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PAPI与蓖麻油的预聚物生产湿固化型聚氨酯涂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多异氰酸酯PAPI与蓖麻油加成反应的预聚物生产湿固化型聚氨酯涂料的方法、特点和用途.并对PAPI和蓖麻油的性能、特点、加成反应过程及涂料的固化反应进行了论述.讨论了PAPI与蓖麻油加成反应温度、时间、物料比和溶剂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工业生产单组份湿固化型聚氨酯涂料的产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a=50.04 KJ·mol~(-1)。  相似文献   

3.
将聚氨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聚乙二醇(PEG)成孔剂和广谱高效抗菌素环丙沙星用溶剂混合,并经减压排去气泡,用流延法将混合液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经加温固化,可得基质型环丙沙星控释聚氨酯BBC和BPC膜片。用去离子水为缓释接受液,在振荡下,对两种样片的体外药物释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PET醇解物制取聚氨酯双组分涂料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ET醇解物为原料合成的端基为-OH的不饱和聚酯,与含有-NCO基的聚氨酯预取我联,制备了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反应机理及产品性能,讨论了不饱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及苯乙烯用量的质量分数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蓖麻油为原料,通过醇解,酰胺化得到蓖麻油烷醇酰胺(RA),RA与硼酸进行酯化反应,最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硼表面活性剂-蓖麻油烷醇酰胺硼酸酯(RAB)。并确定了工艺条件:RA:H3BO3=2:1温度130 ̄140℃。对产物RAB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蓖麻油(C.O.)、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研究了n(-NCO)/n(-OH)、DMPA含量对聚氨酯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n(-NCO)n(-OH)为2.2:1,DMPA添加量为7.0%,反应温度为70℃,乳化温度为30℃时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较高的硬度、良好的柔韧性和较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7.
环氧丙烯酸酯作为紫外光(UV)固化光纤保护涂料的活性低聚物,其固化膜硬度高,性能优良,但脆性也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在涂料研制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对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ERA)低聚物进行增韧改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10%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时,固化膜的柔韧性、拉伸强度较好,其涂料具有优良的折射率和各种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蓖麻油(C.O.)、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研究了n(-NCO)/n(-OH)、DMPA含量对聚氨酯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n(一NCO)/n(0H)为2.2:1,DMPA添加量为7.0%,反应温度为70℃,乳化温度为30℃时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较高的硬度、良好的柔韧性和较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淀粉反应的接枝聚醚的分散液对合成PU高固弹聚氨酯泡沫的效果,考察了该合成体系各组成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找到了用该分散液合成PU高回弹泡沫的配方路线,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PU高回弹泡沫塑料的ASTM标准。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微球功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多元醇(635)及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为原料,在液体石蜡和CaCO3中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制成了聚氨酯微球。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异氰酸酯与羟基的比例、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用DSC法测定了微球的Tg、Td,测定了200℃下的失重率。通过BET法测定了微球的压碎强度、耐酸碱性及耐溶剂性。证明了用本法所合成的PU微球有较好的抗耐笥,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吸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及其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丙烯酸树脂对水性聚氨酯改性,研究了经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设计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通过PU分子链与PA分子链形成化学键,能使材料中PU分子链与PA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采用机械共混方式,能使机械共混物PU分子链,PA分子链之间达到有限的共混程度;实施核-壳型聚合方式,能使材料PU分子链与PA或PA‘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聚氨酯结构出发,讨论了聚氨酯软硬段比例,扩链剂和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有机硅共聚改性对聚氨酯水乳液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软段成分越多,涂膜越软,强度越低,伸长率越大;扩链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才能使乳液兼具贮存稳定,成膜强度高,伸长率大且耐湿擦等综合性能;反应型聚有机硅氧烷与聚氨酯共聚可进一步改善成膜手感并提高涂膜耐湿擦级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两种不同的聚氨酯预聚物合成工艺,并对它们涂层作紫外光辐射试验,试验得到的温度,辐射距离和固化时间等参数对生产优质涂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制的单组分聚氨酯清漆产由豆油,季戊四醇,苯酐,经醇解,酯化,再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加入催干剂制备而成。该涂料与醇酸树脂涂料相比,具有干燥时间短,耐磨性好,光泽高,耐水解性及耐酸,盐,碱性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并从紫外光固化涂料、固体电解质材料、形状记忆与相变储能材料等方面介绍了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应用现状,还阐述了超支化水性聚氨酯在PU合成革生产工艺上的应用前景,同时还对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期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制了一种皇冠盖用新型金属内涂料(H66·W-1)。此涂料由热固化金属内涂料(VE)、添加剂和复合光引发剂等组成。结果表明:H66·W-1涂料光固化速度快,对马口铁及PVC垫片具有优异的粘结力。而且,在固化时不存在氧的阻抑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方法分离Ac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特异片段,将该基因片段正确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API4)中,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BacOAc(AP14)。将它与已缺失多角体蛋白基因的BmNPV(即:CrBK)基因组DNA共转染BmN细胞,将Ac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定向克隆到CrBK基因组中,得重组病毒BmNPV(OAc-API4)。发现该重组病毒能被AcMN  相似文献   

18.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现状及性能,着重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改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与结论: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绿色涂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模糊-PI控制器,充分利用了模糊控制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的优势和PI控制对系统静态性能有利的特点,互补控制.实验表明模糊-PI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更有效,这种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0.
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光敏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将产物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配方,并用动态红外光谱法观察了产物的紫外光固化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