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给水管网生物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给水管网生物膜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分析城市给水管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对供水管网水质、水力等条件的影响。阐述应用传统微生物方法研究城市给水管网生物膜的局限性,并重点介绍了应用较多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核酸探针技术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认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拓宽并加深了给水管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张宝东 《城镇供水》2014,(1):80-81,85
供水管网系统是连接水厂与用户的纽带,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水质经常会发生污染,严重时可能对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以及群众的生命财产产生严重的威胁.该文通过对管材腐蚀、外源污染、设计运营等影响供水管网水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的措施,并对管网水质保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的数字化调控途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信息的间隙性、被动性和延迟性特征,提出了管网水质数字化调控理念.从供水管网水质数字信息收集、管网水质信息的在线数字评估和管网水质模型构建方面对实现管网水质数字调控途径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管网水质数字化调控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区供水管网优化运行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保证城市供水水源水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配水管网水质,保证到户龙头水水质合格,是当前全面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重要任务.阐述了影响配水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管网水质监测的主要指标、管网水质监测的现实意义、管网水质监测技术手段和管网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并从水质仪表的选型以及水质监测点的合理选择方面分析了管网水质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供水企业管网水质监测与水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管网水质监测系统有助于为开展管网建模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完善供水企业的水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潘景盛 《供水技术》2011,5(4):55-56
通过剖析影响管网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网水水质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实行全过程水质监控和供水管网分区分片管理、梳理并消除管网水水质盲点、合理加氯进一步保障管网水水质、建立管网水水质评价体系、开展供水设施现状调查及评估等.通过推行精细化的片区管理方式,提升了供水营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某市多水源供水现状,研究了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特征,并对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敏感区进行识别。选取了该市不同水厂供水区域内20个管网采样点2019年3月—2021年3月的余氯、浊度及总铁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管网水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整体较好,管网水质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供水管网末梢、老旧城区及部分供水分界点,在水源调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管网水质中浊度与余氯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而水体浊度的增加与管道内壁含铁污染物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项菡 《供水技术》2008,2(2):58-59
阐述了管网水质稳定性、管网结构以及管网运行管理上的缺陷对水质的影响,并对如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管网水水质,加强水质的控制与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建立出厂水水质稳定性评价体系,加大加快管网改造力度,优化管网运行管理,健全消防供水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国内外对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判别方法,混凝、消毒、软化、膜技术等水处理工艺对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及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了今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铁质金属供水管道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供水管材,其腐蚀问题是导致管网漏失和爆裂的主要原因。长期运行过程中,管道内壁腐蚀生成的不规则腐蚀管垢,不仅会降低管网的输送能力,还会发生铁释放导致的"红水"现象,严重影响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分别从腐蚀研究方法、腐蚀影响因素、腐蚀管垢研究以及非常规水源进入管网引起的腐蚀问题等四个方面,综述了铁质金属供水管道的内腐蚀研究进展,并对目前供水管道腐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了面向未来的供水管道腐蚀研究新方法和新思路,以期从本质上掌握铁质供水管道的腐蚀问题及其引起的管网水质恶化的症结,并准确揭示供水管网的水质稳定性控制机制,从而为保证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建超 《山西建筑》2012,38(16):123-124
通过对迁安市供水管网水质研究,探讨了管道属性对管网中余氯的影响,分析了市政管道、小区管网对管网水质余氯的影响程度,为给水管材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消除长距离输水管路水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Z1):145-146
新余市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取水泵房是长距离输水泵房,原使用国外进口的缓闭止回阀后产生的水锤较大,影响了正常生产.现采用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后,有效地消除了水锤并保证了供水正常.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大型圆形水池和防水砼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刚性防水、构造防水及新型防水材料的综合应用效果,并通过满水试验加以检验,从而总结防水结构施工经验,肯定和进一步推广自防渗砼和新型防水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城市供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对象。目前.议论最多的是自来水和直饮水.然而事实上,这2种说法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肥城盆地矿坑水的水质利用评价和分类基础上,根据盆地实际需水要求,探讨了盆地实现分质供水目标,而应采取的不同途径和方式,可达到工农业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郑恒  陈利华 《中外建筑》2009,(8):164-166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传统制水公司的生产工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供水水质的日益增长需求,如何提高供水水质,就成为当今供水行业水的首要任务,因此,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呼之欲出。本文针对长沙市第二制水公司深度水处理技术作全面介绍,它可以作为今后改建、扩建、新建水处理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价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确保城市供水(包括水量和水质)的需求,若将水价按照“成本回收略有微利”的原则来制定,则水价中必然要包括环境因素(缺水和污染)导致的制水成本增高;同时,所制定的水价体系也应当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匹配。此种原则下制定的水价,不仅可以使自来水公司扭转亏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两种处理城市供水工程渗漏水问题的工程实例,阐述了供水工程渗漏处理的重要性,也讨论了防范于未然和后天补救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东京的供水和水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京的水源主要是地面水 ,但也采用少量地下水 ,其比例仅占 6 %左右。地下水有的经消毒后使用 ,有的经接触过滤和消毒等简单处理。地面水源的处理流程主要是根据原水水质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常规处理外 ,还采用粉末或颗粒活性炭、臭氧、生物、曝气、锰砂接触过滤、多层过滤等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 ,使出厂水水质达到标准。东京具有完备的配水系统 ,共有 137座配水站 ,344个配水池(有效容量达 2 6 7× 10 4 m3) ,2 0个配水塔 (有效容量约为 5 .4× 10 4 m3)。据不完全统计 ,东京的用水量为 180 5 42 .2× 10 4 m3/a ,供水系统的用…  相似文献   

19.
刘维城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129-133
1前言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作为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教、科技、交通和资讯中心的城市,也有了较快发展.2005年全国有建制市661个,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的城市规模结构.城市集中了大量财富,并能产生整体高效益.如何解决好城市对水的需求和水污染控制问题就成为影响全局发展的重大课题,也必然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全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河南受水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 ,划分了 3类 5型 15处地下调蓄库有利地段 ,并初步计算了规划库容、最佳调控水量 ,对调蓄水源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