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某学校的生活污水采用接触氧化和局部充氧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生物生态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可以排入木兰湖,也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污水的试验研究。组合工艺的试验运行分两个阶段:前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池连续运行,后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池间歇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间歇运行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其运行效果优与连续运行的工艺组合。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为曝气强度为4.0 m3/(m2.h),进水0.25 h,曝气2 h,沉淀1 h,排水0.25 h,此时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经过消毒后可以回用。同时针对不同浓度的小区污水,还可以通过调整组合工艺的运行方式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挂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污水的就地处理与回用,开发了接触氧化/BAF工艺,并对该工艺的挂膜启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挂膜过程中生物相的变化情况及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接触氧化段,对NH4^+-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BAF段;当接触氧化段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BAF段对NH4^+-N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且填料中的生物相趋于稳定时,标志着系统挂膜成功,历时约27d。此时,系统出水COD和NH4^+-N的浓度分别稳定在50、0.2mg/L左右。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尚不成熟等情况,提出一种太阳能预热/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复合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设计参数、经济技术指标、设计体会和初期运行效果等,可为我国高原地区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了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该新型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对NH3-N、TP、COD、BOD5、TSS、细菌总数和浊度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杂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6.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鸢尾、酸模、兰草、葱兰这4种陆生植物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并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温度以及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长水力停留时间(24 h左右)、较低水力负荷(0.3 m/d)条件下,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地系统的除污效果提高;湿地中植物的长势好于自然环境中的,其中酸模的净化能力最强,其生长成熟时对氨氮、总磷的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重庆市某体育馆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各构筑物和主要设备的参数,指出该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机械设备少、投资省、脱N除P、工程设施采用地下埋入式,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特点,且出水水质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高寒区生活污水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温室结构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牡丹江市某农场生活污水,对该工程冬季在高寒地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考察,重点分析了其对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冬季生活污水中COD、NH4+-N、TP等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出水COD、NH4+-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49、10.79和2.31 mg/L.潜流人工湿地在使用覆盖物进行隔离保温后可以正常运行,该组合工艺的应用可以弥补冬季单级人工湿地去除率不高的缺点,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江西某变电站污水处理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采用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具有运行稳定可靠、管理要求不高、运行费用低、污泥产量少、不占用变电站用地、不产生臭味及噪声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罗助强  敖良根 《市政技术》2014,(3):129-131,136
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相结合,利用太阳能直接给反应器曝气系统提供动力支持,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设置4种曝气模式,其中每天曝气8 h效果最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置成本较其他模式可缩减48.7%。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最优曝气模式下稳定运行,出水COD、NH3-N、TN和TP质量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垂直流-表流串联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分A、B两个阶段,在阶段A装置内不添加活性污泥,也不种植植物;在阶段B于垂直流湿地中添加活性污泥,并在表流湿地中种植凤眼莲.结果表明,当污水中的COD、TN、TP、NH3-N浓度分别为(300~500)、(100~120)、(6~8)、(80~100)mg/L时,在阶段A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5%、25%、50%和35%,在阶段B相应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70%、55%和60%.研究显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垂直流湿地中,表流湿地可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添加活性污泥能促进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生长.缩短人工湿地的启动时间,并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种植的风眼莲通过直接吸收和为微生物提供附着介质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接触氧化过滤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采用组合填料的接触氧化过滤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FBR),进行了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CFBR能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实现对COD、NH_4~+-N、浊度的有效去除,同时还去除了大部分的TN和TP.CFBR处理城市污水的最佳工艺参数:曝气时间为60 min,DO为2~3 mg/L,水温为22~25℃,下部滤层的初始滤速为5 m/h.在一定的进水容积负荷下,高底物负荷可产生高有机物去除率;DO为1~4 mg/L时,增加DO会提高对COD和NH_4~+-N的去除率,但对TN、TP和浊度的去除率会减小;水温在13~25℃变化时,水温的升高有利于对NH4+-N的去除;当滤速<8 m/h时,增大滤速会使对COD的去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了使太湖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达到占地面积小、除磷脱氮效率高、管理简单、运行和建设费用低的目标,采用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进行了工程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d、5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h、并采用50cm/d的高水力负荷人工湿地的条件下,该组合工艺对COD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和83%,对TP的平均去除率在进水TP〉1.5mg/L时达82%,在进水TP〈1.5mg/L时为72%。  相似文献   

14.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阳聂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践表明,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抗冲击负荷、容积负荷高、气水比低、运行管理简便等工艺特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CIBR/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武汉市城市污水的水质特点,采用一体式生物反应器(CIBR)与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表明,通过调整CIBR的运行工况来合理分配处理负荷,能有效降低季节性水质变化与湿地单元处理能力变化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当组合工艺的直接处理电耗平均值为0.19(kW·h)/m^3时,出水COD、NH3-N、TN及TP平均值分别为15.68、3.25、8.69和0.50mg/L,总体上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组合工艺的总能耗为0.22(kw·h)/m^3,相比于A^2/O及Bardenpho工艺,其处理能耗分别降低了20.77%和40.12%,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组合填料净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较高水力负荷(1~2.5 m/d)下,选取沸石、无烟煤、蛭石、高炉钢渣、生物陶粒等5种填料,采用不同组合方式构建了4个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并处理污水.结果表明:组合填料的种类、装填顺序和装填方式对净化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与单一填料相比,4种组合填料对COD的平均去除率都有所提高,对BOD5的净化能力则略有降低;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无烟煤、生物陶粒、沸石的组合填料具有较好的脱氮功能,对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91%;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无烟煤、蛭石、钢渣的组合填料具有较好的除磷功能,对TP和TDP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到85%以上;钢渣在组合填料中所处位置对除磷效果有较大影响;与分层布置组合填料相比,不同填料进行简单的掺混后,其净化能力要弱于单一填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