地,温馨又暖人。  相似文献   

10.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7):I0002-I0003
铜山湖位于泌阳县城东20公里处,素有“中原北戴河”之美誉,其三面环山,绿树环合。远处水面烟波浩淼,水尽头,群山如黛,隐逸在苍茫天空之下。近处,浮光跃金,湖风催促着柔柔波涛缓缓而来,一波一波,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浪花四溅,使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1.
几十年了,我只能在梦中追寻、在遐想中勾抹的长江三峡,今天,终于见到了,终于亲到了,我真的与她紧紧地拥抱了!三峡,你不但有迷人的倩影,更使我难忘的,还有你的清秀、你的高雅和你那梦幻般的神采。 2000年8月10日,带着急切与企盼,我,匆匆登上了重庆港游三峡的客轮,下午四时我们乘坐的8号轮,伴着离港的一声长鸣启航了。 我坐在被烈日烤的又闷又热的船舱内,顾不得脸颊与脊背流淌下来的汗水,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搜寻着,因为,我要把长江与三峡的雄伟与博大,印在眼里,刻在心上。 隔窗远眺长江,我顿觉江天寥廓,极目楚天舒。这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水的世界;这里另有一片天地,一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大地上有高搂林立,而水上世界则有容载千万人的船舰来往穿梭,大地,是人类生存之根基,而江河之水则是炎黄子孙生命之源泉。 水,给人以爽气,给人以活力,使人舒展,使人开阔。你看那两艘轮船一停靠,从四周的甲板上,便有数百名红男绿女如一个个娇美之飞燕,跃入水中。他们一定是长江岸边的儿女,趁休息之余,来沐浴长江,品味江水之浩瀚,吸纳江水之灵气。 蔚蓝的江水作底衬,几百个赤、橙、黄、绿不同颜色的泳帽此起彼伏,真乃蔚为壮观。长江岸边的游泳健儿,真是好水性,他们...  相似文献   

12.
肖幼 《治淮》2014,(3):4-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调蓄、洪水灌溉、水力发电、景观旅游、交通航运、生态调节等功能。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在开发利用流域河湖功能时,却忽视了对其保护,让河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加强河湖管理,大力开展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显得紧迫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3.
建筑的色彩     
色彩之于建筑,其重要性好比外衣颜色之于人的仪表,气质、涵养一目了然。古今中外,建筑的色彩都在不断表现着各民族、各时代人们对美学的认识。现代的建筑师在做设计时也极其重视建筑色彩的选择,毫厘之差也许也会让他们抱憾终生。它对人们视觉心理、审美感受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不得不再次讨论建筑色彩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水利》2005,(1):112-114
“碧水青石伴垂柳,潺潺清流惹人醉”。近年来,松山水利人发扬大禹遗风,树立科学治水观念,建立长效治水机制,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为顺风扬帆、不断增速的松山经济发展注入了一泓源头活水,使“富民、安民、乐民”之水滋润着松山大地。  相似文献   

15.
王梅芳 《江苏水利》2011,(11):10-11
就广义而言,水的重要作用可概括为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从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的角度看,水更是灵魂所在。城市之雄俊在山,城市之灵秀在水。古人逐水而居主要是为生存所迫,今天我们建设山水花园城市,水则既是人民生活、生产之需,又是形成自然生态的最基本的要素,同时水的丰富形态还在隐秘着拨弄着人的心情和心灵,对一个城市市民的社会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塑造出不同城市市民的独特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6.
水,生命之源。  水质,生命攸关。  水质的好坏决定着生命质量的优劣。今天,当人们尽情地饮用着清甜爽口的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时,可曾想过那些贫困地区因为水质问题给人们造成的疾病和终身痛苦;可曾知道党和国家为了防病改水工作已经和正在付出的巨大努力。苦水养育苦命人  黑龙江省西部的明水县,是地方病病情较严重的县份之一。历史资料记载,由于水质原因造成的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等3种地方病的病区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165个行政村、639个自然屯,受累人口达3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了76%。  地方病…  相似文献   

17.
水歌     
田文海 《山西水利》2008,24(2):92-92
我是水,我与大地同在。 溪流淙淙,清泉涓涓,击无创,射无伤,斩不断,焚不燃,生生不息,依偎着蔚蓝色的地球,托付着人类五光十色的梦想。 我从九天银河飞流直下,赴百仞之谷而不惧,汇人江河湖海四大洋,浩浩荡荡浊浪排空无往不胜。我以我无色无味清纯的姿态授万物而无所前后,以我至柔至善完美的品德,福泽人间决不争名夺利。  相似文献   

18.
处事做人历来是篇大文章,许多圣贤为此苦苦迫索一生。一生也罢,一世也罢,尽管职务、年龄、受教育的程度和交际范围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都有自己的理想、性格、品质。德高者,人恒敬之,施恩者不图报.待人于善,不睚呲必报,心胸开阔,品德高尚,与之相处使人感到人性之美,人生之贵。有三句话,始终是我引以为荣耀和追捧的,那就是“报德不抱怨,记恩不记仇,为善不为恶”。  相似文献   

19.
正城镇给水管道默默无闻、静静地躺在地下,里面却奔流不息地流淌着这个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人的血管健康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城市的血管健康同样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安危和运行质量。因它的默默无闻,使生活在城市的很多人不知它,而业内一些人也因此忽略它,管网占供水企业资产的60%以上,却不如水厂受关注。不断出现的地下水管爆管、居高不下的漏失、突发水质污染、夏季的压力不足……时时困扰着我们,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20.
李未 《中华建设》2007,(1):89-90
“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响”,吟唱着这首悠扬的歌曲,回味短短的台湾之行,看到的是与祖国大陆似曾相识的山水之美,听到的是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华夏之音,体会到的是中国人同根同源的民族亲情。感受到的是台湾岛纯厚质朴的风土人情。然而,细细思忖,一路下来,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考察团队,最集中的视角,最关心的话题和最深刻的印象,还是感触这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