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影响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性能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王毅  刘益军  黄国平  卢安琪 《粘接》2004,25(5):11-13
对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配方进行了探索,研究了不同的预聚体、乙组分中的微量水分、甲与乙的不同比例、增塑剂的用量对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并在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以触变剂为主的第3组分,制成了填嵌型聚氨酯密封胶,研究了触变剂用量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双液型遇水膨胀聚氨酯密封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液型遇水膨胀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该密封胶以水溶性聚氨酯预聚体为A组分,复合固化剂、填料和增塑剂为B组分,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殊功能。重点讨论了填料用量、增塑剂用量、固化剂形态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胶粘剂     
建筑用胶粘剂发展强劲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用胶粘剂的用量迅速增加,预计2000年所有建筑用胶粘剂的总消费量将超过60万,其中装饰用胶55万,密封胶4.5万,结构胶0.5万。装饰用胶的胶种及其用量基本不变;结构胶仍将以环氧树脂胶为主,但用量有较大增长;密封胶的产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有机硅密封胶和聚氨酯密封胶的用量占密封胶总用量的比例将由现在的大约30%增加到60%,成为我国建筑密封胶的主导产品,其中有机硅密封胶2万,聚氨酯密封胶0.6万。  相似文献   

4.
以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物为基础聚合物,制备了单组分湿固化硅烷封端聚氨酯密封胶,考察了配方中填料及助剂对密封胶表干时间、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该密封胶储存稳定性的改善问题。结果表明: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达0.3份时,表干时间的缩短趋于平缓,配方组分中不加黏附促进剂KH-792时,密封胶的表干时间较长;炭黑用量达到40份时,该密封胶固化后的拉伸强度达6MPa以上;KH-792的加入将增大密封胶体系的交联密度,使其伸长率下降;吸水剂A-171及硅灰石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单组分湿固化硅烷封端聚氨酯密封胶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预聚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因性能优越应用十分广泛,其中聚氨酯密封胶预聚体的好坏直接决定聚氨酯密封胶的性能,是研制聚氨酯密封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介绍了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预聚体的合成工艺,确定了反应物的配比,并对反应用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聚醚混合物与异氰酸酯的配比为4∶1,NCO的百分含量为3%~3.5%,催化剂的用量为0.1%,温度为80±2 ℃的条件下,反应4h得到的预聚体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的李永德等采用聚醚多元醇、TDI、DBTDL、KH550、填料、增塑剂及其它助剂合成了烷氧基改性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并讨论了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对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密封胶的力学性能、发泡性及表干时间的影响 ,还讨论了聚氨酯预聚物结构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的提高 ,NCO含量降低 ,密封胶的发泡减小 ,而表干时间则延长 ,拉伸强度提高 ,而断裂强度降低 ;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以 1 0 %左右为宜 ,聚氨酯预聚物中三元醇的比例不应高于 50 %。烷氧基硅烷改性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硅烷化聚氨酯(SPU)密封胶的性能优势和特点,研究硅烷化聚氨酯、填料和黏附促进剂三者对高强度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模量的SPUR1、SPUR2树脂和高模量的SPUR3以1∶6的质量比例进行复配使用时,密封胶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能满足应用要求;偶联剂A-1100和A-1120进行等量混合使用后,密封胶的固化速率和力学性能都能取得相对较佳效果;在纳米碳酸钙用量占总配方量的50%~60%时,密封胶的补强性及工艺操作性取得最佳平衡。最后介绍了高强度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硅烷改性聚氨酯预聚物、具有特定粒径的氧化锌粉料、纳米碳酸钙和催化剂等为原料制成了一种抗紫外线性能优异的单组分湿固化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并讨论了特定粒径的氧化锌及其添加量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锌用量介于15份~20份时,密封胶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较好的挤出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纳米碳酸钙补强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晓宁  张军营  齐士成  史翎 《橡胶工业》2007,54(12):738-740
