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冲调紫甘薯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冲调紫甘薯粉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研究,影响可冲调紫薯粉的风味、口感和色泽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粒度、含糖量、花生仁粉的添加量,水温的高低能明显改善产品的冲调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可冲调紫薯粉的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紫薯粉粒度70目,加糖量40%,加花生仁粉量40%,水温90℃。  相似文献   

2.
酸奶粉冲调复原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加水量、水温、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对酸奶粉复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冲调酸奶粉时,酸奶粉浓度为15%、水温为0℃或室温,添加0.05%羧甲基纤维素(CMC)、0.10%瓜尔豆胶和0.10%魔芋胶时,得到的酸奶风味、色泽、组织结构等符合酸奶产品质量要求,此时酸奶粉的冲调性也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压榨取油后的脱脂黑豆粕为原料,与不同配比的玉米淀粉混合,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经挤压膨化工艺制得冲调粉,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不同原料配方及其膨化度、冲调性、黏度、色值等指标进行研究。最终确定配方为:脱脂黑豆豆粕30%,玉米淀粉45%,蔗糖15%,麦芽糊精4%,植脂末6%。  相似文献   

4.
以燕麦、荞麦为原料,通过浸泡、高温焙烤和喷雾干燥,生产杂粮速溶粉。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和添加剂对产品质量,特别是淀粉糊化度和速溶性的影响。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焙烤过程中杂粮淀粉的糊化度。试验结果表明,燕麦浸泡10 h,荞麦浸泡7 h,原料与水的比例为2:3,180℃下烘烤150 min对速溶粉的品质有益。添加助干剂(麦芽糊精25%、β-环糊精5%),稳定剂(黄原胶0.3%、蔗糖酯0.5%、单甘酯0.5%、CMC-Na0.2%)和速溶剂(卵磷脂1.0%),生产的杂粮速溶粉具有良好的风味和速溶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1):118-123
本实验以杜仲雄花代餐粉为研究对象,以分散性指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对其粉碎粒度、甜味剂添加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粉碎粒度为80目、甜味剂添加量为25%时,杜仲雄花代餐粉的分散性达到86.68%。同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的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分散性指数为指标,继续改善杜仲雄花代餐粉的冲调特性,实验讨论了聚葡萄糖添加量、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添加量及羟丙基淀粉添加量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聚葡萄糖添加量2%、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添加量0.1%、羟丙基淀粉添加量2%时,杜仲雄花代餐粉的分散性指数最高为97.28%,代餐粉的冲调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青稞冲调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青稞冲调粉的加工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压膨化Ⅲ区温度150 ℃、水分添加量20%、螺杆转速160 r/min、物料喂料量25 kg/h.在该条件下,青稞冲调粉的蛋白质、水分、淀粉、脂肪损失较小,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1.68倍,青稞的功能成分和加...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冲调玉米波杂的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分析米波杂粉最优冲调条件。结果表明,玉米波杂粉最优冲调条件为冲调温度28 ℃,冲调时间4.5 h,酵母粉添加量0.8%。在此优化冲调条件下,玉米波杂的感官评分为97分,复水性快、冲调后长期稳定,不会下沉淀、色泽均匀、口感细腻、醇厚、稳定性良好、酸甜适度,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中药方剂加减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方进行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后所得浸膏粉和苦荞、黑豆、黑米、粳米为主要原料,葛根粉、魔芋粉、全脂奶粉、木糖醇为调味辅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来评价产品感官品质,研制出参苓谷物冲调粉配方。通过等级一致性检验确定谷物原料最优配比,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各种配料的添加量对参苓谷物冲调粉感官品质的影响规律和合适的添加范围。得到参苓谷物冲调粉最佳调配比例。最优配比为:加减参苓白术散浸膏粉12g,莲子5g,薏苡仁5g,苦荞7.5g,黑豆7.5g,黑米11.25g,粳米3.75g,魔芋粉2.5g,葛根粉7g,全脂奶粉2.5g,木糖醇8g。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板栗黄茶冲调粉的配方并进行产品品质分析。方法以板栗、黄茶以及籼米粉混合后经挤压膨化加工并粉碎而获得的膨化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木糖醇、麦芽糊精和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板栗黄茶冲调粉的配方进行优化,同时分析原料粉、膨化粉和冲调粉的基本组分、色差、电子鼻和静态流变特性。