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芯砂802和芯砂803(无毒粉状粘结剂) 802和803的性能优于自硬树脂、桐油及合脂等,是配制一级复杂高强度芯砂的水溶性高分子粉状物,无毒,无味,中性,无刺激性烟气。803粉的加入量为3%左右,802粉的加入量≤2%,是目前国内外所有铸造粘结剂中加入量最少、发气量最低、溃散性和透气性最好及环保性最佳的一级芯砂粘结剂。其成本比桐油及合脂低。  相似文献   

2.
PVF型铸造粘结剂是17-99聚乙烯醇改性后得到的一种新型水溶性粘结剂,它与水泥配合使用,配制自硬砂,保留了聚乙烯醇自硬砂的主要优点,如无臭、无毒、无公害,加入量少,硬化后强度高,发气量低,溃散性好等,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可代替桐油、合脂砂制作形状复杂和清理困难的型芯,适用于铸铁、铸钢和有色合金件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PVF型铸造粘结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VF型铸造粘结剂是17-99聚乙烯醇改性后得到的一种新型水溶性粘结剂,它与水泥配合使用,配制自硬砂,保留了聚乙烯自硬砂的主要优点,如无臭,无毒,无公害,加入量少,硬化后强度高,发气量低,溃散性好等,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可代替桐油,合脂砂制作形状复杂和清理困难的型芯,适用于铸铁,铸钢和有色合金件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铸造生产用的有机粘结剂较早采用的有桐油、合脂等,无机粘结剂有水玻璃、水泥、粘土等。桐油、合脂只能用来制造型芯,铸型大部分采用无机粘结剂用植物油、合脂作芯砂粘结剂的主要缺点有:需要烘干,生产周期长;烘干前的湿态型芯在起芯时变形大,强度低,造成尺寸精度差。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小型铸造厂大多采用桐油砂生产复杂型芯。但近年来桐油价格上涨,我厂试验用菜子油作为粘结剂混制芯砂,取得较好的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菜子油与桐油在相同的加入量,相同的混制工艺,相同的桐烘烤工艺下能够取得接近  相似文献   

6.
1.前言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工厂采用桐油作为粘结剂制作砂芯,尽管具有一系列优良的工艺性能,但桐油资源有限,价格昂贵,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我国曾研究成功了合脂粘结剂,用其代替部分桐油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年来合脂的产量随日用肥皂产量的大幅度减少而减少,而且合脂砂易产生蠕变,生产的铸件尺寸精度较低。为了满足铸造生产需要,罗田县粮油储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用桐油、亚麻油、合脂油、植物油等油类粘结剂制作的芯砂,以其干强度高,流动性好,不粘芯盒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要求较高的砂芯;并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但由于价格的上涨、资源的紧缺,要求人们开发新的粘结剂,来满足铸造生产的要求,PAF-Ⅱ型粉状粘结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由全国铸造机械委员会中南技村科研所研制并组织生产的PAF-Ⅱ粉状粘结剂,以  相似文献   

8.
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在最近几个月内推行用合脂代替桐油作为铸钢件坭芯粘结剂,取得了很大成就。该厂生产的铸钢件如车钩、箱轴等的Ⅰ、Ⅱ级坭芯,已全部用合脂坭芯砂制造,对合脂砂的工艺性能已能稳定地掌握,铸件完全没有因坭芯不良而造成缺陷。现将该厂经验简介如下:(1)合脂处理:装有搅拌机,将合脂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保证简易粘度在15~45秒之间。(2)用无锡人工砂和细石英粉来掌握原砂颗粒度的大小和分布,充分发挥合脂的有效粘结作用,既保证了工艺性能,又减少了白坭加入量。配方和控制的工艺性能如下:4号石英砂100公斤,5号石英砂275公斤,6号石英粉125公斤,合脂20公斤,白坭18公斤;湿强度1.3~1.9磅/吋~2,湿度1.2~1.5%,透气性大于100,干强度大于70磅/吋~2。(3)采用专用混砂机及有关秤量具。混砂时间共计25分钟左右,然后静止4小时以上,以免发生热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醇(简称PVA)是一种水溶性树脂,广泛用作各种粘结剂。用聚乙烯醇作粘结剂的芯砂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合脂油砂相比,具有价格低、性能好、操作方便等特点。 一、聚乙烯醇的性质 聚乙烯醇来源于石油或天然气。固体的聚乙烯醇呈白色或微黄色,无毒无味。它在80℃时完全溶解于水,配成的溶液在夏季可存放10天左右,冬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厂绝大部分铸钢件型芯,采用桐油或部分合脂。后因桐油供应困难,合脂货源不足,加上易变形等原因,我们采用了厂内现有材料——蓖麻油代桐油。经过半年多生产实践,生蓖麻油经“脱水”处理后,性能达到原工艺要求,基本接近桐油。现将我厂试生产中的有关工艺介绍如下: 一、桐油、脱水蓖麻油、合脂、芯砂配砂工艺与制芯烘烤规范见表1:  相似文献   

11.
一般在造型用原材料中,水玻璃与含脂是作为粘结剂分别加入型砂或芯砂中的。而对干小型厚壁铸件的小型复杂的砂芯,我们最近在生产中应用了水玻璃——合脂系芯砂,该种芯砂除了成型性好、具有一定的湿干强度,而且耐火度较高、压溃性较好,更主要的是其具有易清砂性。该芯砂的配比如下表(重量比):  相似文献   

