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慎重筛选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聚类分析等数学计算方法,快捷地从众多样品中建立原油和烃源岩样品之间的联系,不但可以简化油源对比分析的过程,而且能够提高油源对比分析的精确性。在渤海湾盆地辽东湾中南部地区,从单井油源对比分析和区域油源分析两个角度,对该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分析认为,LD6-2-1井油源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段下部烃源岩,LD12-1-1D井的油源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一—沙二段,而并非沙三段。金县1-1至旅大12-1地区的原油可分为3类:第一类,具C29甾烷优势,较高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高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伽马蜡烷以及C27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中亚段或沙三下亚段;第二类,具C27甾烷优势,较高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高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伽马蜡烷以及C29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下亚段;第三类,具C27甾烷优势,较低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低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高的伽马蜡烷以及C29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一—沙二段。  相似文献   

2.
东濮凹陷沙一段油气来源认识不清,影响了下步勘探进程。通过研究沙一段原油及烃源岩的族组分、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特征,对比沙河街组油源,分析认为:沙一段原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高凝固点特征;原油与烃源岩中含有较高的姥鲛烷、植烷、γ-蜡烷,较低的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微量孕甾烷及三环萜烷;沙一段原油为自生自储的低熟油,与沙二、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与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接近,孕甾烷参数((孕甾烷+升孕甾烷)/规则甾烷)和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R+20S)、C29甾烷ββ/(αα+ββ))较高,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特征,原油成熟度高,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2)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东二段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含量具明显优势,孕甾烷参数和甾烷异构化参数均低,原油母质中高等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原油成熟度整体偏低,来源于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3)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构造带东三段和西构造带东一段和明化镇组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具有一定优势,孕甾烷参数较低,甾烷异构化参数较高,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成熟度较高,为3套烃源岩的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4.
赛汉塔拉凹陷是二连盆地富油气凹陷之一,为揭示其原油特征及成因,对典型探井原油进行了原油物性和地球化学分析。原油物性数据显示,赛汉塔拉凹陷原油含硫量低、黏度低,API为28°~39°,总体为低成熟—成熟原油;不同层位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差异较小,说明其沉积环境相似,为同一烃源岩不同成熟阶段排出的原油。选取原油伽马蜡烷/C_(30)霍烷,C_(30)~*/C_(29)Ts,Pr/Ph,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及甾烷异构化等参数进行聚类分析,赛汉塔拉凹陷原油可划分为2个油族:油族1为烃源岩在成熟阶段排出的原油,以阿尔善组和腾一段原油为代表;油族2为烃源岩在成熟阶段早期排出的原油,以腾二段原油为代表。勘探层系应集中在阿尔善组和腾一段储层中。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海相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而且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海相油主要勘探与开发领域.该文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绝对定量技术,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来源于典型∈-O1的烃源岩的原油与来源于典型O2 3的烃源岩的原油的配比实验,提出了利用C28-规则甾烷/(C27 C28 C28)-规则甾烷和伽马蜡烷/C31-藿烷的图版作为塔里木盆地海相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并对塔里木盆地主要海相原油的混合程度进行研究,指出混源油中混合了80%~90%的O2 3的烃源岩的原油,表明塔里木盆地的海相油主要来源于O2 3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丽水凹陷a井原油异构烷烃含量极高,b井原油富含环烷烃,c井原油环烷烃含量相对较高;原油碳同位素以a井最轻,b井最重,c井介于二者之间;各井原油的伽马蜡烷含量较高,五环三萜烷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含量也较高,以规则甾烷为主,重排甾烷含量很低。通过与凹陷内3套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丽水凹陷原油均有月桂峰组烃源岩的贡献;a、c井原油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烃源岩,但其烃源灶区可能不同;b井原油是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生成烃类的混合产物,其中高碳数烃类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烃源岩,部分来源于灵峰组烃源岩,中低碳数烃类来源于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7.
