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实际生产条件对轧后连续冷却过程中高强度船板钢的组织性能进行了模拟。采用光学显微镜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运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铁素体进行定量化分析,并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含量、晶粒尺寸及力学性能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这对工厂调整高强度船板钢的生产工艺,提高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Mn含量对高强度耐候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2000型热模拟试验机及DT-1000膨胀仪研究了两种不同Mn含量(1号含1.42%Mn和2号含0.90%Mn)高强度耐候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分析了不同冷速下两种钢的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n元素可显著增加高强度耐候钢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在0.1~60℃/s的冷速范围内1号钢先共析铁素体析出温度比2号钢低约30~50℃.当冷速vNo.1<0.5℃/s、vNo.2<1℃/s时,得到F P组织.在整个冷却转变过程中,随着冷速的提高,1号钢逐渐得到以岛状马氏体、粒状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为主的组织,而2号钢始终是以铁素体为主的组织.同时,随着冷速的提高,两种钢的硬度、抗拉强度随之提高,其中1号钢明显高于2号钢.  相似文献   

3.
以热力学理论和形核生长理论为基础,对低合金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数值分析.热力学计算使用软件Thermo-Calc来完成;根据"形核长大"和"位置饱和"机制,采用Cahn的相变动力学理论和Scheil叠加原理建立了铁素体相变动力学模型:以"位置饱和"机制建立了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动力学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热轧过程组织性能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康永林  董洪波 《轧钢》2004,21(1):42-44
介绍了近年来热轧过程中组织演化模拟及性能预报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拟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连续冷却条件下半固态AZ91D镁合金组织及流变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自行设计的Couette型同轴双桶流变仪上对半固态AZ91D镁合金浆料的流变性能以及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冷却条件下,连续搅拌半固态AZ91D镁合金浆料的表面粘度随固相分数的增大先缓慢而后迅速增大。此外,冷却速率和剪切速率也都显著影响半固态AZ91D镁合金浆料的表面粘度,降低冷却速率和增大剪切速率,都将导致表观粘度下降,显微组织观察表明,降低冷却速率和增大剪切速率都有利于固相颗粒形态向非枝晶形态转变,从而导致表观粘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结合钢厂实际轧制工艺参数,应用DEFORM-3D软件对船板钢进行轧制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实际生产工艺下的模拟温度场、轧制力与钢厂测量值均比较吻合,验证轧制模拟的可靠性及正确性,然后结合再结晶模型模拟了轧制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并预测了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而为钢厂轧制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Q&P钢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formastor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Q&P钢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情况,用热膨胀法绘制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用光镜对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了Q&P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及其对产物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该钢铁索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都趋于降低;只有当连续冷却速度在45℃/s左右时,才能抑制其他组织的析出,最终得到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该钢种CCT曲线的测定可以为新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膨胀法结合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绘制了GCr1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不同连续冷却速率下的相变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GCr15钢的硬度增大;加热温度由临界区升高到完全奥氏体区时,CCT曲线中珠光体转变区域向右下方移动、珠光体转变推迟且珠光体转变的温度区域扩大;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晶粒粗化,珠光体和马氏体开始转变点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膨胀法并结合金相-显微硬度法,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弹簧钢50CrVA的相变临界点Ac1、Ac3、Ar1、Ar3;测定了该钢在不同冷却速度时的膨胀曲线,绘制了该钢的连续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其显微硬度增加;当冷却速度小于5℃/s时,转变产物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却速度在5~10℃/s之间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10℃/s,得到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0.
11.
控冷热处理对普通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矿用支护型钢的强韧性,研制了型钢控冷热处理生产线并且研究了控冷对普通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控冷装置的运行参数(p/v值)可有效地控制普通碳钢的力学性能。Q235和Q275钢的屈服强度经控冷后提高50%以上而其伸长率(δ5)分别保持在20%和16%。分析了钢的控冷强化机制以及铁素体和魏氏组织铁素体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终冷温度对低碳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金相分析的结果表明其组织的差异导致了力学性能的不同,并简单分析了组织对性能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3.
XER70S-6钢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和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上,利用热膨胀法测定了XER70S-6钢在1030℃变形50%再快冷至880℃后的连续冷却相变曲线(CCT曲线),在Leica Q550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冷却后的组织。结果表明,奥氏体化的低碳钢低速冷却后的组织主要由粗大的铁索体和少量颗粒状珠光体组成;提高连续冷却速度,可以降低其相变开始温度并缩短相变持续时间,细化组织,并伴随着珠光体的逐渐消失及贝氏体、马氏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C-Mn-Al系TRIP钢在不同冷速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并运用Thermo-Calc软件,进行了C-Mn-Al系TRIP钢相变的理论计算。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其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当冷速0.5℃/s时,组织由许多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少量珠光体和无碳化物贝氏体组成;冷速5℃/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冷速10℃/s时,开始出现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15.
通过膨胀法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了CSP低碳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通过金相试验分析了其室温产物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均降低,晶粒明显被细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DIL-805热膨胀仪上测定了高硅及高铝QP钢的临界点。测定了不同冷却速度下的连续冷却转变膨胀曲线,并对比Al元素的加入对QP钢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对制定高硅及高铝QP钢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制定一种新型轧辊用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过冷组织中存在大量未溶碳化物和组织偏析,通过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可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得到均匀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TRIP钢变形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及组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Si-Mn系TRIP钢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情况,用热膨胀法绘制了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冷却速度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CCT曲线中,相变区域包括A→F转变区和A→B转变区,当冷却速度〉10℃/s时,有贝氏体组织生成,冷却速度对铁素体、贝氏体组织形貌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9.
以低碳MoNbV奥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在Formaster-D全自动化仪上测量了过冷奥氏体CCT曲线;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利用热膨胀法制定了800℃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采用光学显微镜、金属薄膜电子显微分析发现,添加合金元素、形变和冷却速度对低碳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