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针对传统灾难备份系统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安全的灾难备份系统,使用差错校验、安全传输和加密存储,保障了备份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完全同步完成后,通过卷过滤驱动实时监控磁盘数据变化,采用高速缓存存储捕获到的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程备份中心。该方法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实时、异地备份,同时兼顾了安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将实时镜像存储、系统恢复和系统监控集于一体的异地容灾系统.该系统将本地截获的写操作缓存在本地控制中心上,然后发送到远程进行重放完成异地备份.该系统通过访问控制机制解决了在传统灾难备份系统中访问控制薄弱的问题;通过差错控制保证了镜像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密钥管理机制保证了灾备系统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一种多点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点容灾系统。主数据中心的数据通过本地高速网络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备份,并通过Internet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备份。主数据中心的写请求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提交,并经过缓存、差错检测后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重放。灾难发生时,可从多个备份点对主数据中心进行恢复。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费用低廉、备份距离远、容灾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虚拟化缓存的备份/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虚拟化缓存的远程备份/恢复系统。该系统对本地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进行截获,然后通过本地网关,发送到缓存队列之后再发送到Internet上,通过远程备份服务器的写重放,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缓存队列利用了虚拟化存储思想,提供了更有效更方便的环境。整个过程可以在配置管理客户端实时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MS-Windows异步网络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实现了MS-Windows下的远程异步备份系统。该系统在卷设备驱动层监视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写操作,并将相关信息封装成写操作重放记录发送到备份网关上缓存,由备份网关异步地将所缓存的记录发送到远程备份服务器上,在远程服务器上写入相应的备份卷。该系统支持Windows下的所有文件系统与存储设备,实现了对本地服务器逻辑卷的异地备份。  相似文献   

6.
网络备份系统中的海量缓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在网络备份系统(network backup system,NBS)中的海量缓存方法。给出海量缓存的定义、使用目的和与备份代价密切相关的大小评估,并描述了一种基于MS Windows海量缓存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由于网络传输与备份中心处理的延迟,使得本地I/O系统处理速度远远大于数据备份的速度,从而造成本地内存缓冲队列的大小越来越大。海量缓存方法就是通过借助大量的辅存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本地数据中心监控到数据变化后,会先把数据变化放入辅存中,然后再发送到远程备份中心。  相似文献   

7.
VERITAS 认为,容灾系统的数据中心建设,大致可分三个部分进行:备份中心主机网络存储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系统的安装,这些可基本上与数据中心的环境一致;建立数据中心与备份中心的数据同步传输系统;建立基于广域网的集群系统,使得应用系统可以在广域网上进行切换。远程数据同步复制远程数据同步复制的实现包括两个部分:有足够带宽的网络连接;优秀的数据复制管理软件。对于网络连接,如果距离不超过40公里,建议采用光纤连接,如果是在两个异地的城市之间,建议采用 E1/T1的专线连接,当然,如果数据量很小,也可采用低速的专线连接。对于数据复制管理软件,可以采用 V E R I T A S 的Volume Replicator(VVR)。通过广域网远程连接,VVR 可向远程备份系统同步进行逻辑卷复制,确保  相似文献   

8.
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数据高速缓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数据高速缓存方法,可用于本地数据带宽大于备份线路带宽的备份系统中,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备份系统。该方法通过在本地服务器上部署高速缓存器来暂存服务器的变化数据,并在稍后通过备份线路将缓存的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进行备份。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点多跳的数据表实时备份方法,该设计包括实时监控模块、通信模块和远程重放模块.实时监控模块负责监控主教据库的数据变化,并将截获的内容封装成重做记录.通信模块负责把重做记录发送给远程重放模块,通过数据加密、数据缓存及差错控制保证实时备份的安全性和数据一致性.远程重放模块解析并优化重做记录,完成重放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逻辑卷有效数据的数据一致性检测方法。本地数据中心使用Windows卷影拷贝数据,保证一致性检测过程不被中断,通过分析本地数据中心发送到远程备份中心的位图信息,保证远程备份中心数据读取的准确性。实验证明,这种一致性检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远程容灾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本地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并将变化数据通过Internet发送到远程灾备服务器来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通过将远程备份数据写回到本地存储服务器来实现灾难恢复,生产服务器的容灾数据存储于本地存储服务器中,通过iSCSI技术访问。该系统提供了多种数据同步与恢复策略,并提供了图形化Web配置管理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鸿  杨频 《计算机安全》2012,(10):2-6,1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DFS的远程容灾系统。使用FTP将备份数据通过Internet发送到支持HDFS的FTP服务器(Hdfs-over-ftp),数据再经过HDFS进行分布式存储。数据恢复则通过FTP将存储于HDFS中的数据恢复。经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的备份方法中因灾备服务器备份数据损坏而导致数据恢复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远程容灾系统中备份数据的存储依赖数据源的结构特征和备份中心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提出一种远程备份数据存储方法。通过数据封装、存储空间动态分配等技术实现多备份任务的备份数据在共享的存储空间内存储,备份中心与备份数据源的存储结构无关。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能提供较好的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一种远程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和实现一种远程容灾系统,系统采用本地冗余和异地冗余相结合,服务和存储相分离的结构,采用本地控制中心作为事件处理中心和数据转发的缓存。采用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数据备份方式进行数据的备份,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采用分级部署失效检测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检测,并利用动态的失效检测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误判率和加快了服务恢复的速度。测试表明该系统的数据恢复速度和服务切换速度有明显的提高。实际应用中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达到了高级别容灾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服务容灾系统,对本地服务器上的应用数据进行实时异地备份,对基于IP的应用则可实现服务容灾。该系统对本地服务器磁盘卷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数据变化在异地灾备中心进行重放,保证了应用数据安全;提供了多种灾难恢复策略,能够快速恢复应用数据;同时对本地服务器进行失效检测,及时发现故障,在较短时间内将服务从本地服务器切换至远程备用服务器,确保服务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离线同步与恢复方法.采用离线同步与恢复的方式,减少了系统对网络的依赖.克服了当本地服务器用户数据量太大时,网络备份系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本地服务器和远程备份服务器问的同步以及对海量缓存要求过大的缺点.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同步与恢复效率和稳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备份,提出一种Linux上数据备份的方法。方法在远程建立灾备中心,支持多用户;仅将用户磁盘的有效数据发送到灾备中心的数据库,节省存储空间;在Linux内核中监视磁盘的I/O操作,获取实时数据;采用差异恢复策略,提高恢复效率。该方法能保证在用户服务器的服务不停止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廉价的多用户数据备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远程数据库容灾系统中,备份数据存储结构依赖源数据库结构,备份数据存在冗余的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与源结构无关的数据库远程容灾系统。通过对源数据库记录重新封装,备份中心数据存储不依赖源数据库的结构;通过数据合并方法,有效地去除备份数据冗余。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提高了备份中心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服务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容灾系统,该系统监控主数据库的操作,并将这些操作在远程备用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数据重做操作,从而实现数据同步.同时系统对主数据库进行失效检测,并能在其故障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数据库的服务漂移,保证服务不中断,提高数据库的服务容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