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形势、一次能源消费构成及今后变化趋势,重点分析了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石油供需状况、今后石油需求增长情况及供应潜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提出了节约石油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在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基数大。能源的人均占有率比较低,因此,利用先进技术勘探石油资源,促进公众合理有效的开采利用石油资源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讲解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意义、现如今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现状以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4.
探讨石油工程造价阶段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资源具有复杂性、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等特点,其特点决定了石油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资源.石油开放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做好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于控制石油企业的投资规模,提高其经济效益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石油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阶段指出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石油工程造价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我国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出对石油测井技术整体升级、优化的建议,以防落后技术对我国石油资源持续发展、有效应用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条阐述石油测井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次分析了我国石油测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较科学预测。希望对我国石油资源开采与利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对低品位石油资源的储量、开采进行分析,在资源利用中受到开采技术、优惠制度的限制,导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方法滞后,无法满足石油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影响环境保护的目的.研究中,结合低品位石油储量的有效开发方案,对低品位石油的资源利用进行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资源开发效率的提升,增强资源开采及利用效果,从而推动产业的经济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北化工》2002,(1):51-51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适度提高石油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比重,完善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石油自给能力;积极开发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保障体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发展石油替代能源,从而确保能源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剧了石油资源的需求程度,为了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除了要加大陆地石油资源开采力度,而且也要注重对海洋石油资源进行勘探,利用先进的海洋石油钻井技术来增加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规模与开采效率。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石油开采量,石油开采企业要加大海洋石油钻井技术及装备发展的研究力度,确保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及装备可以满足我国未来石油资源开采需求。  相似文献   

9.
石油开采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我国有丰富的地下石油资源,对地下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钻井是最有效的开采方式,它能够以最简化的生产工艺提高油井的产量。和以前传统的石油生产模式相比,我国的石油钻井过程在技术运用上有了很大的突破,通过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使石油公司有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2016年6月,BP公司发布了第65版《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化石能源仍然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仅1.0%,明显低于近10年来的平均水平。其中,天然气和石油需求稳步增长,而煤炭需求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助力碳排放呈现增长放缓态势,反映出了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能源消费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和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及能源消费构成变化情况和石油消费形势,探讨了2050年前几种不同情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能源消费增长趋势、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趋势和石油需求总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加剧,近几年全球电动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石油消费峰值论""石油时代终结论"甚嚣尘上。发展电动车的本质是一次能源转型,即从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转向使用清洁能源。但是,电动车的发展,目前除自身技术特别是电池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回收等短期难以实现重大突破之外,关键是受到资源约束(清洁能源资源和锂、钴等电池原料资源),资源条件决定了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即使电动车将来大规模普及,也只能实现对汽油车的替代,重型机械、车辆、船舶、飞机等是很难替代的,未来中长期电机将与内燃机驱动并存,各类能源将长期共存发展,电动车的大规模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煤化工》2013,(5):1-6,9
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结合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着重分析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人均消费水平,电力装机规模等指标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及"十二五"的发展规划;从储量、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三大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相关市场数据、产业发展指导原则及规划。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结合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着重分析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人均消费水平,电力装机规模等指标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及"十二五"的发展规划;从储量、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三大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相关市场数据、产业发展指导原则及"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5.
乙烯联合装置能耗分析和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荣  何琨  朱海峰 《化学工程》2007,35(12):66-70,78
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石化行业能耗大户——乙烯装置的能耗分析和节能技术的研究意义非凡。根据科技原创力理论和集成技术创新思路对乙烯联合装置能耗进行分析,指出影响乙烯综合能耗的因素依次为裂解原料、裂解技术、分离流程、配套设施(公用工程、外围工程)。采用裂解原料优化、裂解技术改进、分离流程进步和配套设施改造等一系列节能技术从而使乙烯联合装置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0.23%,4.91%,2.95%,0.98%,0.59%以上,合计降低19.66%综合能耗。  相似文献   

16.
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需求,当前用以支撑全球经济发展的石油资源及能源供应正面临严峻挑战。燃料乙醇作为新的可再生的燃料替代品,可直接用作液体燃料或者同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依赖,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作者介绍了国内外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概况与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必要性及存在的技术关键和发展前景。指出从长远来看,生产纤维质原料燃料乙醇是燃料乙醇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它具有储运方便、利用途径多样、高利用率及来源广泛等特点,可为解决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提供帮助。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氢能列为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氢能的研究及产业化方面也投入巨大。本文综合考虑氢能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应用,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在燃料电池汽车、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叉车和应急电源,作为能源载体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在油品质量升级和煤制清洁能源各方面的国内外利用现状,分析明确了氢清洁能源的利用是目前推动氢能发展的主要动力,氢能源载体的利用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的协同发展,而氢化工原料的利用则是目前最有希望实现氢能规模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氢的制取、储运和燃料电池技术依然是制约氢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珊  张焕玲  李春义  王国玮 《化工进展》2020,39(6):2390-2398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随着乙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乙烷脱氢已成为乙烯增产的重要途径。乙烷脱氢制乙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乙烷脱氢催化剂逐步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催化剂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对乙烷催化脱氢催化剂和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催化脱氢是低碳烷烃转化为烯烃的有效途径,烯烃选择性高,受到热力学平衡限制,能耗较高。氧化脱氢由于氧化剂的引入打破了热力学平衡限制,能够有效抑制焦炭的生成,减少能量消耗。然而,深度氧化反应难于控制,乙烯的选择性低。因此,选取合适的催化脱氢催化剂,尽可能提高乙烷单程转化率、降低能耗是乙烷脱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石油开采中表面活性剂驱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只有进一步提高采出率才能使有限的石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表面活性剂驱是化学驱的一种方式,本文综述了国内表面活性剂驱中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要求及驱油方式,并总结了国内表面活性剂驱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及开发概况,同时对表面活性剂驱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