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课程思政教育是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的要素,在传达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工匠精神则是未来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抓手。在当前国家日益重视工匠精神培养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之间的融合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及课题研究,介绍课程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及意义,重点分析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未来结题理论依据,并期望对学生未来取得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9)
旨在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已成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工程训练以其受众面广、实践性强等优点,成为许多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突破点。通过挖掘工程训练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素养等手段,将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辩证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发挥润物无声、隐形思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课思政育人的功效,工程造价课程瞄准大国工匠精神,以造价工匠为思政主题,从行业精神、校训精神、学风精神、典籍精神等四方面建立思政元素盒子,模块化实施敬业、专注、精益、创新思政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项目实训、线下交流展示、线上拓展延伸等四条教学路径隐性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显示:学生普遍建立了职业情怀与职业信仰,实现了造价工匠职业精神的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其蕴含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的精神实质,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红船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非常契合,对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红船精神教育,既要注重从理论上把红船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融入纲要课程教学中去,又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实践教学,融红船精神于课堂、校园和社会三方面实践教学之中,使红船精神内化于学生之心。  相似文献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国家首批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多高层建筑结构。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法治精神、担当精神、人文素养,以更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课程教学团队充分依托"名师、名课、名专业"三方面优势,提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双核心"课程建设理念,重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工作,初步形成"三阶段"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四要素"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五形态"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和"六模块"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基于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探索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方式,制定了与课程特点相契合的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教学需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思辨能力、传递科学精神和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三方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践探究式教学、过程性考核机制可保障课程思政高效融入课堂教学。并以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教学内容为例,给出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流程。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优质技工长成的必要条件,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主要存在意识方面、课程设置方面及考核体系方面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从专业教育、借企业力量、专业社团第二课堂、思政课优化、通识课开设及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创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时代的应然要求:二者在理论上有融合性、在内容上有延展性、在价值上有契合性。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应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网络思政教育三条路径全面展开,实现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相统一、课堂思政教学与网络思政教育相统一、个体道德修养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这个过程有利于涵养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帮助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7)
目的:为了解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调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3月选取安徽某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学生266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的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学生的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网络课程平台使用频率集中在每周2-3次(141人,占63.01%);课后阅读最多的版块是拓展阅读(107人,占40.23%);最感兴趣的版块是拓展阅读(125人,占46. 99%)。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在"增强参与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方面的评价网络课程的满意度高于非网络课程(p <0. 01)。结论: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具有较高的使用率,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性,有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为了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本文研究适应《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课程教学中探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职业道德与素养、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理论指导实践及工程伦理等几个思政元素融入《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的各个章节,探讨《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原则与路径,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从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思政改革的实际意义出发,在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中引用OBE理念,并对该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7)
思政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基础,能够更深层词地挖局、强化及发觉学生的潜能,将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有利于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在数字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对具备敬业、创新及爱国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需求,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高职及高校应紧抓思政教育工作,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思政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政素养及职业素养。本文通过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提出在思政工作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以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3.
吴蔚 《高等建筑教育》2024,33(2):149-154
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集中在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思政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作为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研究生思政教育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以南京大学建筑技术课程建筑体系整合为例,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表明,结合社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将立德树人精神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中,以潜移默化方式,多方位、多层次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之本,在改革方向、体系构建和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凝练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工程学科专业课程内涵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工程背景、工程实例、工程历史、工程哲学、治学传统、学科历史等作为层级式课程思政载体,通过阐析各层级课程思政的主要元素,引导学生胸怀大局、立鸿鹄志、探寻规律,达到提升思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阐述课程思政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指出学校和学科的深厚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教育中,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同等重要。文章依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个国家教育战略的背景,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中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思政融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初步课程中,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土木工程概论是讲述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各类土木工程对象、基本活动、土木工程师职业等知识的基础课程,是建立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内容与知识体系的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土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入门课程。课程的内容与定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建设强国、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特别适合于贯穿于此课程的讲授中。首先,论文论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包括使学生了解专业,激发情感;建立工程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明晰职业责任,懂得敬业奉献;培养相互合作意识,建立团队精神。然后,基于思政目标,针对具体课程内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映射点,为具体课程思政点的嵌入提供指导。最后,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重点通过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材料的“诗情画意”中进行课程思政;在经典、热点工程案例的“间接实践”中进行课程思政;在传统文化“人文情怀”浸润中进行课程思政:在学科前沿传递“与时俱进”的土木工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大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本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案,将德育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传递给学生,以达成课程的思政实效,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1)
针对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深入探讨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总结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以此来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影响甚至决定着人才培养、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等问题。基础力学是大多数理工科学生需掌握且较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基础力学、实现协同育人是广大力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基础力学课程为例,通过发挥教研室团队共建与实践探索,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究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与实施路径,为高校力学课程协同育人建设提供参考。首先,强调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矛盾统一的辩证思维,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程伦理观;最后,提出多维度、多环节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并将现代信息技术加入课程思政改革。  相似文献   

19.
张虹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5):156-166
城市建设与规划史课程教学以文化自觉为导向,通过构建认知-理解-反思-自立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结合古今中外城市建设史、城乡规划思想史两大教学板块,从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搭建了主干-支系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理解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践行行业职业精神,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为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兴冲 《建筑经济》2023,(S1):447-450
培养新时代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造价工程师,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以《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为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互相渗透的教学体系,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努力让每位工科毕业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