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健 《浙江建筑》2004,21(5):68-71
对我国的执业注册建筑师制度以及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暴露出来的,目前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在注册建筑师培养上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刘巍 《建筑》2014,(10):21-22
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制度已经实施了近20年,该制度对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专业水平、拓展从业者国际视角、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考试大纲作为控制考试质量的标尺,更是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核心构成,一向秉持"专业务实、与时俱进"的原则。于2002年修订使用的现行大纲,虽然基本满足了目前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但在某些内容方面已稍显欠缺。本文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修订问卷调研的结果,对大纲修订方向及内容作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和两次全国范围的注册者试,引起了建筑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在思考注册建筑师制度实行后对建筑教育的“冲击”;议论注册考试“对建筑教育的导向和检验作用”;也有人断言“注册考试的通过率不久将成为衡量建筑教育的重要标尺”。总之,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注册考试与建筑教育的关系已经成为摆在建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既然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只有通过注册考试才能取得执业资格,那么,建筑教育不考虑注册考试的要求是不行的;但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把注册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简单…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注册建筑师是经考试、注册,从事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的专业人员。其业务范围,同我国监理工程师的业务范围大致相同。他们的注册建筑师管理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监理工程师注册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现根据有关资料,将美国注册建筑师及其管理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一、建筑师的注册、业务及开业 1.美国建筑师的注册美国建筑师注册的基本程序有:个人提出注册申请、接受并通过注册资格考试、办理注册手续。注册申请人通常是21岁(有的州是25岁)以上的美国公民。接受申请并批准参加资格考试的条件是:接受高等教育(从被承认的高等建筑学校毕业)的时间和从事建筑实践的总年限不少于8  相似文献   

5.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大威 《新建筑》1998,(3):64-66
从市场经济、建筑商品化、建筑专业教育评估和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等方面阐述了建筑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重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改的主要措施,即: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应采用优胜劣汰制;建筑院系应有一支设计队伍;建筑教学体制应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王健  陆刚 《新建筑》1999,(5):64-64
1996年6月我国开始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建筑设计队伍,尤其是青年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注册建筑师的资格考试标准侧重于建筑师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以保障公众的安全、健康,对建筑师来讲,这是必要的、基本的标准。能否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合格建筑师,真正具有执业能力,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于能否通过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因此应该说,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建筑师在设计工作中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一全国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从1995年…  相似文献   

7.
郭菁  任书斌 《山西建筑》2012,38(19):275-276
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教育的冲击,总结了注册考试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教育的应对方法,指出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建筑教育与注册考试之间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执业制度的实行与建筑教育对策王国梁我国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已经历了酝酿、建筑教育评估两个阶段,并于去年进入了注册考试阶段。注册考试成为现今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它所产生的冲击波席卷了整个建筑教育领域,冲击着传统的建筑教育体系和人们的观念。一、冲击建筑...  相似文献   

9.
《广东建设信息》2005,(9):37-37
为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设计人员的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保证环保工程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部、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环境工程设计行业建立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并于近日联合发布了《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同时发布的还有《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及《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认定办法》。  相似文献   

10.
面向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筑专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远 《山西建筑》2010,36(13):177-178
针对高校建筑专业教育面对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如何作出调整这一问题,结合建筑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改革建筑专业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并指出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指导建筑专业教育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郑文武 《规划师》2005,21(9):5-8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城市规划立法应协调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协调城市规划法与其他相关法的关系,注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程序,协调法律救济与行政强制的关系,平衡实体性与程序性法律规范的关系,处理好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魏一菁  吉立峰 《山西建筑》2007,33(10):77-78
以图底关系为认知基础,对街区界面图底关系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无锡市传统街区垂直界面的特点与成因,论述了图底关系的当代意义,并试图将这种方法运用在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中,从而真正发挥图底关系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钢结构》2011,(5):76
提出了不锈钢合金应力-应变关系的新表达式,应力为应变的显式函数。基于改进的Ram-berg-Osgood方程,本公式是现有三阶段应力-应变关系的一种近似逆表达。三阶段关系公式比两阶段关系公式更准确,并对拉应力和压应力均适用。基于理想线弹性性能和实际应力-应变曲线误差的合理假定,提出本表达式,其在应力的全范围阶段都是有效的。选取不同的材料参数,对本表达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公式结果与全范围应力-应变关系的迭代数值求解结果很吻合,最大误差低于4%。  相似文献   

14.
杨素妨 《山西建筑》2007,33(25):352-353
阐述了确定性区域间拓扑关系的分析方法和现有模型,对不确定性区域间拓扑关系的分析方法和现有模型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区域间拓扑关系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利于空间关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用途管制本质上是对土地发展权配置,对相邻关系的规范以及对空间利益平衡的过程。相邻关系是一项在用途管制中界定、保护与激励土地使用的重要制度,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制度。相邻关系是民法中的概念,以规划为依据的用途管制改变了相邻关系的界定方式与表现形态,其界定由民法范式转向了公法范式。用途管制采用的是整体主义的方法论以及事前干预的方式重新界定了相邻关系。规划并没有完全界定相邻关系,所留在公共领域的部分则是按照排队原理进行配置。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需要基于公平的相邻关系的制度设计。在相邻关系的界定中,以公法规范为主体的用途管制并不排除民法规范和公序良俗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关系在施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琴 《山西建筑》2007,33(33):206-207
从施工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形象、决策、内外关系协调等方面对公共关系在施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施工企业内部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公共关系意识,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以达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继承  卢海林 《钢结构》2009,24(7):21-24,32
在确定钢材的本构关系和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建立了轴压荷载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通过算例分析了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宽厚比和套箍系数对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构件的荷载-变形曲线的形状影响不大,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有所提高;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构件承载力也提高。但承载力提高的百分率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宽厚比的减小,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套箍系数对构件的承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改变套箍系数会影响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形状。  相似文献   

18.
揭示了有限元模型中低碳钢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从一系列长宽比不同的构件的拉伸试验中得出了这些应力-应变关系。不同于工程应力-应变关系,真实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构件的几何特性是无关的。光学测量的使用将真实应力和应变与有限单元长度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应变的参考长度已成为像素尺寸的一个函数。真实的应力-应变关系被用于板的冲击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将基于有限单元长度的破坏应变作为一个应变常量应用于板和拉伸试验的破坏准则,从三轴破坏试验中测量得到。  相似文献   

19.
初始含水率 容重及载荷对膨胀岩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重点研究了未扰动膨胀性岩石的初始含水率与其膨胀势显现强弱的关系和初始干容重与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并对膨胀性围岩的膨胀变形与支护抗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 new stress-strain relation for stainless steel alloys that provides the stress as an explicit function of the strain. The relation is an approximate inversion of a recently proposed three-stage stress-strain relation based on a modified Ramberg-Osgood equation. The three-stage relation is a much more accurate formulation than the previous two-stage formulations and is applicable to both tensile as well as compressive stresses. The new relation is derived by making a rational function assumption on the fractional deviation of the actual stress-strain curve from an idealized linear elastic behaviour. The new expression is valid over the full range of the stress well beyond the elastic region. The validity of the inverted expression is tes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 parameters. These tes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expression results in stress-strain curves which are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fully iterated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full-range stress-strain relation with a maximum error below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