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本文通过超滤一纳滤系统处理高硬度地下水的运行研究,超滤膜作为预处理,原水的SDI值由4降为1,可以有效地去除大分子有机物的含量,对于纳滤系统的长期运行有良好的效果。整套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水中的硬度和其他微量有机物,也保留了一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符合高标准的饮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超滤技术能够有效消除饮用水中的颗粒、浊度、病毒以及病原微生物等,降低自来水COD,并减少水中的消毒副产物。超滤膜具有良好的除浊功能和良好的灭菌作用,试验采用浸没式超滤膜,设计不同膜通量、曝气风量等运行工况,试验比较膜产水率、膜运行压力、运行能耗、出水水质等,为后续自来水厂升级改造提供技术参数。自来水厂升级改造工程中选用浸没式超滤膜技术,膜系统能耗较低、产水浊度0.1 NTU,产水水质稳定,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试规模的内压式超滤膜系统处理水厂沉淀池出水,考察超滤膜系统长期运行的出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超滤膜系统在处理不同水质期沉淀池出水时具有较高的除浊率,平均除浊率达到93.4%,且99.4%的出水浊度<0.1 NTU,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同期传统的滤池工艺。超滤膜系统对沉淀池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2%和8.2%,出水CODMn≤2.0 mg/L的保证率在98%以上,膜出水CODMn浓度受进水水质和运行条件的影响不大。膜进水中以小分子质量有机物为主,在MW<1 ku区间内的DOC和UV254占到整体有机物含量的57.3%和53.5%。超滤膜系统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良好,膜出水水质大部分时间无需经过消毒就能保证卫生要求,可降低后续消毒的加氯量,从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压式超滤膜处理自来水厂混凝沉淀和生物活性炭出水并与水厂砂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对浊度和细菌具有极好的截留去除效果,超滤膜出水浊度均保持在0.20NTU以下,混凝沉淀/超滤系统和生物活性炭/超滤系统出水平均浊度分别为0.09、0.11 NTU,同期砂滤出水平均浊度为0.19 NTU;30 d的出水菌落总数检测中,砂滤出水平均菌落总数为180 CFU/m L,而生物活性炭/超滤出水中仅有8次检出,混凝沉淀/超滤出水中则只有4次检出,且检出量3 CFU/m L。超滤膜对COD_(Mn)和TN的去除能力有限,平均去除率略高于砂滤。  相似文献   

5.
超滤/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结果表明,超滤膜对浊度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远好于传统滤池,超滤膜出水浊度基本在0.1NTU以下,对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达92%;另外超滤膜对细菌的去除效果也较好,出水中检测不到细菌和总大肠菌群。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好,对CODMn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均仅为23%,对UV254则几乎无去除效果;但PAC的投加弥补了超滤膜的这一缺点,使对CODMn、T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至45%、71%和42%,并大幅降低了水中的三卤甲烷生成势。超滤/PAC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超滤膜系统的产水率,采用混凝/粉末活性炭/浸入式膜组合工艺,对中试超滤膜反洗水进行了回收处理。结果表明,膜反洗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以DOC表征的有机物主要分布在MW30 ku和MW1 ku区间内;回收系统的平均出水浊度为0.07 NTU;当FeCl3和PAC的投量均为15 mg/L时,出水CODMn平均为2.81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50.7%;回收系统出水的pH和微生物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将该反洗水回收工艺应用于杨柳青水厂的膜处理示范工程,可使系统的产水率从79.85%提高到98.03%,可减少废水排放量达33×104m3/a。  相似文献   

