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婷玮 《云南化工》2020,(11):5-6+9
聚合物微球具有膨胀性好、耐温耐盐性、抗剪切性以及延迟膨胀等特性,能很好的应用于深部储层调驱技术。它的初始粒径小,能够随注入液进入地层深部进而水化膨胀至最大体积,对高渗透大孔道产生有效封堵的作用,从而使流体发生微观改向。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弹性球体会产生变形,从而继续运移直至下一次封堵,表现出了逐级深部调驱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作为三次采油阶段的新技术,能缓解层内和层间矛盾,对于已开发30年的文留油田文十东块来说,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两个井组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措施的应用,针对油层的微孔隙结构,应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制成的微球,作为调整驱油孔道直径的介质,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油层中,扩大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死油区的油流,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原油的高效开采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原油采收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米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类新型深部调驱剂,在油田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效果明显,有力支撑了油田的稳产.在综述纳米聚合物微球开发历程、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纳米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机理研究现状,指出亟需建立一套能够揭示纳米聚合...  相似文献   

5.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并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分散型调驱体系,具有注入性好、成本低、配液方便、耐温耐盐性强等优点。本文针对M型聚合物微球体系,开展了膨胀性能、封堵性能、传输运移能力及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M型聚合物微球可在7d内膨胀15~16倍,膨胀倍数不受浓度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传输运移能力及增油效果,岩心实验采收率增幅可达16.5%。  相似文献   

7.
滨五油藏是典型的高温高盐、中低渗透油气藏,中高含水的开发中期阶段出现了层间动用差异、平面上注水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应用新型的聚合物微球调驱理论,合成了适合滨五油层物性的聚合物微球,室内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溶胀、封堵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调驱机理。结果表明,所测微球具有低粘度、耐温、耐盐特性,溶胀后最大粒径可增大30倍,模拟实验封堵率大于90%,采收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8.
赵华强  彭勃 《化工进展》2021,40(Z2):75-80
深部调驱技术作为目前提高低渗非均质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办法之一,聚合物微球因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深入性能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在地层中的深部调驱机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综述了聚合物微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引入纳米材料合成功能性聚合物微球能有效解决聚合物微球的稳定性,对低渗油藏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纳米聚合物微球粒径呈高斯正态分布。微球颗粒在水中初期分散均匀,水化后微球边缘变模糊,球形度逐渐降低,并局部聚集形成团簇。微球粒径越大,质量浓度越高,分散体系黏度越高。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逐渐下降。剪切速率增大过程中微球颗粒分布状态由分散游离变为交叠黏结,最终有序排列。高质量浓度流变剪切具有明显的Weissenberg效应,表现出粘弹性流体特性。矿化度越高,微球分散体系初期黏度越低。剪切后期不同矿化度下分散液黏度保持稳定。高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的存在对微球有吸附絮凝作用。微球分散体系剪切后放置时间越长,黏度呈逐渐回升趋势,有利于微球在地层持久发挥深部调驱液流转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渤海油田微球调驱效果预测简单可靠的方法,本文利用油藏工程和数值分析技术,建立微球调驱效果预测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注入微球后储层有效渗透率的改变和平面非均质性对波及系数的影响,可以动态预测措施井组产油量和含水率的变化。同时,采用共轭梯度算法,对模型和已开发阶段生产动态进行优化拟合,以确定关键参数的取值,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本方法已经编制相关程序并多次应用,能够满足油田微球调驱增产工艺的措施选井要求,提高选井符合率,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纳米微球因其对水、温度和矿化度具有良好抵抗力以及较低的使用成本而受到更多关注,作为一项新型调驱技术,可大幅提高油田采油效率。为了更好地认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驱油效果,开展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封堵及驱油研究。进行了微通道驱替实验,透过滤膜实验,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了溶胀后微球的尺寸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微球乳液,并研究了空气中微球乳液与干粉的表面张力。结果显示,在50和100 nm微球的微通道实验中都观察到了微米级别的团聚物,扩大了水分散体系的波及体积,2种纳米聚合物微球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团聚行为,具有溶胀性能,还发现了微球和乳化剂、油滴之间的缠结现象。微球乳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对纳米微球的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揭示纳米微球的驱油机理和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井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上升,油水井之间的大孔道,造成注入水的无效循环,水驱效率降低,导致最终采收率降低,调剖堵水是提高水驱效率的必要手段.目前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可动凝胶体系存在施工不方便、成胶时间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具有核壳双层结构的核壳类聚合物微球调剖体系,并利用室内实验对水化规律进行评价.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研究了核壳类聚合物微球遇水膨胀与微球相互聚并产生封堵的过程.并在某油田实施新型聚合物微球体系深部调驱矿场试验,增油控水效果显著.该技术为水驱油田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孟令韬  王彦玲  许宁  梁雷  蒋保洋  兰金城 《应用化工》2021,(7):1757-1760,1764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孔道分布复杂与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下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常规调驱技术在低渗油藏的应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纳米聚合物微球,表征了微球吸水与干燥时的微观形貌,研究了微球的吸水膨胀性能与调驱机理.结果表明,微球形状规则、球形度高,分散在模拟地层水中最低达145 nm.模拟油藏环境下,微球吸水浸泡102 ...  相似文献   

