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通过对中国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某几个关键的概念节点——实体和文化意念化的“墙”和“城”、当下中国城市空间形成的关键动因“PS(city)”和“Madein China”意识形态以及最终形成的作者称之为“泛城市”的状态——进行切片观察,寻找它们之间的时空关联并展现当下中国城市的独特景象。下半部分则记录了作者在“泛城市”状态下进行的系列设计活动。这一系列作为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批判性思考和实践手段的设计活动包含了非建遣性和建造性的设计,目的是探索在所谓“泛城市”状态中建筑和设计所面对的全新问题和可能采取的设计策略,并以此缓解城市空间的裂变,回归具有某种真正品质的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2.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8):144-144
7月12日,日本著名的办公环境公司内田洋行设立于上海的新展厅正式落成。内田洋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整合的一体化办公环境解决方案,此次新展厅的成立,意在将先进的“泛在空间(Ubiquitous)”设计理念带到中国。“泛在空间(Ubiquitous)”是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融合了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设计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学习方面的新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推进,当前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创设,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能,将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将现实的学习环境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相互连接,使学习不受场所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构建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并且受到学者的广泛好评。从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及其特点展开分析,研究了泛在学习共享空间构建原则及重要性,并且针对当代学习理论视阈,探究了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校园不再满足于以往“教”与“学”的常规环境,而有着更为丰富的含义和更广阔的思维要求。为了使校园空间不仅成为学习和生活的物质场所,也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发挥出更深刻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力量,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省桐乡市君匋实验学校新建工程的设计创作过程及心得,系统分析了如何理解新时代校园设计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将非正式学习空间和共享学习空间融入校园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本教学空间的基础上,融入非正式学习空间和共享学习空间,可以塑造出具有特色的“一校一品”的新时代义务校园。  相似文献   

5.
顾玄渊 《城市建筑》2014,(10):37-39
城市设计在中国目前的规划体制下趋于式微.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在不同空间层次的工作开展存在差异,但两者的核心都是“空间问题”. “蓝图式”的城市设计对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公共政策论基础上形成的、针对单个项目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一直未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在中国“管理控制”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难以借鉴国外“开发营造”模式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因而有必要以“空间问题”为导向,将不同层次的空间问题贯穿始终,以便更有效地层层聚焦,自上而下地传递空间策略信息,构建适合中国规划体制的一种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正成为新的学习趋势。针对中小学户外教学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地理移动学习系统,具备地图导览、路线导航、在线学习、成果上传等功能,同时利用LBS实现户外教学过程中学生位置的实时监控,可满足教学过程中安全需要。最后,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自然地理学习”为例,展示户外探究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泛阅览空间在中小学校园中已成为常态。文章从校园规划层面、空间层面对泛阅览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中小学校园泛阅览空间的有机组合策略、结合其他功能空间策略、布置完善的阅览硬件策略、量化设计面积要求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校园泛阅览空间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朱雷 《南方建筑》2006,(3):124-127
首先从视知觉理论中有关物理空间与画面空间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图框”和“视窗”两种不同的空间边界,分析其在空间深度与广度方面的不同限定,并与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图纸和(电脑)屏幕两种不同的界面相联系。继而探讨这两种不同的界面作为设计媒介,与设计者及建筑实物之间所建立的潜在联系,并借鉴知觉现象学的理论,进一步探讨了画面空间的结构布局。最后深入这两种设计界面的具体操作,在“看”与“画”的不同过程中展开各种区分和联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水域空间作为一个独特的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点和亮点所在。该文通过对“海口市东海岸地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整个设计过程的回顾,对东海岸地区的水域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该设计中不同水域空间的设计特色,探讨了城市水域空间的多样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杨府卿 《山西建筑》2005,31(7):244-245
通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要素的分析,对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居住区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性设计的“行为空间”理念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晴 《新建筑》2005,(3):19-22
通过思索学生在“社区中心设计”课程学习中的疑惑,提出了“源于生活”的教学改革理念,利用都市人类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区,并就社区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设计概念,以此为核心塑造物质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住宅阳台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勇  富爱平 《住宅科技》2008,28(12):34-38
通过分析住宅阳台作为室内外过渡空间存在的作用,总结归纳现阶段阳台空间多种功能特点和“类阳台空间”的不同类型,指出完善阳台功能在住宅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列举阳台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要点,为住宅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吴琛群 《建筑经济》2023,(8):107-107
传统教育空间是从“教育者”施教的角度进行设计,无论是空间构成、场所大小,还是室内外的设施,都会优先满足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需求。本次改造升级的新型教育建筑则会围绕“受教育者”展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开放、自由、无边界”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进行文化传承、宣传交往、学习成长等活动,这些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2)
基于泛在学习的流行趋势,概述泛在学习的内涵及特征,意在对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学资源设计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可行性意见。通过对形态学学习特点的分析,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改革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建设形态学泛在学习平台——"细胞说" APP,促进形态学资源数字化,学习时空自由化,交流互动便捷化,使形态学检验满足碎片化、私人订制式精准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1):136-14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正在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文章分析了泛在化学习和高职教学现状,提出了“互联网+”助力泛在化教学,并开展了高职院校“互联网+智能泛在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未来智能泛在化的学习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职院校开展智能泛在化教学,会使教育更高效。  相似文献   

16.
设计风行     
刘宏阳翻译 《景观设计》2010,(4):I0002-I0003
金箱 新加坡K2LD建筑事务所设计了一座“金箱”.其设计意图是模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视觉界线。“金箱”的玻璃幕墙象征着客户开放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形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学生对于建筑空间的认知,学习建筑空间序列的创作手法,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中国古典园林与当代极少主义建筑作为空间分析经典案例,引入建筑空间序列的教学当中。指出“有所变化的情感空间序列”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部分当代极少主义建筑的审美重点,应该为现代建筑设计所借鉴。在此基础上,指出路径和节点的设计是取得“有所变化的情感空间序列”的途径,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课程当中。  相似文献   

18.
臧峰  何京蕴 《新建筑》2023,(5):11-16
空间因素对非正式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定义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相关案例,结合众建筑2018年至今的实际项目,提出“插件和自组织系统”“参与式设计”“流动激发”“学习景观”及“互动装置”这5种建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形成一个综合系统,以创造流动的学习空间,使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连续不间断,进而激发出连续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
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化应用与融合创新已成为当前的新诉求。本研究提出了5种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并得出了泛在环境下网络空间教育模式亟待优化、泛在网络空间以自主学习为主导、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向姝胤  向科 《南方建筑》2018,(3):122-127
文章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空间公共性存在“纪念性”与“日常性”的两种不同理解,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在建筑选址、布局、界面以及功能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继而反思了两种不同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实质以及其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基础。最后提出为真正实现空间公共性,应充分体现主体“人”的价值和主动性,倡导从纪念性转向日常性,从目的导向转向共识导向,回归“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