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卓有成效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以“信号与系统”为例研究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的学生素质培养要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科教-思教”融合式教学案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大部分高校考研的必考课程之一。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提高"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等能力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阐述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应新工科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高校各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电子信息专业类课程的方法策略,列举了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切入点,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4.
工科院校如何在教学环节中落实课程思政,是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阐述工科思政入课堂的必要性,然后以电气专业核心课程《电力系统分析》为例,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元素以及实施方案,并取得了与专业知识相辅相长的良好效果,为相关专业落实思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以《电工电子学》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专业课理论基础知识,挖掘工科专业科的德育内涵,从教师队伍思政能力提高、思政内容合理选取、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规划了浸润式思政教育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气类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展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工科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提出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举例说明了工科课思政教学创新设计的全过程,最后还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为工科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随机过程”这种带有明显数学特征的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德育元素,存在两大障碍:一是要理清新工科建设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的关联性,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考评机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课程与专业的特点,本文建立了新工科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关联模型,并由此提出了“随机过程”的课程思政模式,制定了可行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考评机制。目前的实践效果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模电教学中工程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是工科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集成运放电路在压力检测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工程观念、如何将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等问题.通过课程教案示例,阐述了工程观念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学院顶层提出了“一体两翼三融合四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架构,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调查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认识情况。结果表明,84.5%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能促进个人发展。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巧妙融合,能够实现教书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专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提升育人成效。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论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四个方面,构建多元化思政体系的具体建设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德育的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方案对工科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信号与系统”是工科类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信号变换、信号在通信系统传输的分析,本课程可以建立学生的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思维,培养其对信号变换的分析以及在系统中求解信号的能力。以雨课堂教学为平台,以电气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目标,探索新工科下“信号与系统”应用平台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通信专业基础课程团队针对“信号与系统”在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模式、授课分配等多方面进行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实践和研究,对新工科背景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在线开放应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为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新一代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等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子信息类电路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式下的教学改革。通过详细的思政因素设置,改善单一专业知识传授模式,希望对后续课程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医工融合的背景下,医学院校对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当下医学领域已经迈入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市场对医工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工科课程的现状,并从三个方面叙述了教学改革的进度,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次利用仿真软件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后丰富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教学过程的医工融合,学生还可以在参加竞赛和课题研究过程中锻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谈谈开设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当今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彻底改革工科电子通信类课程体系。“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这一体系改革中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还详细介绍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内容大纲和自1997年春开设以来在四届本科生教学中收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瀛  白蕾 《移动信息》2023,45(10):62-6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新背景下,高校工科实践课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应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引导学生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文中在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高校工科实践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期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发挥专业课在立德树人作用,该教学研究从器件、电路以及电子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并给出了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可挖掘思政元素,把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和励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教育以及方法论、传统文化和励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以隐性思政的功能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潜移、渗透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以期为电子信息类课程提供思政教学素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斌 《通讯世界》2017,(19):286-287
电子信息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主干课程.提高电子信息教育课程的授课效率,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实验教学课程中电子信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实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工学系列课程是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工程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案和效果与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本文在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对国内外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非电类理工科专业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与研究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以促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新工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类课程具有独特属性,课程思政的实施十分必要。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确保知识育人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将思政元素融入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类课程知识育人与价值引领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将思政课程融入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培养具有过硬专业技术和优秀人格品质的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如何“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具有较大难度。本文基于《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通过课程思政特征分析、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及教学案例解析,探索了“立德为先、以生为本、产教融合、虚实结合、面向未来”的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