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梯是集机械、电气于一体的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其维护、保养等工作由于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委托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管理。如何选择合格的维保单位、如何与电梯维保单位签订委托保养合同等问题是物业服务企业与电梯维保单位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电梯工业》2014,(5):23-23
10月16日消息:《特种设备安全法》施行10个多月后,本市电梯维保队伍的质量仍然堪忧。市质监局、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昨天发布的2014年上海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112家被抽查的住宅电梯维保单位中,有三成多为水平最低的C级,注册资金在50万元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在5名左右,维保能力有限,客观上难以完全保障电梯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梯物联网技术和按需维保理念,搭建了一个电梯智能预警平台.重点从电梯事故和危害程度出发阐述了电梯智能预警平台五大模块的功能.电梯智能预警平台将电梯基本信息、故障信息、维保信息、运行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实现一机一档.该平台可提升电梯救援效率,规范电梯企业管理,提高维保质量及效率,切实保证公众安全乘梯.  相似文献   

4.
<正>电梯安全背后的电梯维保行业恶性竞价、维保工人超负荷运转、违法资质挂靠等乱象,使电梯维保质量难有保障。而制造电梯的国内品牌企业,又因维保行业利微而不愿涉足。那么,事件发生后,相关物业服务企业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面对电梯安全又将如何去做?事件后对电梯的安全管理措施有何?本刊记者邀请到两家代表性企业来回答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梯》2022,(4):54-67
F01-您认为非电梯制造企业所属的第三方安装维保单位,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在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电梯第三方安装维保单位可以分为"销售+安装+维保+配件""安装+维保+配件""维保+配件"等不同长短业务链的经营模式.据有关统计,全国电梯安装维保单位约1.3万家,以在用电梯800万台测算,每家平均维保...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梯》2010,(2):12-12
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和最大的电梯销售市场,与之相应,电梯制造、安装、维保市场激增,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但是,电梯制造、安装、维保企业的熟练技术人员和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存在很大缺口。由于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电梯设备的制造、安装和维保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7.
曾耀传 《中国电梯》2013,(23):42-44
电梯是公众服务设施,开放式运行,其安全性能、自动化程度及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电梯维保工作又有别于一般的设备维保,它是一项专业技能、职业操守要求都较高的工作。经过对电梯伤亡人数及伤亡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电梯事故都是由于维保不到位导致的,故良好的维保对电梯安全运行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强化电梯维保的监管,日益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例如,广东省质监局2012年出台的《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就对电梯维保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当"上上下下的享受",渐渐演变为"上上下下的惊魂",电梯安全似乎成了一个确知却难解的课题。"电梯吃人"事件让人惊恐不已。针对电梯安全背后的电梯维保行业,记者采访多位电梯维保公司、物业公司、行业协会人士后发现,该行业存在维保公司恶性竞价、维保工人超负荷运转、违法资质挂靠等三大乱象,导致维保质量难有保障。而制造电梯的国内品牌企业,又因维保行业利微而不愿涉足。既然被称作"电梯吃人",凶手看来不是别人,而是电梯无疑。一直以来,"电梯吃人"事故一旦发生,矛头往往被直接指向电梯的质量及其生产厂家。这样的逻辑,乍一看起来,也并无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梯的使用数量迅速增加,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同时对电梯的安全使用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在所有电梯事故和故障中,设计和制造的问题占20%,安装维保环节事故原因占80%。可见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安全使用电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电梯的维保又是一项长期、具体而且比较繁杂的工作。技术部门在多年的正常运营中,虽然积累了很多相关的技术信息,这些信息对电梯的维保都有比较积极的参考价值,由于企业在维保工作知识化、信息化方面的不足和管理不规范,对相关技术文件的存储再现查找效率低下,这种管理不规范及信息化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技术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陈宏 《中国电梯》2004,15(8):48-50
众所周知,随着电梯市场不断透明化、国际化,电梯市场的竞争最终是服务的竞争。现代电梯企业打造维保服务品牌的最重要手段是什么呢?作为重庆伊土顿电梯有限公司的员工,我们从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严格搞质量体系认证,强力抓维保队伍建设是打造维保服务品牌最重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2个手段。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7日,北京电梯商会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2011年年会暨《北京市五星级电梯维保企业》授牌仪式,揭晓了首次评选出的13家五星级电梯维保企业,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李燕平,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处长李亮华,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李增健,国家机关房地产研究会副秘书长程国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会秘书长胡军,北京市工商联合会会长胡亚以及北京电梯业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电梯维保公示卡”制度由泉州市质监局直属一分局在泉州市鲤城区江滨豪园物业小区内探索建立。所谓的“电梯维保公示卡”制度是指将每部电梯维保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细化成了60个小项,电梯维保人员在进行小区内的电梯维护保养时,必须按照设定的指标进行维护保养,维保人员每检查完成一小项,  相似文献   

13.