以纳米碳酸钙填充硅烷化聚氨酯(SPU)制备密封胶,研究预聚体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纳米碳酸钙用量、增塑剂DIDP用量及硅烷品种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聚体砜的增大,SPU及其密封胶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减小,拉断伸长率增大;随着纳米碳酸钙用量的增大,密封胶的物理性能提高;增塑剂DIDP的适宜用量为30-40份;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密封胶的粘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归纳了聚氨酯材料作为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包含聚氨酯密封材料的概述及反应机理、主要组成材料(多异氰酸酯、多元醇、扩链交联剂、催化剂以及填料等)、性能评价(宏观、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新型聚氨酯密封胶种类(如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生物基聚氨酯密封胶、无溶剂聚氨酯密封胶等),并概述了聚氨酯密封胶在公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目前聚氨酯密封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Six electrophysiologically active aromatic compounds, viz., anisole, benzaldehyde, veratrole, guaiacol, phenylacetonitrile, and phenol, were identified in the volatiles of older-adult male desert locust. Young adults and females of all age groups produced none or only trace quant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Comparison of the aggregation responses of young and older adults to the crude, older-adult, volatile extract and different synthetic blends of the six compounds showed that the aggregation pheromone system of the adult gregarious locust consists of phenylacetonitrile, guaiacol, phenol, and benzaldehyde. Like the crude volatile extract of older males, neither the synthetic blend of the six compounds nor the adult pheromone blend evoked any significant aggregation responses from nymphs. These results confirm our previous report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adult aggregation pheromone in the desert locust and of the evidence of two distinct aggregation pheromone systems in the two stages of the insect.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催化剂再生工艺及如何延长催化剂寿命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催化剂失活原因,认为中毒、Co颗粒烧结、积炭、氧化、固相反应、晶相重构、表面阻塞和催化剂磨损等因素造成催化剂不同程度失活,其中积炭和Co颗粒烧结是催化剂失活的最主要原因,延长催化剂寿命的关键是提高催化剂的抗烧结能力和抑制积炭生成。增强活性金属Co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保持Co晶粒分布均一或采用包覆、限域等策略可提高催化剂的抗烧结能力,通过添加助剂、调整氢碳比和空速等工艺参数亦可抑制积炭的生成。采用氢处理、脱蜡-氧化-还原和脱蜡-氧化-溶液处理-还原等工艺可实现催化剂的再生,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时要结合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再生工艺来最大限度地恢复催化剂活性。今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开发催化剂再生工艺技术路线是提高钴基费托合成技术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木材干燥中的不利工况,提高干燥系统的可靠性,根据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提出了低温热泵和干燥热泵的耦合应用方案。使用能量的(火用)损失模型,分别对干燥系统进行热量、干燥介质的质扩散和除湿过程的(火用)损失进行分析。在低温热泵20、22、24、26、28、30℃以及关闭低温热泵的供热情况下分别测试计算了干燥热泵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能耗、热泵性能系数(COP)以及热力完善度,同时测得木材含水率下降1%,系统的干燥用时和能耗。结果表明:相比于关闭低温热泵,开启低温热泵后干燥热泵的排气温度最多减少了16℃,COP皆有所提高。由于主机室温度升高后,系统循环的不可逆程度增加,热力完善度随着供热温度增加逐渐降低。开启低温热泵后干燥热泵的供热量和用时比关闭低温热泵最大分别增加44%,减少46%。  相似文献   

14.