原油样品和不同相带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珠三坳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具有低丰度C304-甲基甾烷,并在C29甾烷上有强共逸出峰(X峰),这种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模式在南海北部盆地尚属首次提出。依据这一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模式对珠三坳陷油源重新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文昌B凹陷主力烃源岩是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文昌A凹陷主力烃源岩是恩平组河沼相烃源岩;文昌B凹陷区原油的主要贡献者是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文昌A凹陷区原油的主要贡献者是恩平组河沼相烃源岩,而琼海凸起西区原油主要源自文昌B凹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琼海凸起东区原油则主要源于文昌A凹陷恩平组河沼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针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钻井少、有机地球化学资料不够丰富的特点,基于KL6D构造区烃源岩评价与油源对比,提出了一种根据原油甾烷异构化成熟度参数C29ααα20S/(20S+20R)确定排烃门限的新方法。根据KL6D构造区烃源岩和已发现原油的C29ααα20S/(20S+20R)成熟度参数与深度拟合的线性公式,确定该构造及围区的排烃门限深度为3 320 m,该深度以下烃源岩对研究区油气成藏有显著贡献。本文方法确定的排烃门限能直观地刻画研究区有效烃源岩,特别适用于少井和浅井地区。  相似文献   

9.
珠一坳陷惠州西凹混源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的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分析表明,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存在两套有效的烃源岩。源自始新统湖相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具有丰富的C304-甲基甾烷和相对较低的双杜松烷化合物(T)特征。与之相反,源自渐新统恩平组的典型原油则具有高含量的双杜松烷化合物(T)、高Pr/Ph比值以及相对低含量的C304-甲基甾烷。然而,绝大多数原油的化学组成特征与那些未知烃源岩不相匹配,而与这两套烃源岩的混合特征相一致。其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西江24-3、西江24-1原油主要来自西江24洼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而西江30-2原油主要来自西江30洼文昌组烃源岩。原油的化学组成受洼陷内烃源岩组合的控制,且油气具有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安达向斜达9井扶余油层油流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源岩的机质丰度证实,安达向斜青山口组一段(K2qn1)暗色泥岩达到生油指标.通过原油物性、色谱参数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达9井扶余油层原油与安达向斜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原油进行了对比.C2920S/(20S 20R)等参数表明达9井扶余油层原油的成熟度低于三肇凹陷扶余油层的原油成熟度;伽马蜡烷等指数证实达9井扶余油层原油的形成环境与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原油的形成环境不同;三环萜烷/藿烷母源参数证实达9井扶余油层原油与安达向斜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具有亲缘性.因此,达9井扶余油层的原油主要来自安达向斜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的自生油.  相似文献   

11.
渭河盆地地热井中意外发现有石油产出,打破了该盆地无油的历史定论。为了认识该原油的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对采集的地热井原油的物性、族组分含量、饱和烃含量、甾烷与萜烷组成、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原油以饱和烃为主、芳香烃和沥青质次之,胶质含量最低,属于正常含蜡、低硫、轻胶质原油。饱和烃色谱呈双峰型,主峰为C15和C22CPIOEP值分别为0.93和0.90。原油母质成熟度较高且主要来自浮游水生生物和少量高等植物,并有藻类有机质的贡献。正构烷烃中低碳数(C14-C22)的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而从-27.1‰降低到-30.3‰;当碳数高于C22后,碳同位素值在-29.3‰和-30.4‰之间变化;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碳同位素值重,分别为-26.1‰和-24.9‰。相对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表明了原油母质形成于较高盐度的水体中。通过邻区对比发现,该原油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等已知产油层位的原油差别较大,显示出明显的地球化学与成因的特殊性。新发现原油表明渭河盆地应具有尚未发现的生烃源岩,对渭河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鄂尔多斯周缘盆地新层系油气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白音查干凹陷生物降解稠油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音查平凹陷生物降解稠油物性及地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凹陷稠油宏观上具有密度、粘度、凝固点高,饱和烃含量低,饱和烃与芳烃比值小的特征;微观上烷烃色谱及生物标志物表明稠油为两期混合油,成熟度属低-较成熟油的信息。