12.
铸造高级砂芯时普遍用桐油和亚麻油等植物油作粘结剂,由于桐油和亚麻油是工业和国防上的重要物资,且来源有限,供不应求。因此,长期以来,砂芯粘结剂中“以矿代植”一直是世界各国铸造界追求的目标。我国从六十年代起创用合脂粘结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合脂砂因其某些性能上的不足,尚不能完全代替植物油。随着制皂工业的发展,原合成脂肪酸残渣已被部分利用于制皂,因而供应量亦受限制。  相似文献   

13.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厂广大革命职工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行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排除干扰,克服各种阻力,从一九七三年底用合脂油取代桐油,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试验,由天津合脂 HM—1、HM—2和上海合脂 HM—1、HM—2到武汉合脂 HM—1、HM—2,均能满足芯砂的工艺要求,应用于生产。本着原料就地取材的精神,我们用武汉合脂取代了桐油。遵照伟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的复合交联型无毒芯砂(简称复交砂),是用JD-1型复合交联型高分子粘结剂(简称复交粘结剂)配制而成。本文阐明了复交粘结剂的基本特性及硬化机理,讨论了复交砂的工艺性能。经实际应用,证实了该芯砂除了能改善环境保护外,还具有发气量低及溃散性好等特点,铸件内腔表面光洁、尺寸精确、清理容易,能取代油砂,特别适用于有色合金铸件水腔、流道等复杂内腔的制芯。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厂绝大多数铸钢件型芯都采用桐油、合脂、蓖麻油、胡油、菜籽油等,这些粘结剂不是货源不足,就是不能满足特殊型芯的工艺要求,或是与人争油。1982年我们采用塔油代替桐油用于试生产,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矛盾,而且价格只是桐油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从两年来的试验及应用来看,性能优于合脂、接近桐油,部分性能还比桐油好些。现将我厂试验和生产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厂绝大部分铸钢件型芯都是采用桐油、合脂、蓖麻油、胡麻油,菜子油等。这些粘结剂不是货源不足,就是不能满足特殊型芯的工艺要求,或者是与人争油。现在我们采用厦门绝缘材料厂出产的塔油,不仅解决了上述矛盾,而且价钱只有桐油的四分之一,性能优于合脂接近桐油。现将我厂试生产中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树脂砂热芯盒射芯是制造砂芯的一项先进工艺,但目前树脂粘结剂供应有困难,我厂试验以水玻璃加入少量合脂代替热固性树脂,加热凝固也改为吹二氧化碳硬化。用在8512型射芯机上,成功地制造出万能铣床工作台、回转盘等铸件的砂芯,并稳定地投入生产。采用二氧化碳硬化水玻璃砂射芯,制造中等复杂程度的砂芯比手工制造粘土泥芯提高效率3倍左右,提高了机械化程度,节约了芯铁,提高了砂芯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省去了烘干工序,清砂也较粘土砂容易。  相似文献   

18.
铸型在浇注铁水后,型(芯)砂直接和液态金属接触,处于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因此,要求型(芯)砂不仅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以防止铸件表面缺陷,而且应尽量降低粘结剂的加入量,以减少发气量而避免气孔缺陷,改善落砂清理性能,降低铸件成本。尤其是树脂砂,对这一要求更为突出。于是,需要寻找粒形圆,表面光洁、纯净的硅砂作为树脂砂的原砂。然而,天然砂粒表面总粘附着一层泥土和水化物膜,把砂粒和粘结剂隔开。并吸掉部分  相似文献   

19.
铸造,俗称翻砂。数百年来,人们用石英砂作为基本材料,加上粘土做粘结剂,做成砂型。后来,虽然在粘结剂方面有了改进,从物理性的粘结剂发展到化学性的粘结剂,但仍然用砂为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做砂型需要用模型,故在造型过程中,先将砂型至少做成两个半型,才能将模型取出。复杂的还需砂芯来翻出铸件中空的内腔。因此单从做出一个砂型来说,就需有春砂、起模、修型、下芯、合型等许多工序。为了减少一些工序,不起模型,同时使铸件尺寸比较精确,减少金属切削余量,于是出现了实型铸造,但是还是用石英砂为基本材料。由于用石英砂为基本材料,铸造车间灰尘多、噪音大,因而也容易产生矽肺等一些职业病。为了比较经济地解决大量用砂而产  相似文献   

20.
水玻璃有机酯自硬砂是一种以水玻璃为粘结剂,以有机酯为硬化剂的新的造型、制芯混合料。近年来,它在国外的应用迅速增长。这种自硬砂性能好,成本低,原材料问题容易解决,比较适合我国目前情况。因此,我们对它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研究,认为这种自硬砂的主要优点有:(1)作为硬化剂的有机酯是从石油化工厂的废液中提取的,做到“化废为宝”,而且水玻璃加入量比一般水玻璃砂减少一半,故计入有机酯费用后,型砂成本仅相当于一般水玻璃砂,还可节省吹CO_2的工序和费用。与双快水泥自硬砂相比,成本也较低。(2)粘结剂和硬化剂都是液体,无毒,无粉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