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震区划图是工程设防的重要依据,是防震减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全球大震发震频次相对较高,超设防烈度问题已凸显.从地震区划图的制定基础出发,讨论了影响地震区划的基础因素,分析了超设防烈度发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的地震区划图,探讨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假设模型,指出地震危险性分析应在揭示地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地震预测模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应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与确定地震动相结合;地震区划图应以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与建筑物抗倒塌易损性分析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大震和特大地震的发生概率,编制一致倒塌水准的地震区划图,提供合理的抗倒塌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2.
由于黄土塬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给地震采集现场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结合现场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地震记录中的各种干扰波进行了分析,认识了各种干扰波的特征.通过黄土源地区地震勘探资料现场处理实例,分析了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在地震资料现场处理中,采用叠前去噪技术进...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震孕灾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度的随机性、模糊性,在分析区域地震环境影响因素和突变行为的基础上,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区域地震环境突变分析模型,并构建了区域地震危险度突变层次结构体系,划分了区域地震危险度指标分级标准;基于经典突变理论及其推广形式,提出了区域地震危险度评价的突变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区域地震潜在危险度的可视化.该方法首先利用GIS技术对底层评价指标赋值且量纲为一化,根据各层次指标体系的特点选取相应的突变模型,并逐层递归运算出区域地震危险度的总突变值,与地震危险度多准则评价标准比较得到危险分级;其次,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绘制出区域地震潜在危险度评价图,从而综合评判区域的地震危险度.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地震危险度分析和潜在地震危险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多维地震激励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建立了输电塔线耦联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输电线的几何非线性特征;依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选取了不同场地的12条地震记录;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单维、双向和多维地震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输电塔线体系在多维地震激励下的响应明显地大于仅考虑单维地震激励,特别是仅考虑竖向地震激励的情况,在分析中忽略地震动的多维性将会低估结构的地震响应。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构地震响应并更好地进行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多维地震输入。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实际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7年Mw7.3伊拉克-伊朗交界附近发生了Mw7.3级地震,此次地震事件造成至少530人死亡,超过720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快速给出地震事件的发生过程,能为快速救灾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为此,搜集了此次地震事件的远场数据,利用反演方法,采用矩形断层模型反推了此次地震事件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事件过程较简单,表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某大型钢管输电塔的非线性地震反应问题。首先,建立了钢管输电杆塔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输电杆塔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和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以某实际输电杆塔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输电杆塔的线性和非线性地震反应特点和规律,并进一步地对比了线性地震反应和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输电杆塔由多根杆件所组成,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同位置表现出了不同的地震反应特点。地震激励沿出平面方向作用的结构反应略大于沿在平面方向作用的地震反应,杆塔结构上部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鞭梢效应。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分析结果比线弹性地震反应的结果略大,考虑双重非线性效应的结果则比只考虑材料非线性效应的结果略大。  相似文献   

7.
地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时,地震反射波成像效果不理想,致使常规反射地震勘探难以奏效。本文基于点散射地震 -地质模型,推导出 2D散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分析了地震散射波的运动学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D地震散射波成像的方法与技术;结合断层模型和一套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讨论了散射波地震成像的特点,并与传统反射波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地震在时、空、强空间中存在着分形结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地震中的分形几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b值和分维之间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另一种描述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的分维,最后探讨了分形理论应用于地震产生过程和地震预测研究中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CorelDraw软件的功能、特点,结合地震勘探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在CorelDraw环境下,对绘制和处理地震信息图以及进行地震信息综合管理的基本方法、步骤、技巧等进行了阐述,对其在地震科研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桥梁的地震安全性问题,依据可靠度理论,考虑对结构抗力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强度随机性和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桥梁的破坏机理,使用响应面法计算了梁式桥的桥墩、支座、上部结构和基础在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失效概率。得到了构件在设计基准期内不同破坏等级的地震可靠度,研究并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式桥重要构件及桥梁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以此评价桥梁的地震安全性水平。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式桥模型,给出了该桥的安全等级,判别了其地震安全性水平。结果表明:该桥在设计基准期内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模糊自动推理方法,提出了一种辨识运动状态下机器人关节面时变物理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原有模糊聚类法的基础上,推导出的在线自适应模糊推理算法,可应用在时变非线性系统参数在线辨识中。以三自由度单臂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器人运动状态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自适应模糊推理算法在线辨识此动力学模型中的机器人关节面时变物理参数。由于该方法采用局部估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计及多种因素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计及多种因素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前推回代潮流算法为基础,对传统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假定作了处理,并计及计量方式对线损计算的影响,使得教学模型更精确,输出结果更丰富。用该法编制的计算软件已应用于多家电力公司。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视觉在刀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方法在刀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基于刀具表面图像,基于工件表面图像和基于切屑图像的三类监测方法。基于刀具表面图像的视觉监测方法,直接摄取刀上磨破损部位的图像,具有判断准确的特点,但难以在切削过程中实现监测。基于工件表面图像的视觉监测方法,由于工件的高速旋转时,难以获取工件表面的清晰图像,也不宜用于切削过程监测。基于切屑图像的视觉接监测方法,可以克服前两种方法的缺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调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以往各种斜拉桥误差调整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自适应模块进行了适当简化,保留最优调整模块.提出了以残余误差的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调索方法,并用该法对实桥进行了现场监控.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主跨400m左右的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其优化调整结果可以很好地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套管柱强度设计计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对套管三轴应力设计原理进行了讨论,推导了三轴应力强度公式,对套管柱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出了以等安全系数法为基础的改进等安全系数法,该方法在外载考虑上比等安全系数法更全面合理,设计步骤有所改进。以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在微机上开发了相应的商品化软件,在现场获得了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石油二厂皂蜡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油量的方法,提出了计算公式,并与丁酮法进行了对比,本法快速、准确,能满足日常生产控制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防火分区划分标准单一且理论依据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防火分区方法,列举了传统防火分区方法与性能化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防火分区方法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对比证明了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防火分区方法有充分理论依据同时有实践应用性.使用FDS(Fire Dynamic Simulation)软件仿真某防火分区起火后烟气蔓延情况及防火分区内人员疏散所用的时间,以仿真实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此防火分区大小的合理性,同时验证了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防火分区方法的可行性.若在大空间建筑中使用此方法划分防火分区,其优越性将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一方法将为相关的科研人员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颤振分析新方法-正交搜索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复变函数中解析函数保角映射的特性,沿复变量s=σ iw的实部和虚部交替搜索,逐步达到所求复方程的根。该算法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精确,直观,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9.
For material nonlinear problem,elements derived with the flexibility-based method are more accurate than classical elements derived with the stiffness-based method.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of the flexibility-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provided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 of structure analysis. The research on beam-column elements is the mainstream in the research on flexibility-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at present. The original development of flexibility-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reviewed,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method is then presented in several specific aspects, such as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 The further research needed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future is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沿准确估计的阈值时标精确插值新方法.在LabVIEW平台下,用模拟变速随机脉冲信号和实测转子试验台的光电转速脉冲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阈值对误差的影响,能在较低采样率下实现阈值时标的精确插值.本方法比传统的线性插值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在提高转转速计算精度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