结果优化获得冲调粉产品最佳配方为:膨化粉10.0 g,木糖醇3.0 g,麦芽糊精2.0 g,食盐0.09 g。该配方产品具有板栗和黄大茶特有风味,粘稠度适中,结块较少。基本组分检测显示物料经挤压膨化后总淀粉、蛋白质及茶多酚含量变化较小,而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L*值显著下降, a*值和b*值显著上升。冲调粉经复配后总淀粉、蛋白质及茶多酚含量显著下降; L*值显著上升, b*值下降。电子鼻检测显示3种不同样品间主要差异种类为氮氧化物、硫化物和硫化氢类。同为假塑性流体的3种样品中黏度最大为冲调粉,其次是膨化粉,原料粉的黏度最小。结论优化获得板栗黄茶冲调粉最优配方,该产品风味独特并显示良好的冲调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黑色冲调粉在加工过程中的细菌与真菌的多样性。方法:对车间各部位进行微生物取样,用Nanodrop检测样品质量后进行PCR扩增,对数据进行质控,通过序列拼接、过滤和去嵌合体后得到优化序列,然后进行OTU聚类及注释。结果:谷物冲调粉中的短接杆菌属(Curtobacterium)相对含量较高,烘烤对细菌的影响较小;辐照有明显的减菌效果,短接杆菌属经辐照后能减少一个数量级;分析真菌上属水平的物种发现,原料中大部分的真菌对高温环境敏感,黑色冲调粉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木耳菌属(Auricularia)约占97.99%,说明烘烤可以有效减少真菌数量。结论:谷物冲调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细菌与真菌控制有助于提升冲调粉品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以碎籼米粉和蓝莓渣粉混合后通过挤压加工和粉碎处理得到的蓝莓渣膨化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食盐和麦芽糊精,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蓝莓渣冲调粉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蓝莓渣冲调粉的色差、香气、游离氨基酸、流变以及体外消化等品质特性进行分析。优化获得的蓝莓渣冲调粉最优配方为:木糖醇添加量为5 g,食盐添加量为0.06 g,麦芽糊精添加量为1.5 g。该配方条件下获得的蓝莓渣冲调粉具有蓝莓和籼米粉的风味,结块较少。蓝莓渣冲调粉较纯籼米冲调粉L*值和b*值显著下降,a*值显著上升;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样品间香气差异种类主要为无机硫化物;蓝莓渣冲调粉较籼米冲调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降低;流变结果表明两者皆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但蓝莓渣冲调粉的剪切稀化行为更显著;体外消化结果表明,蓝莓渣冲调粉的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升高,快速消化淀粉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不仅可对蓝莓渣进行再利用,也对碎米资源的增值化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GI杂粮可可冲调粉(Multigrain Cocoa Powder,C-MGP)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52只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冲调粉低、中、高剂量组(5%、10%、30% C-MGP)。正常对照组小鼠喂养基础饲料,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冲调粉低剂量组(5% C-MGP)、中剂量组(10% C-MGP)、高剂量组(30% C-MGP)小鼠分别喂养含5%(质量分数)、10%(质量分数)、30%(质量分数)C-MGP的高糖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四周后,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喂养4周,并测定小鼠基础指标和糖脂代谢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高脂饲料联合STZ诱导,与模型组相比,10% C-MGP和30% C-MGP摄食量、饮水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体重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30% C-MGP显著降低了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肝脏、肾脏指数,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FBG)、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高了葡萄糖耐量(GT),改善了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极显著促进了肝糖原(HG)合成(P<0.01),改善了肝脏脂肪堆积,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脂多糖(LPS)水平(P<0.01)。结论:30% C-MGP具有调节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减轻糖尿病症状的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筛选出制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冲调粉原料的基础上,对低GI冲调粉配方进行设计,然后考察了不同加工工艺及参数对冲调粉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x,e GI)和溶解度指数(drying-matter solubility index,DSI)的影响,确定了低GI冲调粉的优化加工工艺及参数,并对制得的冲调粉进行了人体餐后血糖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燕麦、鹰嘴豆、花芸豆在经过蒸煮、挤压或滚筒干燥加工后e GI值均较低。以燕麦、鹰嘴豆、花芸豆为原料,配比为16.43∶76.35∶7.22,采用挤压工艺(机筒升温程序60℃-80℃-100℃-120℃,水分添加量25%,螺杆转速100 r/min)可制得高DSI、低e GI的冲调粉(DSI和e GI分别为16.45%和57.41)。该冲调粉经人体餐后血糖响应研究测得GI为52.13(以葡萄糖GI为100),属于低GI食品。  相似文献   