通过同位素技术恢复了达6井稠油密度后,以生物标志物及物性特征将该凹陷稠油划分为三级降解油,为了解该区含油气远景和地质勘探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原油物理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镇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新区,近几年在该地区发现了延长组上部和延安组下部的复合油藏。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原油样品和区域内烃源岩样品进行系统采集和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了延安组延6、延8、延9和延长组长3等油层组原油的成因;油源对比研究表明该地区延安组与延长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均与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说明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烃源岩。这些研究成果为林镇地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渤海西部海域歧南断阶带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论述了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油田(藏)的特点及石油富集规律.针对该带以复杂断决、中小油田为主,油田成群分布,轻质原油、近岸、水浅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油气运移是成藏过程重要的组成单元,油气运移方向的正确分析对圈闭预测及油田的勘探开发部署至关重要。目前,对于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多基于运移中可能发生趋势性变化的示踪指标(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层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系统总结和分析现有各种示踪油气运移的指标及应用方法(原油物性指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示踪、含氮化合物、伊利石测年等方法),论述了不同油气体系中油气运移研究技术的选择方法,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示踪指标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花海凹陷是一个小型的中新生代沉积断陷,其油气成藏条件在中小型盆地中具有代表性。含油气系统地质要素分析表明,花海凹陷南部沉积中心白垩系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和封盖条件,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凹陷边缘则缺乏生油和保存条件。从各成藏要素的时间配置关系来看,早白垩世后期是凹陷中心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时期,以近距离小规模聚集为主;第三纪油气受构造影响再次运聚成藏和局部调整。分析认为该凹陷勘探潜力较小,建议该凹陷立足于寻找小型油藏,以位于生烃中心的中央断裂构造带为主要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8.
渤海海域稠油油田(藏)特征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从油藏描述入手,结合色质、气相色谱和物性资料,研究了渤海海域内5个大、中型稠油油藏。目的指导新区勘探,预测开发有无经济价值。结果渤海海域内5个大型稠油油藏,其产油层埋藏浅;储层为高孔、高渗型;原油性质具“三高三低”特征;成因上属次生型,受构造后期抬升、生物降解及地层水洗氧化等因素控制。按成因可分为边水氧化型、底水稠变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不同成因的稠油油藏原油性质在纵向上各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处于凹陷边缘斜坡披覆构造可形成易开采的边水氧化型稠油油藏,并且此类油藏是今后勘探的首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辽河探区西部凹陷天然气分布广、油气伴生的特点,首先分析了油气相态分布、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原油溶解气出溶特征,然后分析了天然气运聚成藏特征和模式,最后提出了天然气分布模式。在同一勘探区块,油气藏具有由下而上依次为气藏、油藏、气顶油藏和气藏的分布特征,平面上独立相态天然气主要分布于生烃凹陷主体内部不同深度,干气主要分布在生烃凹陷内的浅部及其邻近地区的斜坡部位,湿气在不同深度均有分布。其中,沙一段—沙二段的干气主要分布在生烃洼陷内及其附近,沙三段—沙四段的干气主要分布在生烃凹陷周缘的斜坡带上。原油溶解气出溶是独立相态聚集的天然气主要来源。凹陷的不同构造有4种不同的天然气成藏模式。浅层气主要富集在生烃凹陷内油藏之上的有效圈闭中,高成熟的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在深层及邻近生烃凹陷的凸起部位。  相似文献   

20.
埕北低断阶区沙二段是大港油田近年来重点勘探层系之一,研究目标层段原油特点及油源对比分析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原油物理性质总体表现出高成熟原油特征,具有四低一高的特点,即低密度,低黏度,低胶质+沥青含量、低含硫量及高含蜡量。原油地球化学性质和原油生物标志特征整体反映出生油母质形成于湖相沉积弱还原环境,具有丰富的藻类贡献,也表现出高成熟油特征。通过原油的物理四性分析和层系间油岩生物标志特征对比研究,分析认为其油气来源为两个方面:主要方面来自歧口凹陷和歧南次凹两大生油凹陷的双向供油,另一方面油气来自沙二段烃源岩的自生自储和沙三段的高成熟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