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了不同的何首乌叶添加量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何首乌叶的添加量为6%时,霉菌数为7.72×104个/g干曲,酵母数为4.28×103个/g干曲,细菌数为1.27×103个/g干曲;小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分别为472mg/(g·h)、7.96g/(g·h)、68.3%.此时小曲外观为淡黄色,无黑心,具有特殊的浓酒香.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质量的影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探索小曲制作过程中,各中草药的最佳添加量,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设定草药比、药米比和接种量为3个因素,进行L9(33)正交试验,通过检测糖化力、液化力与发酵力,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8℃培养6d,绞股蓝与辣蓼草比为2:1,药/米为15%,接种量为8%.辣蓼草与绞股蓝的添加对小曲的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桑叶对小曲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桑叶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9%,制成的小曲霉菌数达4.58×10^4个/g干曲,酵母数达4.77×10^3个/g干曲,细菌数达2.05×10^3个/g干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分别达到498.2mg/g·h、0.82g/g·h、65.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的辣蓼草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辣蓼草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12%;探讨和分析了辣蓼草对小曲pH值、透气性等方面影响的机理。(孙悟)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绞股蓝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绞股蓝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12%,制成的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分别为483 mg/(g·h)、7.91 g/(g·h)、68.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决明叶添加量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以及发酵力的影响,以获取决明叶在小曲制作中的最佳添加量.方法:设定决明叶添加量分别为:0、3%、6%、9%、12%、15%制备小曲,通过对成曲中的微生物含量、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进行测定,确定最佳添加量.结果:决明叶的最佳添加量为9%左右.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分别为486mg/g·h、7.94g/g·h、67.8%,均高于传统的白米小曲.结论:在小曲中添加决明叶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高碎米半固态小曲酒质和产酒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碎米作原料,采用小酒埕按先培菌糖化后半固态发酵方法酿造小曲白酒.研究培菌糖化条件及发酵温度、时间、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1H-AADY)接种量和料水比对产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米酿小曲白酒最佳糖化条件为28℃下糖化22 h.最佳发酵工艺为接入0.10%TH-AADY、采用料水比为1∶1.2于30℃下发酵8 d.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酒率可达67.96%(57%vol),酒的总酯(以乙酸乙酯计)迭2.89g/L,酒体绵甜、风味醇厚,酒质好.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范围内添加辣蓼对酵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辣蓼甜酒曲制作过程中辣蓼添加量、种曲添加量和培曲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糖化力和发酵力为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辣蓼甜酒曲的最佳制曲工艺条件为:辣蓼添加量6%,种曲添加量4%,培曲时间72 h,并通过酿酒试验验证辣蓼甜酒曲所制甜米酒酸甜爽口,酒度适宜。  相似文献   

9.
对米曲霉的制曲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装量、翻曲、接种量、培养温度、时间对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曲霉制曲的最佳条件为:装量为30g(干料)、接种量为4%、温度35℃、培养78 h,其间间隔24 h进行翻曲.在此培养条件下,米曲酶的糖化力可达到5205.23 u/g,液化力可达到250 u/g.  相似文献   

10.
小曲酒最佳培菌糖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  洪志恒  肖明红 《酿酒》2001,28(2):36-38
对以大米为原料,传统小曲、纯种根霉曲和耐高温型酿酒高活性干酵母作糖化发酵剂的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小曲酒出酒率和品质的因素(培菌糖化时间、培菌糖化温度和用曲量)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确定了小曲酒生产的最佳培菌糖化工艺条件:培菌糖化时间24h;培菌糖化温度30℃-35℃。用曲量:传统小曲0.8%、纯种根霉曲0.4%、耐高温型酿酒高活性干酵母0.15%。  相似文献   

11.
测试虎杖提取物对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与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相比较,并选择有代表性的食品进行防腐试验。确定了虎杖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树脂吸附法纯化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以二苯乙烯苷的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比较D101、D100、D600、NKA-9四种大孔树脂对二苯乙烯苷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得出D600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附性能较好,吸附量为69.72μg/g,体积分数30%乙醇洗脱解吸率为53.06%。二苯乙烯苷最佳纯化工艺为:体积分数30%乙醇洗脱,pH 4.0,流速3 mL/min,纯度达83.3%。  相似文献   

13.
高永强  徐大新 《酿酒》2009,36(6):67-68
添加不同量的辣蓼草对机械化黄酒酵母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辣蓼草对机械化黄酒酵母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酶法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之尧  郭崇华 《食品科学》2008,29(5):283-286
用微生物发酵法酶解虎杖,可以提高从虎杖中获取白藜芦醇的得率.通过对多种含糖甙键水解酶菌株的筛选,获得四株可以直接作用于虎杖的优良菌株.其中用 Aspergillus niger 1分解虎杖,提取白藜芦醇,与传统醇提工艺和自酶解法相比,提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DNA序列变异,初步研究何首乌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来源于何首乌15个居群的17个样品的叶绿体matK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结果 何首乌的matK基因长度均为1271bp,根据排序比较,何首乌17个样品间存在12个变异位点,用UPGMA(不加权的算术平均对群法)法构建的系统分支树将其分成四支.结论 matK基因序列可变位点为何首乌品种的归并提供了分子依据,且品种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呈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四种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何首乌的蒽醌类含量、二苯乙烯甙含量、淀粉粒组织方面比较了四种炮制方法:清蒸、黑豆炮制、姜制、酒制的炮制效果,并分析了四种炮制方法随时间变化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变化趋势,得出高压清蒸品(120℃,6h)的游离蒽醌含量是其它三种炮制方法所得炮制品的1.78~1.84倍,二苯乙烯甙含量是1.06~1.61倍;炮制时间对有效成分影响显著(F,α=0.05);同时发现淀粉粒在炮制过程中呈现分散,聚集,再分散,再聚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虎杖有效成分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分析虎杖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有效成分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甙)、大黄素、虎杖黄色素的功效、提取及利用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虎杖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虎杖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溶剂及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reducing powers, 2,2‐diphenyl‐l‐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ies, total phenolic compound cont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ether, ethanol and hot water extracts of Polygonum cognatum Meissn were studied in vitro. The high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found in the water extract. Howeve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15 µg ml?1 extract‐containing samples in linoleic acid emulsion (0.02 M , pH 7.0) during 120 h of incubation (P > 0.05). The reducing power of the water extract was the highest, but its reducing power was markedly lower than that of ascorbic acid. The highest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was found in the water extract, with 50%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µg ml?1 dried water extract, while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dried ethanol extract the value was 12%. Surprisingly, no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he ether extrac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henolic compounds found were 0.48, 0.50 and 0.01 µg ml?1 gallic acid equivalent in 10 µg ml?1 water, ethanol and ether extracts respectively. The ether and ethanol extracts show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The water extract did not show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the studied micro‐organisms. © 200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