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是一种没有受到地热作用的玉石,紫砂矿岩的主要产地在丁蜀镇黄龙山。每一个地段的矿岩颜色各异,紫、黄、红、绿、白、黑等颜色的泥料,兼称之为"五色土"。宜兴紫砂陶历史悠久,紫砂壶又是紫砂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紫砂壶不同于其它艺术品,它是一种实用的工艺美术产品,  相似文献   

2.
正宜兴紫砂陶,始于宋,盛于明、清,随瓷器的兴盛,而迅猛发展。宜兴紫砂陶的泥原料有紫泥、团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红泥中有一种精品,含铁量较其它紫砂泥料都高,它就是朱泥。朱泥,有人称其为"石黄",也有人称其为"嫩红泥"。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宜兴紫砂矿料》载:"朱泥属粘土质泥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陶是选用当地质地细腻、合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丁蜀镇黄龙山产)制成的无釉陶器。砂里淘金,紫砂是宜兴蕴育的世界名陶。  相似文献   

4.
正在宜兴民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黄龙山紫砂泥是正宗原矿紫砂泥,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绝对化了黄龙山紫砂泥与其它紫砂泥之间的差异。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多大区别呢?江苏省陶瓷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在这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1.矿料收集与样本制作随机抽取了22种矿物原料制作试验样本,其中有2个黄龙山紫泥作为对照样。矿点具体情况如下:黄龙山底槽青5种、湖  相似文献   

5.
穆明龙 《佛山陶瓷》2011,21(12):51-52
粘矿泥又叫紫砂泥,雅称“富贵土”,俗称“五色土”,有浅紫色、紫红色、红棕色、灰绿色、灰白色等,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矿层下几十米左右.在“甲泥”矿层中的一层富含铁质而厚度不大的紫砂泥。苏、浙、皖三省山脉都有紫砂原矿。但唯一的、优秀的、上等的紫砂矿料只出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独有的紫砂原矿料。  相似文献   

6.
丁蜀镇黄龙山公园里,有一组名为"紫砂之源"的雕塑,那是表现一群工人在露天紫砂泥矿上作业的场景。他们有的在挖泥,有的在撬石,有的正在把紫泥放进畚箕,有的正推起狗头车把紫砂泥运走,也有的在一旁擦着汗喝着茶。塑像造型逼真,劳动场面热火朝天。这是一幅原始、古朴的紫砂泥开采场景。它让人们在遐想中体味古老的陶都风韵,体味紫砂泥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紫砂泥是宜兴得天独厚的一种陶土资源,主要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山岩石层下面,杂于陶土甲泥层内,开采后必须用人工挑选出来,故又称"岩中岩、泥中泥"。紫砂深矿泥外观为石块,成片状结构,经露天堆存,自然风化一段时间后能风化成黄豆般大小的颗粒,现今都用机械加工粉碎成所需要的细度,加水调和、揉炼、陈腐、真空成为"熟泥",就可制作各类紫砂陶工艺品。  相似文献   

8.
丁蜀镇黄龙山公园里,有一组名为“紫砂之源”的雕塑,那是表现一群工人在露天紫砂泥矿上作业的场景。他们有的在挖泥,有的在撬石,有的正在把紫泥放进畚箕,有的正推起狗头车把紫砂泥运走,也有的在一旁擦着汗喝着茶。塑像造型逼真,劳动场面热火朝天。这是一幅原始、古朴的紫砂泥开采场景。它让人们在遐想中体味古老的陶都风韵,体味紫砂泥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余超 《佛山陶瓷》2014,24(11):73-73
紫砂泥是宜兴得天独厚的一种陶土资源,主要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山岩石层下面,杂于陶土甲泥层内,开采后必须用人工挑选出来.故又称“岩中岩、泥中泥”紫砂深矿泥外观为石块,成片状结构,经露天堆存,自然风化一段时间后能风化成黄豆般大小的颗粒,现今都用机械加工粉碎成所需要的细度,加水调和和揉炼,陈腐、真空成为“熟泥”,就可制作各类紫砂陶工艺品。  相似文献   

10.
壶型初赏     
宜兴紫砂自闻名以来,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的宜兴,人文荟萃的紫砂品也因此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气息,而之所以能成为名陶,是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紫砂陶所有的紫砂泥料产于岩石之中,从大类上分有紫泥、  相似文献   

