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建军 《宁夏电力》2005,(4):34-35,57
就电力线宽带接入网络的原理、优势进行了阐述。对宽带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争议进行了分析,并对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线通信(PLC)中采用具有较强纠错能力的Turbo码编译码方案,可以在电力线较为恶劣的通信环境下取得较好的通信质量。文中探讨了Turbo码在电力线通信噪声信道中采用几种不同交织器和分量码的性能,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二)电力线信道分析及模型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设计基于电力线通信(PLC)的高速可靠通信系统,必须了解衰耗、阻抗、噪声等电力线信道特性,文中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信道的各方面特性,阐述了基于PLC设计的先决条件,建立了反映信道传输主要特性的模型,估算了信道容量,提出了噪声处理手段和信道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基于电力线通信(PLC)的高速可靠通信系统,必须了解衰耗、阻抗、噪声等电力线信道特性。文中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信道的各方面特性,阐述了基于PLC设计的先决条件,建立了反映信道传输主要特性的模型,估算了信道容量,提出了噪声处理手段和信道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天华 《电气自动化》2006,28(1):7-9,13
分析了PLC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结合电力线既传输电能又传输数据的特性,提出了PLC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研究了PLC数据传输技术和基于OFDM的抗干扰措施,对PLC的通信环境和通信质量进行了探讨。PLC接入技术利用电力线及居室电源插座,无需重新布线即可组成家庭局域网,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视频、语音和电力“四网合一”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电力线通信检测装置是低碳楼宇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其采用的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传输速度虽快,但路径搜索信令的通信可靠性较低,严重制约了中继对通信性能的提升效果;双向工频自动通信系统(two way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system,TWACS)的可靠性虽然很高,但路径搜索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通信时效性。为提高电力线通信检测装置在能源互联网信息感知中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PLC与TWACS的多模式融合通信路径搜索算法。为保证电力线通信的覆盖范围,在改进算法中由PLC负责主要数据信息的传输;而下行通信搜索信令则由鲁棒性较强的TWACS替代,以保证广播信息与路径中继指令传输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能源互联网的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率,更好地满足低碳楼宇电力线通信检测装置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7.
配用电网智能化需要灵活方便、经济实用的通信方式支撑,电力线载波通信被认为是最佳的通信方式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智能电网配用电业务的通信需求,论述了新一代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主要特征与技术挑战,阐述了包括跨频带电力线载波通道基础特性、物理层、MAC层、协同分集、频谱认知、跨频带耦合等关键技术和问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新一代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最后,探讨了新一代智能PLC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关于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电磁辐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了电力线通信技术中可能存在的电磁辐射问题,以及目前有关PLC设备和系统的电磁辐射标准情况和PLC电磁辐射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力线通信(PLC)接入技术及各种接入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电力线通信(PLC)接入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至用户内电源插座的220/380V线路实现2Mb/s及以上高速数据通信的技术。论文介绍了电力通信接入技术,影响电力线通信的主要因素,以及目前各种通信接入方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宽带PLC以其资源广、一线多用以及各类电器可直接作为网络终端等优势,成为当前通信与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电力线通信的载波信号却不可避免地将高频信号叠加到现有的电源线上,会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首先说明了目前电力线通信主要应用的调制技术,如模拟系统、数字系统(ASK、DSK、PSK)、扩频通信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等,及其载波信号的特性,进而以我国电能质量标准以及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为基础,分析了目前PLC技术对电能质量和电气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线通信以其广泛、便捷、经济等优势已经成为宽带网络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文中首先给出了宽带PLC网络的管理范围及其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分析了PLC网络系统中的网元类型和所具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以代理和嵌入两种方式实现的基于Web的宽带PLC网络管理模型,并且给出了该模型运用Java技术的具体实现;最后根据PLC宽带网络实际情况和从日常运行维护需求出发设计了几个主要管理功能模块,确定了各模块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T5130芯片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通信(PLC)的通信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线上网的通信系统硬软件设计。该系统利用电力线网传输以太网数据,速率可达到14Mbit/s,以INT5130为核心芯片。同时外围芯片采用INT1000、AT89C51和AT8989UP。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家庭网络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乐平  金鑫  肖勇 《电测与仪表》2018,55(15):75-79
宽带电力线通信(PLC)作为智能电网数据传输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线性模型和统计学参数难以描述电力线通信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缺点。为了更好地研究电力线通信信号特性,引入单分形和多重分形理论来分析宽带电力线通信信号的自相似特性。通过重标极差分析、变量时间图及周期图分析和小波改进理论等四种方法进行非线性特性分析,同时对不同频率和次数的分形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宽带电力线通信信号存在自相似特性。此外,通过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对宽带电力线通信信号进行单分形和多重分析特性测试,从实测的宽带电力线通信信号中估计了功率低指数的多重分形谱,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小波理论的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14.
PLC信道噪声建模及噪声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低压PLC信道噪声特性进行分析、建模仿真的基础上,由MATLAB/Simulink模型直接生成DSP代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低压电力线噪声发生器。用于模拟电力线上几类主要的噪声,将其作为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独立、可控的噪声源,为电力线通信系统调制解调技术及纠错编码的研究提供可控制的实验环境。实验证明该发生器输出的噪声可满足电力线通信系统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电力信息化》2004,2(12):21-21
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在深圳主办中国首届“中国国际电力线通信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探讨电力线上网在国内的发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1999年开始从事高速PLC的研究工作,2001年8月起在沈阳建立了中国内地第1个高速PLC实验网络。而北京地区到2004年8月全国已有297个住宅小区,约13009户家庭通过电力线上网。  相似文献   

16.
电力线通信 (PLC) ,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高频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PLC以其广阔的资源、与家庭的紧密结合等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利用PLC技术可将电脑、电话、音响、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连成一体,实现集中控制 ,也可以连接多台电脑 ,组建、实现家庭局域网 ,还可以实现高速上网。目前电力线上网在我国还在试验阶段 ,它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  相似文献   

17.
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低压电力线用于接入技术的网络拓扑模型,分析了既传输电能又传输数据的低压电力线系统的信道特性及电磁兼容性。对电力线通信中被广泛应用的正交频分复用(0FDM)技术的抗干扰特性和抗多径效应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PLC接入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PLC在恶劣的环境下能提供稳定的宽带性能。  相似文献   

18.
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五)宽带PLC的扩频技术融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直接序列扩频机理的基础上,就其抗干扰能力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指出其优点及不足之处。针对直接序列扩频中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进制正交扩频技术的方案,包括多进制正交扩频的发送、接收及其特点分析等内容,以提高电力线通信(PLC)的通信容量,并进而组成基于多进制正交扩频的PLC网络(PLC—NET)。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PLC—NET发展的宽带问题,对组建大型PLC—NET具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邵昱  李晨  王超  王珏  闫帅榜 《广东电力》2014,(2):100-104
提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通信方式,并说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优点。研究分析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的时变性、深衰减、多径性、电磁干扰等特点。在分析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对智能电网环境下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展望,并列举低压电力线通信在超远程抄表、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电力线通信 (PLC)技术以及国内的中压与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分析 ,提出了PLC技术不但可用于居民宽带接入 ,也可用于配网自动化控制方面的通信。研究了在中压配网自动化系统中PLC技术方案的优势 ,以及低压民用配电网中的PLC宽带接入应用方案 ,并结合具体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