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死料柱浮起高度对炉缸寿命有重大影响,高炉设计、操作和炉内工作状态决定了炉缸死料柱的浮起高度。为了明确高炉设计、操作和炉内工作状态对死料柱浮起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死料柱受力模型,以国内某5 000 m3级高炉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相关重要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死铁层深度占炉缸直径比例增加1%,死料柱浮起高度增加0.155 m;球团矿比例提高10%,死料柱浮起高度降低0.058 m;矿焦比增加0.1,死料柱浮起高度降低0.027 m;压差增加10 kPa,死料柱浮起高度增加0.29 m;料线增加0.1 m,死料柱浮起高度增加0.018 m;铁口深度增加0.1 m,死料柱浮起高度降低0.021 m;铁口角度增加1°,死料柱浮起高度降低0.081 m。研究结果为死铁层优化设计和调控高炉死料柱状况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涟钢棒材厂主厂房的概况,结构选型与选材设计,同时,对24m柱距钢管混凝土柱和12m柱距风筋混凝土柱两种厂房结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王光程  乔登攀 《黄金》2014,(6):36-39
针对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的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采矿方法的设计点柱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模拟开挖和充填状态下顶底板位移及点柱、围岩弹塑性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留设4 m×4 m规格的点柱,沿走向间距16 m,沿倾向间距15 m,围岩及矿柱是不稳定的,易发生剪切破坏。建议开展点柱尺寸和间距优化研究,以确保采场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缓倾斜矿体开采技术条件,采用伪倾斜斜坡道盘区点柱式采矿法开采,采场结构参数设计的合理与否是采矿技术的关键工作,对采场留设不同尺寸点柱及点柱间距共设置九种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点柱及采场顶板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大小,优化可得间柱最优间距为9 m,当采场顶板稳定性差,矿体品位较低时,点柱尺寸宜取5 m×5 m,当采场顶板稳定性较好,矿体品位高时,点柱尺寸宜取3 m×3 m。通过采场参数优化,提前预知采场薄弱地段,指导矿山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5.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重庆低山丘陵地区进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产田单因素效应总体呈现N>K>P,中产田为N>P>K.最佳经济施肥量为:高肥力田施纯N 7.5 kg/667 m2,P 3.0 kg/667 m2,K 3.0 kg/667m2;中肥力田为纯N 10.0 kg/667 m2,P 6.0 kg/667 m2,K 4.5 kg/667 m2;低肥力田为,纯N 12.5 kg/667 m2,P 6.0 kg/667 m2,K 4.5kg/667 m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3.2×4.5m球磨机筒体衬板的改进,并根据现场使用情况及生产指标,对条形衬板和波纹型衬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高炉炼铁广泛使用高铝炉料,冶炼过程中需要控制渣成分以满足炼铁需求,这会导致渣比增加和软熔带位置改变,进而影响高炉煤气流的分布。为此,基于Flunt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不同料柱模式下高炉内煤气流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料柱模式主要影响软熔带附近煤气流分布,对炉身上部煤气流分布情况影响较小。倒V形软熔带的料柱模式下,随着软熔带的高度升高、厚度增加,高炉内中心处11.1 m到13.0 m高度平均煤气流速由0.76 m/s减弱到0.69 m/s,边缘处8.6 m到11.1 m高度平均煤气流速增加了0.05 m/s。W形软熔带的料柱模式下软熔带下部的煤气流速高于倒V形软熔带料柱模式下的流速。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高炉大渣量冶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有荣 《有色设备》2005,(3):26-27,25
介绍Φ4.5×100m回转窑煤粉制备及燃烧系统,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的改造,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土鳖虫中尿囊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不同产地土鳖虫中尿囊素的含量,为土鳖虫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土鳖虫的尿囊素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ODS-C18 (4.0 mm×25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各产地土鳖虫中尿囊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致信药材"土的鳖虫尿囊素含量最高.尿囊素在0.2~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42%(RSD=4.5%,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土鳖虫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鞍钢鲅鱼圈5.5m宽厚板室式炉厂房柱基础加固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旧有单层厂房柱基础的加固原则、加固方法、加固材料和施工要求,为今后改扩建项目的柱基础加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东同V号矿体充填体下水平矿柱的稳定性,采用AHP分析方法得出影响充填体下水平矿柱稳定性的因素权重排序,得出水平矿柱的厚度为最重要因素.利用小变形薄板理论的公式计算水平矿柱最小安全厚度为5 m,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型进一步模拟分析,对水平矿柱厚度为5 m至9 m进行应力、垂直位移及塑性区分析,最终得出,水平矿柱厚度小于7 m时,有破坏的危险,为矿山开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阶段矿柱的最小预留安全厚度,以上饶市某铜矿-100 m至-150 m中段采场回采为研究背景,针对爆破震动对矿山实际开采的影响,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原设计阶段矿柱厚度5 m进行验算,并提出合理的阶段矿柱最小预留安全厚度.通过重点分析其静力和爆破动荷载条件下阶段矿柱的最大拉应力、垂直位移、塑性破坏域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静力条件下,阶段矿柱厚度分别为5 m和6 m时,采场均保持稳定;在爆破动荷载条件下,阶段矿柱厚度为6 m时,采场保持稳定,但为5 m时,采场处于欠稳定状态.结合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阶段矿柱最小预留安全厚度为6 m.   相似文献   