14.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孔道分布复杂与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下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常规调驱技术在低渗油藏的应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纳米聚合物微球,表征了微球吸水与干燥时的微观形貌,研究了微球的吸水膨胀性能与调驱机理。结果表明,微球形状规则、球形度高,分散在模拟地层水中最低达145 nm。模拟油藏环境下,微球吸水浸泡102 h,体积膨胀可达30倍,表现出较好的抗温耐盐与吸水膨胀能力。设计微观驱油实验,微球在孔道中表现出"运移—封堵—突破—再封堵"的调驱过程,显著提升了波及体积,体现出良好的选择封堵性能,适用于低渗油藏深部调驱。  相似文献   

15.
储层非均质性与注水剖面不均匀性限制了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聚合物微球具备尺寸可控、注入性能好、封堵效率高等优点在油田调驱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制备了PA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表征了微观结构与表观形态,研究了模拟地层环境下的调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向乳液法制备的微球形状均匀、尺寸均一、球形度好。模拟地层条件下,PAD聚合物微球在32 h后体积膨胀9倍,表现出良好的水化膨胀性能与耐温耐盐能力。调驱实验证明PAD聚合物微球对高中低三种渗透率岩心均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6.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6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球,并从不同的聚合物微球注入体积与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球水化膨胀期为五天,此时D(0.9)为10.7μm,且在相同条件下,其原油采收率随着聚合物微球注入体积,注入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G271C8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进一步稳产面临着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C8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田递减大、部分注水井吸水剖面不均、边部低产井较多等严重问题,尤其是油井见水后采液(油)指数下降,油藏稳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2015年开始在油藏中部率先开展聚合物微球调驱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超低渗透超前储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元A长9油藏为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含油性好,渗流能力强,但受储层敏感性及非均质性影响,注水压力高,提压过程中导致动态缝开启,注入水沿高渗通道单向突进,加速油井见水,常规注采调控已无法满足油藏高效开发需求。通过在该区开展聚合物微球调驱试验,采用50nm粒径聚合物微球,在注入浓度为1 000mg/L,注入量为0.3PV时,有效封堵水驱高渗带,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低渗储层动用程度1.1%,递减大幅下降12.4%。证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该区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付美龙  张蒙  胡泽文  汪溢  杜伟 《当代化工》2016,(8):1784-1787
聚合物微球在溶胀以前粒径较小,能随注入水顺利进入油藏深部,在地层高温作用下,聚合物微球吸水溶胀,粒径变大,最后以架桥的方式堵塞地层喉道,实现油藏的深部调剖。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岩心切面的微球,可以明显看到其运移—架桥—堵塞—变形—突破再运移—再堵塞的调剖过程。宏观机理验证中发现注入聚合物微球后,驱替压力明显上升,证明了堵塞的存在。通过注入参数优选,最后发现0.3%微球和0.5%表面活性剂1∶1在0.5 m L/min速度下交替注入0.5 PV,溶胀48 h后的驱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月海油田海南3块为中低渗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含水上升过快,沿河道方向水窜严重,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很难达到标定采收率,通过开展深部调驱能够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范围,改善驱油效率,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