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扶余油田注水开发30多年,由于油层脱气、水洗氧化等作用的影响.原油粘度逐渐升高。尤其是东区的原油粘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普通稠油的界限.这些地区存在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及采收率低等问题,开发效果较差。为解决开发中的矛盾.经过精心研究和科学论证,确定扶余东区适合注蒸汽方式开发.在2007-2010年通过实施新井热采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试验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扶余油田油藏特点的水驱油藏转注蒸汽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调研手段对18个国外蒸汽泡沫驱油田区块的现场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了蒸汽温度、蒸汽干度、起泡剂类型、起泡剂质量分数、注入时机和起泡剂注入方式对蒸汽泡沫驱增产效果的影响.蒸汽泡沫驱广泛用于提高蒸汽驱或蒸汽吞吐的蒸汽波及效率,进而提高热采的采收率.蒸汽泡沫驱在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的众多油田都进行了成功的先导试验及工...  相似文献   

3.
扶余油田浅薄层稀油蒸汽吞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扶余油田油藏埋藏浅、油层较薄、原油含蜡量较高、黏度低于一般稠油的特点,通过热采开发工程技术攻关,成功开展了稀油热采蒸汽吞吐试验。对蒸汽吞吐工艺进行了合理优化,并开展了多项探索性试验,形成了适合扶余油田浅薄层稀油的配套热采工艺技术,取得了比较好的增油效果,为扶余油田难采区块热采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扶余油田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扶余油田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基本概况,不同微生物采油工艺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状况。通过扶余油田单井微生物吞吐、微生物清防蜡、微生物堵水调剖以及激活本源菌矿场试验的基因跟踪检测和动态分析,分析了影响矿场试验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吞吐.微生物清防蜡、微生物堵水调剖和激活本源菌共进行341井次,增加原油产量28375t,投入产出比均大于12.微生物采油技术工艺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孤岛油田渤76断块的构造、油层展布、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及油藏类型的精细研究,对该断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结合实验室分析,在地质特征满足蒸汽吞吐的前题下,进行了矿场试验,试验表明渤76断块蒸汽吞吐是可行的,适合大规模的蒸汽吞吐开发.  相似文献   

6.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乐安油田南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末期拟采用的继续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热化学驱、火烧油层及加密井网开采等提高可采储量与采收率的开采方式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合适的开采方案,为有效开发该区的剩余储量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卡拉赞巴斯油田东区具有埋藏浅、油层厚、储量丰度高、储层物性好及原油粘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浅层稠油油藏。针对该油藏特点,采取了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对浅层稠油多轮次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由于地层能量和油层厚度不同,各层系吞吐效果差异很大,地层能量越强,吞吐效果越好;吞吐初期峰值产量高,但产量递减快,低产期生产时间长,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周期产油量和回采水率明显上升;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吞吐效果影响较大,非均质性越强,产油量越低;注汽强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最佳注汽强度为90~120 t/m;焖井时间过长,吞吐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王庄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热利用率和最终采收率,应用该油田的实际地质资料建立了主力油层正韵律、复合韵律等多种地质模型,使用NUMSIP注蒸汽采油的三维三相多组份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分层开采与合层开采蒸汽吞吐的数值模拟研究,认为该油田分层开采好于合层开采。  相似文献   

9.
扶余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油藏中裂缝的发育和分布直接影响着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在岩心裂缝观察、分析裂缝特征基础上,通过井间示踪剂测试、电位法测试等裂缝动态监测方法,应用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藕合关系对该油藏裂缝特征进行分析,预测了人工裂缝走向,为油田开发井网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乐安油田馆陶组底部砂砾岩油层是国内外小见的复杂岩性稠油油层,实施蒸汽吞吐开采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预计采收率最多只能达到20%左右。欲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有必要开展蒸汽驱的研究。本文着重从油藏工程、数值模拟角度分析蒸汽驱的可行性,转驱时机及汽驱的表现形式。经分析认为,适时转驱后,按合理的注采参数配产配注,可提高采收率约15%。  相似文献   

