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利 《华北石油设计》2004,(1):29-30,42
探讨了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对饱和软土复合地基应用强夯技术的辅助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荷载、规模等特点以及地区建筑经验分析比较,对乙类建筑物建议采用灰土挤密桩整片处理,处理厚度需达到地面以下14.70 m,工程实践证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00 k Pa。对于丙类建筑可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处理,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300~500 mm厚的灰土垫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根据地基土特性和建筑物特点,从技术、经济、适用的角度,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灰土挤密桩法和垫层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针对吴起—延安炼油厂输油管道工程的末站6座5万m3储罐的地基处理,分析了黄土梁及黄土斜坡区域的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形特征,探讨了在该区域场地上建造大型储罐时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理论计算,结合规范要求,确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法相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工程验证,该方法针对性强、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行之有效,合理地解决了黄土湿陷性、地基承载力、变形及均匀性等方面的问题。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法相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的成功运用,为黄土地区大型储罐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经济、安全可靠的组合技术方案,也为避免大量占用耕地而充分利用大斜坡场地作为大型工程建设用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为了研究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承载性状,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其结果为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课题,强夯使得黄土地基加固有两种原因:挤密土体与体波冲击振密土体。本文根据对试验与施工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导出了强夯黄土地基的夯坑深度、影响深度、加固深度等理论表达式,同时依据实际工程予以验证,丰富和完善了强夯设计与施工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6.
例如图5就是采用锤质量为12t、落距17m、夯击地基时土体中冲击加速度的实测分布曲线图。其单击能量为2×10~6J、夯锤触地瞬间的冲击加速度为120g左右,地面下2.5m处即降低为40g、地下6m处为2g,在地下7m处的冲击加速度已经小于g。据分析,这样的振动加速度(冲击加速度)值只能引起土体的弹性变形,不会产生塑性沉降压缩和振密上体。因此在这种能量夯击下的有效加固深度不大于7m。  相似文献   

7.
油气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经常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油气工程的设计中,为了使湿陷性黄土消除湿陷性,减少压缩性,提高地基承栽能力,确保工程中管道以及建构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结合西气东输工程实例,着重探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宝浪油田处于焉者盆地的软土地区,地质条件较差。一度使用混凝土灌注桩作钻井平台的深基础,投资较大。通过研究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开发利用强夯碎石桩复合地基,其上用活动基础,然后搭建钻井平台,不仅节约大量资金,而且使工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在膨胀土地区原油储罐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的原理是借夯锤自由下落的强大冲击动能和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反复夯击地基,将夯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强力夯、压及挤实,达到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以及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目的,从而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质范围广、施工设备及工艺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工期短以及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以来,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在国内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江苏油田邵伯统建区深层搅拌桩试桩过程中3种不同配比桩体的成桩、制作试块抗压、原位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为工程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