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外啮合斜齿轮三维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针对建立斜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模型所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包含内、外啮合并计及轮体结构的斜齿轮接触应力分析有限元建模程序;针对7个考题的有限元结果与ISO、AGMA411.02、AGMA2001齿轮标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交叉轴齿轮传动方式,目前还没有接触应力解析计算公式,只能依靠有限元软件进行接触应力计算。给出了其接触应力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首先,基于曲面啮合传动原理,推导了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齿面方程;其次,建立含安装误差的接触分析坐标系,由齿面接触分析原理得到接触点及其曲率计算方程;最后,按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一般形式的接触应力解析计算公式,该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正交与非正交、修形与非修形、直齿与斜齿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通过编制程序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接触应力。以某一设计参数的面齿轮副为例,应用提出的接触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接触应力,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提取有限元计算的面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值,与解析计算公式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误差为5.23%左右。对比结果表明,给出的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4.
5.
直齿面齿轮加载啮合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正交面齿轮在加载条件下面齿轮啮合的传动性能参数、齿面接触应力和轮齿弯曲应力变化规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关键技术,以赫兹接触应力解析公式计算结果为对比,提出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计算的有限元网格密度确定方法。根据面齿轮重合度,分析面齿轮加载啮合仿真的五齿模型和七齿模型适用场合,给出面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值位置,计算面齿轮多齿模型接触应力及弯曲应力极值,准确得到面齿轮传动的重合度、传动误差、载荷分布系数等传动性能参数,以及载荷对这些传动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赫兹接触应力解析公式计算的结果合理地确定了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密度,有限元仿真得到的应力值可靠,传动性能参数的分析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分析一对渐开线齿轮外啮合的情况,推导了齿轮综合曲率半径ρ与传动比i的关系,从而得出了传动比对齿轮传动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齿轮传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方式,而斜齿轮因其自身特点多适用于高速、重载传动。以斜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利用UG软件建立斜齿轮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接触应力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齿轮的失效形式并给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Pro/E三维建模软件和ANSYS软件相结合,依据标准渐开线方程和齿根过渡曲线方程在Pro/E环境中准确建立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化三维模型,用IGES文件格式将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对齿轮啮合齿面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将仿真与赫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进而为精确计算齿轮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齿轮接触分析应用实例,分析了齿轮接触应力的分布和最大应力,介绍了CAXA电子图板齿轮建模和ANSYS接触分析的方法,对其中遇到的接触问题进行探讨,对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影响收敛的因素:处理界面约束方法、摩擦模型、接触刚度、初始接触条件等的选择和模拟提出建议,通过算例说明了有限元分析在齿轮接触问题上的有效性。为其他类型接触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志帮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5):29-30
首先对斜齿轮的轮齿进行参数设计,然后利用ANSYS对其建立三维模型,并加约束条件和载荷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斜齿轮在外载荷情况下的应力,为齿轮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提高内啮合斜齿轮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建模速度和模型精度,提出了一种齿轮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自动建模方法。基于齿轮插刀齿廓方程,利用齿廓法线法,得到包括齿根过渡曲线的内、外斜齿轮端面齿廓,建立了内、外齿轮参数化粗网格有限元模型。开发了表层六面体网格剖分方法,自动识别齿面接触带单元,进行分级剖分细化,保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建模精度和网格密度。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得到了内啮合斜齿轮的弯曲应力、接触应力、接触印痕、传动误差、时变啮合刚度和载荷分配率。粗细网格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内啮合斜齿轮有限元建模效率和计算精度,缩短了计算时间,为快速准确的齿轮接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宽斜齿轮啮合过程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宽斜齿轮,提出了轮齿在不同位置啮合时有限元网格及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并开发出相应的三维前后处理及接触分析程序,进行了轮齿啮合过程中应力应变的数值分析。本文程序使用方便,只需输入齿轮基本参数,即可得到轮齿不同啮合位置的网格、应力分布、位移场、应力场、接触状态及接触线载荷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