陆晓峰 《中国电梯》2014,(9):5-7,15
在对电梯维保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目前高技能电梯维保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的方式,建立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等职业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周可木 《中国电梯》2012,(1):52-54,56
在电梯维保企业里,电梯保养作业是企业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电梯保养作业管理好了,急修及事故会大大减少,客户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急修和事故的费用支出也会大大减少,这样的企业才能越做越好。反之,如果保养作业没管理好,电梯故障率就会大幅度增加,电梯的正常使用时间会相应减少,不仅使顾客非常烦恼,而且浪费了电梯维保企业大量的差旅费,更严重的会引起事故及恶性事故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7)
城市高层建筑中电梯数量的增长使得电梯困事故频发。提供快速、有效、专业的电梯应急救援是电梯用户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了电梯生产、使用、维保、监管等单位构建的一体化救援平台体系。救援平台体系可获取电梯实时运行状态,并按照权限不同构建了由维保单位、小区物业、电梯厂家和电梯监管部门组成的四位一体救援响应模式,对电梯困人和电梯故障预判提出了应对方案,提高电梯维保效率,提升电梯安全服务水平,确保了四个"第一时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电梯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电梯使用人员合理使用,爱惜电梯设备;也离不开维保人员专业的维护保养工作.因此,对于电梯使用人员,应注意保持电梯的清洁、整洁,做好电梯的防水保护,满足电梯运行环境条件,爱惜电梯设备;对于电梯维保人员,应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维保质量,同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梯行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保守估计到2013年年底,全国电梯保有量将达到300万台。由于电梯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加上目前行业技术人员的紧缺,维保技术手段落后,维保人员超负荷工作,无疑降低了电梯维保的工作质量,增加了电梯的安全隐患同人们对电梯安全性的提高成为了一种矛盾。本文就目前维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分析,利用现今移动信息化技术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电梯网络监测系统的电梯故障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各类典型故障发生的概率差异情况,并分别对不同使用场所、不同维保单位、不同品牌的电梯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电梯故障率与场所类型的差异有关,且不同维保单位和不同品牌下的电梯故障率又有很大不同,说明维保质量和电梯本身可靠性对电梯故障率有很大影响。据此提出了一些降低电梯运行故障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娄军 《中国电梯》2012,(8):23-23
2012年2月24日,在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沈阳市电梯行业诸多有识之士和热心单位数月的筹备和积极努力,在中船重工(沈阳)辽海电梯有限公司召开了“沈阳市电梯安装维保技术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届理事大会。沈阳市技术监督局主管领导,沈阳市电梯行业多位专家,以及来自全市一百多家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和外省市电梯企业驻沈售后服务机构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从检验的视角分析了曳引轮磨损和蜗轮断齿两个显而易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发现部分电梯维保人员存在选择性维保和电梯安全责任意识的欠缺.详细说明了其成因,并据此从维保单位、使用单位、监管单位等方面分别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为提高电梯维保质量、完善相关单位的工作方式、守护电梯的安全反映一些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