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甲壳素为载体吸附金属离子(Ni2+)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催化氧化处理含氰废水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得到了吸附金属离子的甲壳素对含氰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废水的pH值为8.0~9.0,空气流量4.5L/min,Ni-甲壳素与废水质比1.2×10-3,反映时间3h,氰化物的去除率可达99.4%。  相似文献   

2.
以CuO为主活性组分,过渡金属为掺杂组分,在γ-Al_2O_3载体上浸渍制备复合催化剂.对造纸制浆废水采用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考察Cu负载量,掺杂组分的种类和掺杂量、焙烧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对造纸废水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Cu的负载质量分数为6%,助剂Mn的掺杂质量分数为4%,700℃下焙烧4h制备出在负载型Cu-Mn二元复合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00℃,氧气分压为2 MPa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88.1%.  相似文献   

3.
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废水中经生物处理后的残余污染物,考察了气相中O3浓度、气体流速、金属离子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O3分子的直接氧化下,TOC去除率较差,废水的脱色时间为120min左右;在Cu2 、Co2 、Fe2 、Mn2 等金属离子催化氧化下,废水的脱色时间缩短至60min,出水接近无色.  相似文献   

4.
姜燕  张继明  孙斌 《上海化工》2008,32(2):14-17
通过实验,了解催化氧化对降解造纸中段废水色度和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氧化提高了废水的BOD/COD值,使得造纸中段水可生化性增强.本方案适用于造纸中段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降解甲基橙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强氧化剂的存在下,采用多种金属离子对甲基橙废水进行催化氧化,使之降解脱色。结果表明,Fe3 、Cu2 能够有效地催化氧化反应,在20min左右即可使甲基橙脱除率达到99%以上.而Mn2 、Ni2 、pb2 等在实验时间内基本没有催化作用。温度、H2O2用量、以及金属离子用量对催化氧化都有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以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80℃下.Fe3 及Cu2 使用量10-4mol,H2O2使用量0.6mL即可达到满意的脱除速率与效率。将Fe3 、Cu2 负载于活性炭上,用负载后的活性炭对甲基橙废水进行处理,同样可以起到催化氧化的作用,并且负载量的大小对催化氧化的效果有所影响。4g活性炭在100mL1%的Fe2(SO4)3及CuSO4溶液中浸溃24h,能够取得最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秸秆基活性炭负载金属Fe氧化物的臭氧催化剂,主要特征为负载Fe_3O_4,负载量14.25%,比表面积1175.1 m~2·g~(-1),研究其强化臭氧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秸秆基活性炭和催化剂均对造纸废水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性良好(R~20.99);催化剂的使用显著强化了臭氧氧化污染物的性能,最佳的运行参数是臭氧和催化剂投加量分别为0.3g·h~(-1)和1 g·L~(-1)及原水pH,处理后出水COD、BOD_5、氨氮和色度分别为46、17、5 mg·L~(-1)和18倍,均低于我国造纸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重复20次的运行,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溶出浓度极少,并通过自由基捕获剂和ESR测试探讨该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属自由基间接氧化为主导的反应机理。本研究制备的臭氧催化剂具有性能高效稳定和经济节约的特点,适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秸秆基活性炭负载金属Fe氧化物的臭氧催化剂,主要特征为负载Fe3O4,负载量14.25%,比表面积1175.1 m2·g-1,研究其强化臭氧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秸秆基活性炭和催化剂均对造纸废水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性良好(R2>0.99);催化剂的使用显著强化了臭氧氧化污染物的性能,最佳的运行参数是臭氧和催化剂投加量分别为0.3g·h-1和1 g·L-1及原水pH,处理后出水COD、BOD5、氨氮和色度分别为46、17、5 mg·L-1和18倍,均低于我国造纸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重复20次的运行,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溶出浓度极少,并通过自由基捕获剂和ESR测试探讨该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属自由基间接氧化为主导的反应机理。本研究制备的臭氧催化剂具有性能高效稳定和经济节约的特点,适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负载纳米银催化剂的橘皮炭在流化床装置中催化氧化含氰废水的试验,通过改变纳米银橘皮炭投加量、含氰废水的酸碱度以及反应过程中氧气量等条件,讨论了纳米银橘皮炭对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表明:在负载了纳米银催化剂后,含氰废水p H=8,且不断向流化床装置中通入空气来增加含氧量,纳米银橘皮炭投加量为1.0 g,恒温25℃的条件下催化氧化150 min,对模拟含氰废水中氰根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此条件下,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马和旭  王兵  霍姍  熊碧华  程晓东 《当代化工》2021,50(7):1526-1529,1534
对某炼厂检维修废水进行水质分析和ICP/MS金属离子检测,结果表明该废水总磷、有机磷严重偏高,铁、锰、铜等金属离子偏高.96 h好氧生化试验显示,该废水的COD去除率仅有25%且微生物活性受到严重抑制.采用活性炭复合材料负载催化剂(Fe2O3/ACNT)对该废水离心过滤上清液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在臭氧相对投加量2.5的条件下可达到81.5%的COD去除率,同时有机磷占总磷比例低至10%,而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效果欠佳.同步有机磷对比试验表明,该废水很有可能含有ATMPA、HEDP及类似性质的有机磷化合物,试验中该类有机磷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难以生化降解,臭氧高级氧化也较难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玉兵 《广东化工》2013,40(3):120-122
