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高”气井现场测试作业过程中压力计无法接近产层中部,关井后井筒温度变化引起测点压力变化,对试井解释带来了较大的干扰。将地层渗流模型与井筒动力模型有机耦合,建立了井筒-气藏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不稳定试井压力计下入深度对试井解释结果的影响,绘制“三高”气井试井测试压力计最小下入深度图版,提出井口试井测试适应条件。研究表明,压力恢复试井最小测压深度(能反映地层真实渗流特征)主要受气井生产压差控制,其次受关井前生产产量控制;当生产压差大于10 MPa时,井口压力恢复试井即可满足试井解释条件;当生产压差小于10 MPa时,不同气井存在不同的最小测压深度,压力计只有下入最小测压深度以下,才能准确认识地层渗流特征。该方法为“三高”气井不稳定试井测试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凝析气井干扰试井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凝析气井井底附近存在复杂的多相渗流,在进行干扰试井时井底压力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复合油藏特征。基于XuLee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数学模型,建立了考虑变井筒存储的凝析气井干扰试井解释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对其求解,绘制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并分析了观测井位置、区域流度比、激动井表皮系数及井筒存储系数对压力和压力导数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观测井在凝析气井的不同流动区域表现出各异的曲线特征,激动井表皮系数及井筒存储参数对压力和压力导数动态的影响也与普通油气井不同。  相似文献   

3.
气井的试井分析是气藏开发动态监测和动态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气藏和气井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后,不同程度地见水使井筒气水两相流动和地层气水两相渗流对试井分析结果的影响日益突出,包括常规试井方法和现代试井方法的现有传统试井分析技术受解析解处理方式的限制,无法较好地考虑上述复杂因素的影响,寻求新的试井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气田开发对技术发展的一大要求。文章针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气水井井筒流动和地层渗流的特点,考虑井筒气水两相流动和地层气水两相渗流等对试井分析的影响,建立了气水两相地层/井筒两相组合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为气水井试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存在井筒积液气井试井问题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筒积液对气井井底产生一个附加压力,使试井测试资料出现异常,给气井试井资料解释带来三个难题,即地层压力计算困难、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和产能方程异常。针对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规律,对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得到了应对气井井筒积液的有效方法。用典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气井试井过程中井筒内流体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分布是不一致的.在井口关井测压时,压力计距油层中部的距离、相态分异、重力分异等因素对关井压力资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气井测试全过程记录井底压力的变化,分析了气井试井中井筒内流体的变化和当关井达到一定时间后压力小幅降落的原因,并了解了关井早期井底积液和液体淹没压力计的过程,此过程在双对数早期诊断图中表现为实测点偏离理论斜率线.这些认识对压力资料的分析和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含硫气藏气井常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油压、油温等数据,关井后的油压恢复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试井分析。但部分高含硫气井在油压恢复过程中,油压恢复曲线出现异常下降,折算的井底压力数据不能用于试井分析。针对这一难题,通过研究影响高含硫气井油压恢复曲线的原因,明确了导致高含硫气井油压恢复曲线异常的主要因素是井筒温度。在优选高含硫天然气的偏差系数计算及校正模型的基础上,基于Cullender&Smith方法,考虑井筒温度剖面非线性变化以及修正高含硫气井气体临界参数,建立了考虑井筒热传导影响的高含硫气井压力恢复曲线异常校正模型。利用高含硫气井油压恢复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准确可靠。本研究成果对同类气井井底压力计算及油压恢复曲线校正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相地层储层较发育,个别气藏有效厚度高达数百米,气井存在打开不完善的情况。受凝析水和地层水的影响,部分气井产出少量的水,因此在进行压力恢复的关井阶段,井筒内的流体会形成气体上升,液体下沉的气液两相分离现象,导致压力恢复曲线的形态发生异常,试井解释曲线失真,无法解释。因此有必要在渗流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拉普拉斯数字变换的方法,推导出考虑相分离影响的气井渗流数学模型和试井解释模型,分析相分离、部分打开程度等多种因素对渗流双对数的影响,并结合西湖凹陷地区实际试井数据验证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对实际数据进行了精细解释。本文的理论研究大大提高了有水巨厚气藏的试井解释精度,为同类型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凝析气井生产中,井筒会出现积液,导致试井资料出现异常,用以前的试井理论图版无法进行拟合解释。从数学模型表达方法上看,带积液的气井试井模型与井筒相态重新分布的气井试井模型类似,都是在井底增加了一个附加压力。从此入手,建立了带积液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模型,加以求解,画出了其特征曲线,并对其各个阶段的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证明,利用该试井分析模型和相应的理论图版进行凝析气藏解释,可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部分采气井油管变形、结蜡结垢严重,造成监测仪器下不到井底,从而影响录取资料的质量;同时凝析气藏复杂的相态变化所引起的储层多相渗流和井筒多相流动,给测试资料的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资料的解释精度。因此,常规的试井技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开发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从试井理论、测试工艺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高压气井和凝析气井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高压气田、凝析气田的试井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为气田的生产管理和方案调整提供了优质的监测资料。  相似文献   