11.
下二门油田北块浅层系H2I3小层为带气顶、油环及边水的特稠油油藏,先后采用边外注水开采、出砂冷采(用螺杆泵)以及蒸汽吞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开发方式及效果进行了预测,认为直接蒸汽驱效果优于继续蒸汽吞吐和间歇蒸汽驱,并对该层转蒸汽驱开发的技术可行性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影响水平井蒸汽驱效果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卉  李春兰  赵启双  卫敏  李奔 《特种油气藏》2010,17(1):75-77,84
以辽河油田某区块稠油油藏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各种地质因素(地层倾角、渗透率、初始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油层深度和原油黏度)对水平井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转驱时机以及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初始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以及原油黏度。该研究可为筛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的地质条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含水率是评价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和分析油田生产动态的关键参数。传统的含水率预测方法建立的是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与油田开发时间无关,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中依据含水率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随开发时间变化的含水率预测模型,该模型表达式简单,预测精度较高。2个油藏实例表明,新模型预测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符合油田的实际开发情况,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含水上升率是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指标预侧的关键参数。文中基于甲、乙、丙、丁4种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了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式,并结合相渗曲线关系式,确定了含水上升率表达式的系数。在渤海C日油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在含水率为50%处达到最大值,特征曲线关于该点对称;基于乙、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随含水率升高始终呈下降态势;基于丁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以中高含水期为转折点,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通过将理论曲线与C日油田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油田适用的水驱特征曲线为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由此可见,可以利用含水上升规律进行水驱特征曲线的判别选取。  相似文献   

15.
蒸汽驱汽窜现象是导致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以辽河油田齐40块65井组高倾角区为例,由于密度差的原因,注入油层中的蒸汽具有上浮的趋势,具有高倾角的油层将加剧这种汽窜现象,导致产量下降。17-028井组含油饱和度数值模拟图分析表明,油层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下倾方向底部。从而可得出3种调控方案:新井挖潜、重组井网和重力驱油。通过方案作业指标对比,仅通过调整注汽参数实现的重力驱油方案操作简单,无任何作业工作量。综合评价认为,重力驱油方案为最佳调控方案。该方案可在地层中产生一致的、向下的压力梯度,实现蒸汽向下移动。确定技术后对其进行优化,确定合理的注汽井参数。预测结果表明,当上排井注汽干度为30%时,中排井注气量下降20%;下排井注汽量下降50%时,莲Ⅱ油层高倾角地区采出程度可达7.4%。经现场试验,此项技术可以使汽窜现象减缓,油汽比提高,在油田开发中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驱在渤海旅大10-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油田开发具有勘探投入大、采油平台使用寿命短、生产操作费用高和水驱采收率低等特点,如何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从海上油田LD10-1开发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理论分析和室内评价实验,开展了早期聚合物凝胶和聚合物驱增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实施聚合物驱不仅大大缩短油田开发时间、节省操作费用,而且最终采收率也比中后期实施时高。在化学药剂费用相同条件下,"聚合物凝胶+聚合物"段塞组合驱的增油效果要好于单纯聚合物驱。A23井单井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于2006年3月23日开始,矿场监测结果表明,注入压力大幅度提高,吸液剖面明显改善,部分油井已陆续见到"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油田水驱开发系统复杂,指标繁多,指标之间相互有部分交叉、覆盖、包含等成分.为了理顺这些指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分析了水驱油田开发系统,建立了油田开发系统结构及其信息表征体系结构,明晰了油田开发巨系统的结构,获取了水驱油田开发巨系统、子系统、孙系统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与整体性的外在信息表征体系.这些指标归属3大体系:地质状态指标体系、控制状态指标体系、生产状态指标体系.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即为综合评价水驱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初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动态电位法技术在注水油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介质电阻率的不同会影响地表电位场的分布,因此,可以通过地表异常电位反演出油水同层储层的电阻率分布。采用动态监测技术对地表电位进行测量,将电阻率较高的水泥胶结包围的金属套管看做供电源,消除受供电点与测量电极附近电阻率的影响,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电流归一化处理、远电极和参考电极空间校正,在任意复杂的地电断面下利用拟线性近似方法对异常观测电位数据进行反演,推算出电阻率值,得到不同时段的注水储层电阻率分布图,从而直观地推断出含油区域,以实现对注水油田的动态监测。测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测试得到的井位与实际的注水井井位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胜利油田单56区块油藏条件,利用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装置,开展了20% 、40% 、60% 蒸汽干度条件下反九点井网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实验。分析了单井及井组生产动态,并在蒸汽驱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用氮气泡沫的方式改善超稠油蒸汽驱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稠油油藏汽窜较为严重,综合含水上升较快,蒸汽腔发育不均匀;边井生产效果较好,角井温度场发育较差,产液量和产油量较低,对井组贡献率较低。通过提高蒸汽干度可以有效提高蒸汽驱阶段的采收率,当注入油藏蒸汽干度从20% 提高到60%,蒸汽驱阶段的采出程度提高19.86%。段塞注入0.093 PV的泡沫体系时,蒸汽汽窜得到有效抑制,边井产液量和综合含水均出现明显下降,角井温度场开始发育,角井产液量和产油量显著增加,阶段综合含水下降7%,提高采收率15% 以上。通过提高蒸汽干度和辅助氮气泡沫调剖工艺,超稠油油藏可以转为蒸汽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