13.
围绕谢桥矿1161(3)工作面特定地质条件,进行了相应大采高沿空掘巷的小煤柱尺寸留设、小煤柱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特征的数值计算。对比不同采深的巷道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特性,给出了不同采深煤柱尺寸留设建议,得出该地质条件下采深500 m应取3~5 m宽度煤柱,采深700 m应取5~7 m宽度小煤柱,超过1 000 m的开采深度煤柱宽度应在7 m以上。  相似文献   

14.
The st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concerning a modification on the traditional room and pillar for a new selective technique at the Portuguese Panasqueira Mine have been described.The traditional room-and-pillar stoping uses 5.0-m wide rooms with 3.0 m×3.0 m pillars,while the selective room-and-pillar mining technique consists in stoping with rooms of 4.0 m wide and pillars of 4 m×4 m with a subsequent selective cutting of the quartz veins at the mid pillar of approximately 0.5 m high,to obtain a pillar section with an area of 3.0 m×3.0 m The st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selective technique obtains smaller average pillar safety factor,more rock mass displace-ment,more extraction and selectivity ratios,and ore grade improvement,compared with the waditional technique.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ctive technique is also more convenient.This proposed selective room-and-pillar mining technique is applicable to any sub-horizontal narrow quartz veins with wolfram,gold,etc.such as the famous La Rinconada gold mine in the Peruvian Andes.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某石灰岩地下矿山房柱法开采安全性及矿石回收率,结合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及K.B鲁别涅依他公式的计算结果,运用Matlab软件对隔离矿柱厚度及矿房跨度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隔离矿柱安全厚度随矿房跨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增加。随后,运用ANSYS及FLAC3D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及优化,结果表明,当下分层矿房跨度为15 m,间柱宽度为13 m时,最佳隔离矿柱厚度为12 m。  相似文献   

16.
九西矿区矿体开采受到产状和胶结程度差的上盘破碎带的影响,破碎带垮塌堵塞中深孔分段崩落法采场爆破通道和爆破补偿空间,造成无法放炮崩矿,且二次贫化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720中段已有采准、切割工程的10线E采场进行回采优化试验。优化设计仍用中深孔分段崩落法,利用原凿岩平巷和扇形孔。考虑到原切割槽与采空区贯穿,难以避开破碎带,为防止破碎带再次影响回采,暂留3.6m宽间柱将原切割槽内的废石隔离;在矿体南帮预留2m宽矿柱隔离破碎带,防止破碎带坍塌;在顶板预留4m厚顶柱隔离原全面法采空区,即所谓“三面合围”法,用矿柱将采场上、西、南进行隔离。实践证明,“三面合围”法预留矿柱,起到了隔离破碎带(或采空区)的作用,回收了矿产资源,降低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  相似文献   

17.
张涛  乔登攀  沐兴旺  马卓宇  黄灏 《黄金》2016,(11):26-31
由于开挖引起应力场的转移造成边界矿体应力集中,开挖难度大。采用RFPA2D模拟软件,研究毛坪铅锌矿3 m×3 m矩形断面进路和3 m×5 m×5 m六角形断面进路在矿岩接触处高应力区的进路顶板及矿柱的破坏分析。同时,选取矿岩接触处的进路建立数值模拟模型,采用RFPA标准模式中的侧压压缩进行加载,得出矩形断面最大能承受水平应力为1 MPa,六角形断面为0.6 MPa。  相似文献   

18.
采用MIDAS/GTS NX对某矿山的矿体、围岩、井筒的整体三维数值模型,论证设计对井筒留设12 m的保安矿柱的合理性,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从位移结果方面来看,在保安矿柱内部盲提升竖井范围内,在矿体上盘区域井筒发生最大竖直位移为-1.03 cm,矿体开采区域下盘井筒附近发生最大竖直位移为+0.41 cm,矿体开采对井筒产生的变形量较小;从塑性区结果来看,矿体开采后塑性区主要分布在矿体开挖空间附近,塑性区面积为22.1%,最大塑性变形为9.19×10^-4,在井筒周边岩体仅有少量单元发生塑性破坏。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某地下矿山设计提出的井筒设置12 m保安矿柱的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9.
安庆铜矿深部开采-400m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拉格朗日非线性程序,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了安庆铜矿1“矿体-400m水平隔离矿柱在深部矿体开采过程中的力学效应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隔离矿柱在上部矿体开采后,因覆盖岩体卸载产生了应力释放,呈现“凸起”垂直位移变形;在深部厚大矿体开采扰动下,隔离矿柱局部区域应力集中,部分区域发生塑性变形,呈现应力拉力拱现象,产生下向变形位移,与矿山常规位移变形监测结果近似.综合分析,隔离矿柱在深部矿体开采过程中整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戈塘金矿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地质条件复杂。为科学设计井下采场参数,分析采空区顶板的破坏机理及矿柱的承载机理,指导矿山安全生产,以戈塘金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采场参数,分析了采场围岩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采用房柱法开采时,推荐矿柱尺寸为3 m×3 m,矿房跨度不超过10 m;利用有限元软件Phase2对留设不同宽高比的矿柱时采场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矿柱内部出现应力集中,采空区顶底板、岩帮为应力降低区域;随着矿柱宽高比的增大,采空区边界附近的应力水平和位移降低,矿柱内应力集中得到缓解,变形量降低。综合分析认为,矿柱宽高比对采场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保持矿柱宽高比约为0.500,可以较好地维持采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