11.
北宋诗人梅尧臣寄茶诗中称"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紫泥、砂罂均指宜兴紫砂.可见早在北宋之前,已有紫砂陶的制作.羊角山的重要发现,更推翻了传说中明代供春为宜兴紫砂茶具的鼻祖之说.  相似文献   

12.
鲁浩 《江苏陶瓷》2010,43(2):34-34
宜兴紫砂艺术源远流长.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以紫泥所作之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独树一帜,加上紫砂陶文化和中华茶文化之间的亲密联系。对紫砂文化的推崇也就成为中国古今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丁俊宏 《江苏陶瓷》2008,41(1):43-44
宜兴紫砂闻名中外,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丁蜀镇,所产紫砂陶,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宜兴紫砂之所以成为名陶,其原因是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紫砂陶,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无法相比的。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花货、光货和筋纹货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始于宋朝,盛于明、清两代,至今为止紫砂壶的兴盛和紫砂材质、传统工艺、茶艺文化是分不开的。用于制作紫砂陶的原料主要有紫泥、红泥、本山绿泥三种,别称“五色土”或“富贵土”。紫砂泥是天然生成的罕有矿土,其成矿的年代3.5亿年,是大自然给宜兴人的天然宝藏,它具有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使其具备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和可塑性能好等工艺优点,为紫砂陶器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紫砂泥由粘土、石英、云母、赤铁矿组成,经烧成形成了双重气孔等物相,其结晶相多,玻璃相少,使紫砂陶抗热震性、透气性好,并具…  相似文献   

15.
紫砂是一种没有受到地热作用的玉石,紫砂矿岩的主要产地在丁蜀镇黄龙山。每一个地段的矿岩颜色各异,紫、黄、红、绿、白、黑等颜色的泥料,兼称之为“五色土”。  相似文献   

16.
正宜兴古称荆邑,其制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丁蜀镇等地就曾发掘出各种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皿及残片,而使宜兴成为举世闻名的"陶都",则源于其举世无双的紫砂泥料和紫砂陶制作技艺,用紫砂泥烧制成的诸如紫砂壶、紫砂花瓶、紫砂文玩等各类紫砂工艺品,无不流露着独特的陶艺气息,这其中又以紫砂壶最为常见,并为世人所称道。得益于国人的饮茶风气,紫砂壶因具有不夺茶香气、壶壁吸附茶气、使用日久有茶香等  相似文献   

17.
宜兴是中国著名陶都,而宜兴紫砂器是中国古代,甚至当代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传统茶具品种之一。本文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法,测试了宜兴丁蜀镇蜀山西麓和南麓古窑址出土的明、清时期紫砂标本及紫砂原料的元素组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历代紫砂陶制品配方演变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年代的紫砂制品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可为宜兴紫砂的断代分期与科技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陶瓷》2013,(2):18
3月16日,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主办,宜兴紫砂工艺厂支持,北京紫砂艺术馆、紫泥公社承办的"丹青妙手——当代工笔画精品展"暨首届"荆溪杯"紫砂手工大赛在丁蜀镇紫泥公社开幕。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邵汉强、著名画家苏柏斗、省和有关市体育界人士、中国工艺、陶艺大师汪寅仙、吴鸣、省大师张正中等紫砂界人士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9.
周锴成 《陶瓷工程》2013,(10):50-50
2006年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并且雄踞传统手工技艺的首位。在一代代紫砂传承人的手中,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柱宜兴丁蜀镇这片古老的岛部古城中延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陶瓷艺术文化。今天的陶都人面对先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发展紫砂文化产业作为陶都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助推宜兴新一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苏宜兴是太湖之滨的一个山川秀丽的县份。它的北部属于江南水乡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南部是苏浙皖三省接壤的山区被称为“界岭”,又名“宜溧山脉”。这个山区富于矿藏和竹木薪炭等资源,特别是蕴藏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上部的原生沉积型粘土质岩,是制造陶器最理想的原料。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便是宜兴后来发展成为“陶都”的物质基础。宜兴紫砂陶是选用当地质地细腻、合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丁蜀镇黄龙山产)制成的无釉陶器。砂里淘金,紫砂是宜兴蕴育的世界名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