氨基纤维素是末端带有氨基的纤维素衍生物,化学结构与壳聚糖相似。氨基基团的引入使纤维素大分子具有很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和吸附重金属离子特性,并在酶的固定、药物缓释等生物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氨基纤维素的合成过程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中间产物的制备以及氨基纤维素的合成2个阶段,其合成过程的选择性和经济性较差,导致氨基纤维素的生产和应用受限。笔者主要对氨基纤维素的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并对氨基纤维素的膜保护、固定酶和吸附等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毕可鑫  邱彤 《化工进展》2022,41(6):2818-2825
反应网络是化工过程机理在微观分子尺度上的表达方式,但网络的复杂性为深入认识生产过程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了探索智能算法与反应网络研究融合的思路,基于物质转化的“透明工程”的概念,深入剖析反应网络的结构统计指标、结构拓扑特征、节点性质特征、机理动态演化、建模应用性能等特点。随后阐述了使用“数据结构化、智能优化与分析、智能代理建模”三步结合的机理数值化反应网络研究方法,既实现了在微观层面的局部放大,又实现了在工业应用中的准确预测。文中指出,智能算法融合反应网络后可以对实际工业过程执行可视化、可解释性的建模、分析与优化,为相关工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决策依据,并进一步帮助人类突破认知的极限,更深入地理解反应过程,提取关键的反应规律,助力化学工业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杜凯敏  范杰 《化工进展》2019,38(6):2697-2706
开发新型丙烯制备工艺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商业化无氧脱氢技术存在热力学平衡限制、反应温度高、催化剂易积炭等不足,近年来,人们将研究重心转向了丙烷氧化脱氢技术。本文简述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体系(V基、Cr基、Co基、Ni基、Mo基、Pt基、Ce基和非金属基催化剂)、机理研究和不同氧化剂选择,并对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简单分析。分析发现,虽然目前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种类非常广泛,但产物丙烯的收率仍有待提高,机理研究也需要更加系统和深入。最后指出,系统研究丙烷氧化脱氢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先进催化剂,进一步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是未来丙烷氧化脱氢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劣化机理,本文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超声波速、孔隙率等物理量,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微观尺度上分析了混凝土强度与孔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干湿循环40次后,C20、C30、C40、C50混凝土的相对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3.33%、12.47%、8.45%、6.58%,相对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25.93%、23.06%、20.59%、19.03%,相对劈裂抗拉强度较抗压强度衰减更为显著;超声波速和超声波幅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超声波速先略有增加而后减小,超声波幅则不断增大;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混凝土试样的孔隙率、孔隙总体积、平均孔径、中值孔径、最可几孔径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多,先减小后增大,最终表现出孔径粗化特征,这也是混凝土强度后期损失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超声波的技术,结合重量法,来测量土壤中石油的含量。主要测量了超声时间、土壤粒径、温度、萃取剂、石油浓度对土壤中石油回收率的影响。经过实验,提取时间达到15min时,土壤粒径在1~2mm时、超声温度为23~40℃时,以三氯甲烷萃取时,石油的回收率最高。同时,回收率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在北京某220 MW热电联产锅炉上进行。采用承重撞击器系统对该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前、电子除尘(ESP)前以及烟气脱硫(FGD)前的颗粒物进行采集,研究了痕量元素在烟道沿程上的迁移特性,另外,还给出了痕量元素在各固体燃烧产物中的分布。结果表明:ESP前的颗粒物上As、Cd、Cr和Pb的浓度明显高于SCR前的浓度;在从SCR到ESP的过程中,As、Cd、Cr、Pb从气态迁移到固态的质量分别占到了原煤中总质量的26%、16%、12%和11%;从ESP到FGD的过程中,颗粒物上As与Cd的浓度有略微增加,而Cr和Pb的浓度几乎不变;Mn在3个采样点的浓度几乎一致;大部分痕量元素存在于ESP捕获的飞灰中,在ESP出口处,As、Cd、Cr、Pb在<10 μm的4个粒径段上的质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Mn的质量分布与颗粒物质量分布类似。  相似文献   

20.
对四种橡胶体积掺量(0%、5%、10%、20%)的级配良好橡胶混凝土开展单轴抗压试验,对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了橡胶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时的橡胶掺量,进而对最优掺量组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不同应变率下橡胶混凝土的能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表现为裂而不散的类延性破坏,而非普通混凝土的脆性破坏。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大幅降低,但变形能力得到增强,在掺量为10%时,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标,变形能力最好。橡胶混凝土受压时能量演化和转化过程是输入能先大量转化为弹性能并储存;接着耗散能转化率开始增加,使试件表面产生大量微裂纹;最后弹性能快速释放,耗散能转化率占比明显提高,从而导致试件整体破坏。另外随着应变率增大,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明显提高,而峰值应变降低,同时输入总能量、弹性能与耗散能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弹性能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