10.
通常情况下,高速非达西流动只出现在井筒附近。目前,在气井渗流模型建立及求解过程中,现有文献是将整个供气半径范围内的流动均考虑为高速非达西渗流,这与实际流动规律不符。文中将供气半径分为2个区,建立了考虑近井筒区高速非达西渗流和远井筒区达西渗流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有限差分数值模型,通过编程求解,模拟了不同流态、紊流系数及分区半径下的井底压力响应,为高速非达西渗流气井试井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于渗透性差、产能低的气井,稳定测试初期往往出现井底积液,导致试井资料出现异常指示曲线,采用常规的系统试井分析方法根本无法进行处理,这主要是由井口压力折算井底流压的误差所引起,本文推导的校正分析法通过修正以上误差,从而可以得出该类气井稳定试井的解释结果。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2.
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确定油、气井产能的主要方法是稳定试井方法,若能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产能,则极大地提高了确定气井产能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气井井底流动方程和气井产能试井对测试井井底压降率精度的要求,推导出了计算稳定时间的基本公式,由此便可计算出相应的井底稳定流动压力,进而建立气井的产能方程和确定气井产能,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试井确定的无阻流量是气井产能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气井产能测试期间,地层压力必然会降低。当测试时间间隔较长时,地层平均压力下降更为明显。进行产能数据处理如不考虑这种变化,会导致无阻流量计算偏低。提出了考虑每一测试点地层压力变化的气井产能数据处理方法,实例应用证明了方法的可靠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稳定法试井中二项式产能方程广泛用于描述均质气藏气井产能,实际储层往往表现为非均质性。对于径向复合气藏,近井和远井地带(内区和外区)储层物性不同,利用稳定试井得到的二项式产能方程及无阻流量存在一定偏颇。在建立径向复合气藏二项式产能方程的基础上,利用非稳定试井中的压力恢复资料解释得到内、外区的物性数据,求得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值。应用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以往用电子压力计测得的试油测试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地层温度资料在试油测试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有时在地层压力资料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地层温度资料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地层温度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判断主产层,进行产能评价,而且可以验证测试操作成功与否。经现场实际应用证实方法可行,而且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变一次气井产气量(由大变小)可连续测试不关井压力恢复变化。通过现场15井次测试和试井分析表明,气井不关井压力恢复测试技术可以取得与关井压力恢复等效的测试结果,能缩短测试时间、减少产气量损失、提高生产时率,为气田生产提供决策资料。  相似文献   

17.
双坨子气田坨17井于1998年7月10日完井,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1次不稳定试井,1次修正等时试井。利用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获得了大量信息,采用双对数和半对数对该井外边界进行分析,提出在进行试井解释时,解释模型选用十分重要,一定要结合地质条件和试井曲线形态进行判断。利用该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确定真表皮系数为0,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的S为34,说明该井配产太高紊流损失严重。确定产能试井无阻流量为108.582dam^3/d,用无阻流量的1/5确定合理产量为21.7dam^3/d。  相似文献   

18.
气井(尤其是高温高压气井)完井试油时,关井最高井口压力对于选择油层套管和采气井口以及封隔器完井工艺的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参数,必须进行准确预测.文献[1、2]提出了两种基于静止气柱的预测方法,未考虑关井后井筒温度的变化以及续流的影响,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对关井后井筒压力、温度变化的分析,详细研究了瞬变过程以及达到稳定后关井最高井口压力的预测方法.实例应用表明,瞬变过程达到稳定后,瞬变过程和稳定过程的关井最高井口压力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选择测试阀是新一代全通径压控式测试器,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了本质的创新,使现场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对井筒条件要求低,更适用于高温、高压、深井、气井的地层测试,拓宽了地层测试和其它井下作业的兼容性。经7井次应用,其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20.
不关井稳定试井方法就是在地层静压未知的情况下求得产气方程和绝对无阻流量。通过对陕甘宁盆地大气田二十多口井的资料进行验算可知,这种方法求得的地层静压和实测地层静压计算出的绝对无阻流量和用常规武井方法求得的绝对无阻流量具有很好的符合率、因此,这种试井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