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成油初次运移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的物理性质及其演化规律的剖析,结合煤生油的有机岩石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特性研究,认为,镜质体反射率R_0在0.65%~0.85%演化阶段煤的生油量大于其孔隙的容纳量,构成了煤成油初次运移的基本条件.在煤可塑性传递上覆压力产生的煤层内孔隙流体高压作用下,导致孔隙连通并形成微裂隙,煤成油沿微裂隙以连续“沥青网络”的形式发生初次运移.由于侏罗系煤处于有机质成熟阶段早期,在排驱时间上存在“早生早排”的可能性.侏罗系煤中特定的生油母质、有机质成熟度及排驱机理决定了煤成油的重质、高蜡和高粘度特点.  相似文献   

2.
3.
煤成油研究历史和我国煤成油田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煤成油早期研究始于18世纪的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之后西方学者Rogers、Bertrand等先后发表过有关论述。近代我国煤成油研究可能始于1933年王竹泉、林文英、谢家荣等分别考察鄂尔多斯盆地和浙江长兴地区。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在含煤岩系探获石油。80年代后,对煤成油的研究和认识获得较大的进展,形成了含煤岩系内能够形成油田的共识。我国一批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在煤生油显微组分、模拟实验、有机地化、成烃模式、煤沼演化与煤成油田形成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见性的认识,将我国煤成油研究推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含煤岩系内形成油田的主要贡献者是煤层还是泥岩?在低成熟条件下能否形成煤成油田?对此类争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展开深入的讨论,煤成油研究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参19(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代煤成油理论的建立和世界范围内一批大中型煤成油田的相继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问题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为50~88kg/t煤,为研究煤吸附烃提供了一些定量信息.同时认为,只有煤生油能力达到或超过煤饱和吸附烃量时,煤才可能成为有效油源岩.通过热模拟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能力,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进行评价,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有限,大多数煤生成烃类尚不能完全饱和煤中的孔隙.同时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与世界其它大中型煤成油田进行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煤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成熟度不高、生油能力有限;油源对比的结果也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原油与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无关,从另一侧面也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有限,形成工业性油藏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中富集孢子体和角质体(3.0%~6.0%,全岩体积百分比),对煤中氯仿沥青“A”组成中较高的总烃馏分(30%~50%)和饱芳比(0.6~3.0)产生了影响。煤的聚集环境是影响煤的显微组分组成及生油特性的关键因素。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属于“晚生晚排”叠加有“早生早排”类型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侏罗系盆地残留地层厚度均在2000m以上,厚度大于3000m的地层分布在造山带的一侧或新陷盆地沉积中心。最大煤层厚度在10~203m,最大泥岩厚度分布范围为400~1020m,泥岩厚度是煤层厚度的数倍。通过建立吐哈含煤盆地剖面成油模式,并对比分析世界已发现油田含煤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后得出:烃源岩达到了成熟阶段,发育完整的湖(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且在水进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中的次  相似文献   

7.
西北侏罗系煤成油研究中的煤田地质学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煤田地质学方法分析、研究了西北侏罗系盆地的煤沼沉积环境演化类型(以下简称煤沼演化类型),划分出:①没有发育湖相建造;②含煤建造上覆缺失湖相建造;③具有完整湖平面变化旋四层序的三种煤沼演化类型;研究了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煤沼演化类型的煤显微组分组成和烃源岩的成熟度特征.根据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煤成油田形成和分布规律,依据煤沼演化类型、盆地沉积构造背景、有机岩组成特征等条件,提出了天山及其以北和塔里木周缘和祁连山两侧山前的前陆盆地等同沉积构造活动性较强的盆地是西北侏罗系煤成油勘探的有利区域,发育第一和第二煤沼演化类型的盆地及其伊犁和三塘湖盆地没有找到煤成油田的可能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吐哈盆地"煤成油"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合其他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认为台北凹陷中侏罗统油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煤成油”。而是深层湖相与煤系的“混源油”。  相似文献   

12.
从烃源岩资源潜力及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探讨了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的煤成烃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煤系是石炭-二叠纪残存盆地中最主要的烃源岩,其厚度大,类型较好,生烃潜力大,存在多期生烃过程,其中,印支和喜马拉雅运动期是最重要的埋藏生烃期;圈闭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圈闭和断褶构造圈闭两类,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较好;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有效烃源岩分布、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构造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和古近纪构造格局等;可能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型3 种油气聚集类型。  相似文献   

13.
石油成因的无机说和有机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对比了石油成因的无机说与有机说的理论基础。指出,现今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证实,烃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然的CO、CO2、H2在全球无机合成带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在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岩样品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的油气产物配方基础上, 应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生烃产物的PVT相图。通过不同模拟温度下生烃产物的PVT相图特征分析发现, 随着模拟温度升高, 煤岩的油气生成相态由“油相型”转变为“气相型”, 二者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为1.2%~1.6%。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述了我国煤成气资源及其在天然气工业上的重大作用,并指出目前我国至少已发现煤成气田(藏)33个,探明的总储量占全国已探明气层气总储量的36%。最后,论述了强化欧亚中、下侏罗统巨型煤成气聚集带的东带(即我国境内吐——哈、准噶尔和塔里木等盆地)煤成气研究和勘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鱼卡地区侏罗系油页岩特征及以往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页岩参数井的测井、录井及测试数据,得到研究区油页岩具有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及低自然伽马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参数井数据建立3种含油率预测方法并对比其预测效果,最终选择效果好、应用方便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判别含油率。通过研究区单井油页岩识别,综合考虑油页岩的埋深、厚度、含油率及构造影响等因素,初步建立了油页岩目标区的优选标准,根据标准在研究区划分出3个A类和2个B类目标区;对A类目标区油页岩资源进行计算,共计3.41×109 t。  相似文献   

17.
从煤系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和“显微组分分期生油”的角度,讨论了煤系中低熟油生成的可能性,结合实例阐述了树脂体早期生烃和木栓质体早期生烃两种煤系低熟油形成机制根据对煤的物理性质与煤层排液过程关系的分析指出,低熟油生成时期恰好是煤层释放液态烃类的最佳时期。因此,煤系存在低熟油形成机制是煤成油有效聚集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论石油与天然气的多元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油气资源的持续发展需要新的适合于中国地质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从生命起源的角度看问题,“生命物质”也来源于“无机物合成的沥青”,油气的有机与无机成因说都只说到了物质演化不同阶段的作用,依中国地质特征分析,油气应具有多种生成机制与模型。中国含油气盆地的特殊风格是火山活动活跃,由此引出了多种生烃机制:火山活动贡献了有机生烃机制灶体生烃模型与催化生烃模型、贡献了无机生烃机制,还贡献了可以再生的合成生烃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孤北地区是济阳探区石炭-二叠系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该地区石炭-二叠系具有良好的自生自储式煤成气成藏条件。二叠系储集岩类型主要为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碎屑矿物组份主要为石英。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粒间剩余孔、次生孔隙、晶间微孔、杂基微孔和裂缝等,其中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储集层类型属于低孔低渗型。二叠系各组中以上石盒子组孔渗条件为最好,山西组最差。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是控制储集层优劣的三大因素,其中以构造作用为主控因素。将孤北地区二叠系储集层分为四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上、下石盒子组属于优质的Ⅰ类和Ⅱ类储集层,孤北古3井区为有利的储集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三工河组储集层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南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储集层沉积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应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方法对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层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目的层主要是一套受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的沉积成熟度低、富含牵引流成因的流水构造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与含油气性对比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含油气性较好,是较为有利的开发层位;沉积微相对储集层非均质性及油水运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