14.
以黑豆、薏米、燕麦为主要原料,将经低温烘烤、粉碎、过筛得到的3种粉末按不同配比进行了黑豆薏米燕麦即食粉的研制,同时添加稳定剂来优化即食粉的品质。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优配方是黑豆粉、薏米粉和燕麦粉的质量比为5∶5∶6,以混合粉的质量为100%计,蔗糖质量分数为24%,稳定剂最佳组合为麦芽糊精质量分数12%、β‐环糊精质量分数6%、变性淀粉质量分数8%。该产品冲调方便、口感细腻、风味香浓。  相似文献   

15.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总还原力、淀粉水解曲线探讨茶多酚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添加使黑色冲调粉的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增强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总抗氧化,降低了淀粉水解率。当茶多酚添加量为0.040%时,黑色冲调粉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的吸光度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增加了4.6%,0.58,8.83U/g,黑色冲调粉的淀粉水解率下降了24.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菠萝蜜种子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杂粮为主要原料制作冲调粉,研究蒸制、水煮、烘烤3种熟化工艺和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喷雾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其血糖生成指数及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快速体外淀粉消化法测定淀粉水解率并计算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  相似文献   

17.
以富含抗性淀粉的优糖稻熟米粉为原料,把黑木耳粉按照0%,5%,10%,15%,20%的质量比添加到优糖稻熟米粉中配成不同比例复合粉,研究不同添加量黑木耳粉对优糖米熟粉糊化特性、冲调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黑木耳粉后,优糖米熟粉淀粉的峰值黏度、保持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随着黑木耳粉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黑木耳粉的添加量与复合粉的冲调特性成正比关系。特别是当添加量的质量比达到或超过10%时,复合粉的冲调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随着冲泡水温的升高,结块率有所增加,而润湿性则相应降低。黑木耳粉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米粉的吸水率,增强米粉吸水能力。此外,适当比例的黑木耳粉末能显著改善米粉消化性能。综合各项指标,10%~15%的黑木耳添加量是最佳选择,使米粉质感更佳,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18.
绿茶粉添加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绿茶粉添加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在黑色冲调粉中加入绿茶粉,比较不同梯度的添加量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特性和体外消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绿茶粉添加量的增加,黑色冲调粉表现出抗氧化性增强,淀粉水解率下降的趋势。添加绿茶粉的黑色冲调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和总还原力的吸光度分别为97.29 %、12.34 U/g、0.715。绿茶粉添加有助于提高黑色冲调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消化特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赤豆为原料,研究挤压、炒制、微波熟化和热风熟化4种热处理方式对赤豆粉色度、水和特性、糊化、凝胶、冲调特性及冲调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赤豆生粉相比,熟化处理粉的亮度降低,色泽偏向红黄色;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和膨胀势均显著增加(P<0.05),尤以挤压熟化粉最高,其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和膨胀势分别为生粉的1.26、1.92倍和1.44倍;熟化处理粉的糊化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糊化温度略升高,且起始糊化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糊化温度值高于赤豆生粉,各处理粉的焓变值显著降低(P<0.05);熟化粉凝胶的硬度、内聚性、胶着性、回复性显著降低(P<0.05)。冲调试验表明微波熟化粉的分散时间、湿润时间最短,分别为19.45、26.61 s,其结块率最低;各熟化处理粉经冲调后酸味减弱,甜味、苦味明显增强,且挤压熟化粉与赤豆生粉滋味、气味相近,而炒制、微波、热风熟化粉冲调液的气味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以藜麦、燕麦、糙米、苦荞等多种杂粮为原料,依据营养均衡原则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结合不同类型人群(女性白领、青少年和中老年)对营养的特殊需求,利用线性规划法设计了三种营养冲调粉的配方。通过对物料水分、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三个单因素以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复合杂粮营养冲调粉的最佳双螺杆共挤压工艺参数:挤压温度136℃,螺杆转速182 r/min,物料水分含量16.4%。优化后的冲调粉吸水性指数达到407.5%,冲调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降解程度提高,更易于人体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