7.
缪斌 《城市建筑》2013,(8):124-124,130
超滤技术能够彻底地消除存在于饮用水中的颗粒、病毒以及引起疾病的原生动物等,还可以减少水中的消毒副产物,所以它是自来水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最佳选择。PVC合金超滤膜有很高的精准度,同时它的渗透量也很大,又具有很强的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8.
预负载絮体层具有吸附和截留的作用,在超滤膜表面预负载絮体后能强化去除水中的锑(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预负载絮体含固率条件下,混凝/絮体预负载超滤(CFPLU)工艺的出水锑(Ⅴ)浓度均低于5μg/L,且当絮体含固率为0.15%时,锑(Ⅴ)去除率高达97.29%;预负载絮体层能作为超滤膜表面的屏障,减少超滤膜接触污染物的机会,进而缓解膜污染,这也为饮用水厂剩余污泥的处置提供了新思路,可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粉末活性炭(PAC)和活性焦(AC)两种吸附材料与超滤膜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进行了考察,并对两种组合工艺对膜比通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C和AC的最佳投加量均为40mg/L;PAC和AC吸附可提高超滤膜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PAC/AC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可达67.5%69.8%,对DOC的去除率可达46.5%69.8%,对DOC的去除率可达46.5%47.2%;在最佳投加量条件下,AC吸附可减少膜比通量的下降,而PAC由于投加量过大,导致膜比通量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0.
膜污染一直是阻碍超滤工艺应用的瓶颈性难题。通过超滤试验研究了天然水中钙离子浓度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浓度增加促进了超滤膜跨膜压差的增长,同时加重了超滤膜的浓差极化阻力、水力可逆阻力和水力不可逆阻力。此外,钙离子浓度增加会加强超滤过程的浓缩效应,并促进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钙离子浓度提高提升了有机物Zeta电位,增加胶体粒径尺寸,进而提高超滤膜对有机物的截留率。同时,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提高了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洗脱液中腐殖酸类和蛋白质类有机物的浓度,说明钙离子能够强化有机物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超滤膜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11.
沈良峰  王丽 《建筑科学》2007,23(5):102-104
健康住宅中水系统的使用,对于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健康住宅的中水系统在应用上的水源、水质、水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以一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中水系统的使用情况,表明其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福州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提高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制定合理水价体系,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推广普及使用节水器具等是现阶段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节水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工程采用4台离心式冷水机组与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冻水系统为二次泵系统,二次泵采用变频调速器交流量控制:会议中心为变风量系统;空气处埋机设在两个展厅之间的设备核心筒中,展厅采用侧墙球形喷口远距离送风方式;介绍防排烟系统的设计特点,总结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本工程采用4台离心式冷水机组与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冻水系统为二次泵系统,二次泵采用变频调速器变流量控制;会议中心为变风量系统;空气处理机设在两个展厅之间的设备核心筒中,展厅采用侧墙球形喷口远距离送风方式;介绍防排烟系统的设计特点;总结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5.
童飞 《重庆建筑》2010,9(8):8-11
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用水量逞逐年递增趋势。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等,其用水过程绝大部分是在建筑内完成的。因此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搞好建筑节水。文章根据试验结果和调研分析,从建筑给水系统及热水系统的设计、防止建筑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建筑中水回用、节水器具和计量设备的合理配置等相关环节,研究探讨了建筑节水应采取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钟丽 《城市建筑》2013,(6):160-161
本文以东莞某学院为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和中心景观水系统的方案设计。为保证湖水水质,需要对景观水进行循环处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通过雨水利用、景观湖防渗处理等措施,减少景观水体的补充水量。富余雨水则用于学院内的绿化给水。  相似文献   

17.
胡雪梅 《城市建筑》2014,(23):143-143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热水系统供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使用合理合适的系统了解各个系统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呢?本文总结了太阳能系统特点,以及各类建筑如何选用热水系统,才能发挥出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晓燕 《山西建筑》2014,(5):139-140
根据矿井的水源情况、地形条件以及各用水对象的水质标准,对矿井供水系统及相关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相关参数选取供水装置和设置供水系统的建、构筑物,以确保用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郭晓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0):21-24
在当今水环境劣化趋势日益严峻,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态势下,在污水深度处理、超深度处理和回收利用已经实用化了的今天,排水系统不应仅仅是排除雨水、污水及保护城市环境和公共水域水质的基础设施,更应升华为维系城市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人类社会的生命线工程。在城市污水作为可贵的淡水资源之新理念下,阐述了排水系统功能、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新构想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雁 《山西建筑》2003,29(15):71-72
针对漳泽电厂给排水设计的特殊要求,从给水设计、排水设计、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及防护等方面作了介绍,总结了管网及集水坑布置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给排水系统的平战转换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