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带有肋片的热管置入静电除尘器中,构成静电热管式除尘器,使静电力和温度场的作用有机结合,以提高除尘和换热效率。本文进行了在静电场作用下,单根热管和管束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静电热管除尘换热空间的温度分布特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平板急剧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伟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6,16(2):27-29
平板急剧冷却过程为一维不稳定导热问题,用差分法求解该过程的热导方程,得出出这一过程中板内的温度分布,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很小,并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3.
4.
以牛顿流体(H2O)为介质,研究在内部放置环形挡板的管道中,通过对物料施加振荡条件,测出物料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实验在“0”时刻,在管道入口处注入KCl(氯化钾)水溶液,同时通过在出口处测得KCl溶液的浓度,以推算出牛顿流体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分布.经过对所测得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建立计算停留时间分布的新的物理模型马尔柯夫链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普通住宅日常通风换气的特点设计出一台小型平板热管通风换热器,在不同风量(60、90、120、150m3/h)和室内外温差(室外新风温度为27~40℃,室内排风温度控制在24℃)的条件下,针对夏季工况,进行了热管换热器的真空度对其热回收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热管换热器热回收效率较高,最高热回收效率接近60%;在风量较高的情况下,真空度对其热回收效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冻结管的材质、结构、布置方式、串联方式等不同条件下液氮冻结试验中的管壁温度数据.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冻结管结构的液氮冻结中,冻结管口与管底的管壁温度差别较大,在冻结管长度方向上管壁温度成近线性分布;采用在供液管上开孔的冻结管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冻结管壁的温差,特别是在供液管底部封堵后,采用较小的开孔间距时,冻结管壁温度分布基本是均匀的;在冻结管串联时,相同深度位置进液管壁温度都低于出气管壁温度,且两者的温差基本一致.液氮灌入量、冻结管材料、结构和连接方式是影响冻结管壁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利用波动理论建立双向时滞模型,以研究圆孔结构和平板结构换热器微通道中温度波的振荡特性.结果表明,温度波的振幅随着无因次时间准数ωτ值的增大而减小;在流道中心,其振幅随着δrαh的增大均有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并且平板结构换热器的性能要优于圆孔结构换热器;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圆孔结构一般设计1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气控热管在计量领域的应用,研究气控钠热管炉热特性.在未控压的状态下,找出加热炉最佳控温点,研究气控钠热管在同一温度计阱不同位置上和不同温度计阱中的温度稳定性和温度场均匀性,对加热炉丝2种不同的绕制方式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将热管内温度控制在655℃、气路压力控制在7.840 kPa的状态下,热管温度稳定性在15 min内达到±0.836 4 mK. 相似文献
10.
对撞流技术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技术.采用自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上、下两股气流对撞所形成的水平对撞面内的速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的分布,并绘制了分布图.研究发现,对撞后的两股流体在径向向外的压力梯度推动下,在对撞面内形成辐射向外的速度场.流体在流出核心对撞区域的过程中因膨胀加速,产生热能向动能的转化,导致气流的温度乃至相对湿度等的变化,显示出对撞面内极不均匀的流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种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将其应用在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热泵系统中,实现太阳能分季节全天候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Gambit软件建立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三维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中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不同集热器结构参数、集热器内蓄能材料、太阳辐射强度、外界换热条件等对其温度场、液化率等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振荡热管间距选17 mm,真空管后增设金属反射板,集热管内采用复合相变材料,夏季利用高温相变材料蓄热直接加热热水,冬季利用低温相变材料给热泵蒸发器供热,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LED散热问题,制作了一种一体化平板热管,搭建了平板热管实验台以研究此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设计了模拟热源的保温方案.为了模拟LED芯片的发热,制作了模拟芯片热源,并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充液率和工质对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平板热管具有良好的均温特性.在所测试的功率范围内,蒸发腔热阻随着功率的上升而降低.充液率方面,此平板热管的最佳充液率为40%.在测试的3种工质中,去离子水的传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振荡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独特高效的传热元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传热良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电子元件散热、新能源利用及余热回收等领域都极具潜力.本文综述了振荡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机制;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列举了振荡热管在几个领域的工程应用及应用前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振荡热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指出振荡热管的多样化、微型化、实用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尾气余热发电气道实验系统设计了由单片机、二阶巴特沃斯有源滤波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和CAN通信电路组成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结合抗干扰的软件滤波算法,克服了传统温度检测范围局限性大、精度低、不稳定和无数字通信的缺点。对汽车运行时尾气管道的温度进行检测,表明该温度检测系统不仅精度高,而且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热管结构形式不够灵活、分液不均等问题,同时将机械泵热管在解决大阻力复杂回路散热问题时的优势应用到远距离、大功率的能量输运上,提出了复杂热管系统。理论分析了该热管系统的结构部件,搭建了复杂热管系统用于空调冷量回收的实验台。在空调表冷器前后空气温差驱动下,复杂热管将表冷器后空气冷量回收用以预冷却表冷器前热空气,使表冷器负荷减少30%以上。初步证实了复杂热管系统在工业及民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脱甲醇塔的温度分布与灵敏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成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8(3):9-12
本文首次探讨了脱甲醇的温度分布和灵敏板位置,并提出了感温元件的适宜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17.
周景民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5(4):46-48
通过实验,研究了重力热管在固定床鼓泡反应器中的传热性能。分析了热水流量、气体流量、冷却水流量对床层温度分布和热管传热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笔者建立的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传热实验台上,用热管对防爆外壳内大功率可控硅元件的多种工况进行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得出了适用于防爆外壳内大功率可控硅元件的铜—丙酮热管的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放热准则式;还得出了可控硅元件表面温升随元件热流量的变化曲线,以及元件表面与冷却环境之间热阻随元件热流量的变化曲线。为设计防爆壳内大功率可控硅或其它电子元件用的热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