印染废水治理是纺织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重点关注之一,对于印染废水的治理方法研究更是做好清洁生产工作所必不可少。文章主要研究了印染废水的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方法,以沸石为载体,用浸渍法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多元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染料废水,得到了最佳催化剂,并将催化剂用于实际印染废水的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鉴于几丁质及脱乙酰几丁质生产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提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率及产品质量的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衍生物的应用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云智  冯开才 《广东化工》2005,32(10):15-18
综述了甲壳素衍生物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在生命科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佟妍 《天津化工》2007,21(2):32-33
甲壳素等相关改性产品作为目前发展迅速的新型材料,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甲壳素的提取制备工艺及改性产品生产的优化条件进行了试验及分析研究,得出了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Fibers made of cellulose (CE) and chitin (CH) in different proportion were wet spun from solutions in dimethylacetamide containing 5% LiCl (w/w). Polymer concentration was purposely maintained as low as possible (?2.4% w/w). Moreover, dope temperature was 60°C to have good spinability. Comparison of the elastic modulus (E) of fibers “as spun” at different CE/CH ratio showed a synergy between the components: at CE/CH ? 50/50, E is ?15 GPa with respect to ?9 and ?11 GPa for neat CE and CH fibers, respectively. Application of a pull‐off ratio during the coagulation allows the E value to increase further. These results, as well as the electronic microscopy of fibers section, agree with a complete miscibility of two polymers at the solid state, probably enhanced by the presence of LiCl.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3: 1825–1831, 200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甲壳质分步脱乙酰制壳聚糖反应的温度、时间、NaOH含量和预浸泡时间对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 h,NaOH的质量分数为47%,预浸泡时间为48 h.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脱乙酰度90%以上的壳聚糖产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研究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它的发展,性质,提取及加工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澍  顾学芳 《化工时刊》2003,17(1):12-16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产品,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甲壳素、壳聚糖发展历史、性质、应用及发展趋势等几方面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微波条件下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彦  曾庆孝  林珣  龙佳 《化学世界》2003,44(10):543-546,513
研究了微波处理条件下,甲壳素脱乙酰反应条件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甲壳素颗粒大小选择为0.18~0.3mm(过60~80目筛)较利于反应。在料液比小于1∶12(质量∶体积)时,壳聚糖脱乙酰度几乎不变,粘度逐渐增大,之后脱乙酰度随料液比的增大而下降。脱乙酰度随碱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脱乙酰度上升、特性粘度下降。微波功率越高,相同时间下,产品的脱乙酰度越高。经正交试验得出:粒度为0.18~0.3mm的甲壳素原料,按料液比1∶12(质量∶体积)加入浓度为50%(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在微波功率320W下处理21min,所得产品的脱乙酰度可达85.65%,特性粘度为394.07mL/g,灰分为0.05%。  相似文献   

19.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制备及脱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制备及脱色工艺。结果表明:使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作为脱色剂,可使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产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文谦  冯连芳  顾雪萍 《化工进展》1998,17(6):23-25,40
本文论述了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结构,性质以及在纤维,医学,药学,功能膜材料,环保及污水处理,生化等领域近年来的最新应用进展和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