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显德汪矿经过对上组煤长期开采,其可采储量面临枯竭,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开采受奥灰水严重威胁的9#煤势在必行。安全开采9#煤,必须查明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奥灰裂隙含水层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变化规律、动态特征、9#煤之奥灰顶板之间的隔水层隔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9#煤局部安全开采可行。  相似文献   

2.
朱庄井田太灰上段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朱庄井田太灰上段各单层灰岩的富水性类型,认识该井田太灰突水水源的规律性,通过对地面抽水试验、井下简易放水试验和井田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太灰上段L1灰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极弱,在单个工作面范围内可视作相对隔水层;L2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一般,是具有较强富水性岩溶裂隙含水层;L3和L4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极强,并具有同一水力联系,是极强富水岩溶裂隙含水层,对6煤开采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研究发现突水系数法适合6煤回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朱庄井田太灰上段含水层突水系数较大,但均在<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要求范围内,其中3613,3614,3621等7个工作面突水系数超过临界值,必须采取了疏水降压、底板注浆改造等安全措施实现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3.
根据淮北煤田闸河矿区、临涣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补给因素对太灰上段富水性的影响,研究了太灰上段含水层埋深变化对含水层富水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埋深的增加,太灰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埋深之间呈负指数递减的规律,含水层渗透系数减小导致了岩溶裂隙发育变弱、含水层的富水性逐渐减弱。研究成果为淮北煤田太灰含水层上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发生水害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对基础地质参数补充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陈四楼煤矿南部深部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稳定流放水试验分析了陈四楼煤矿南部采区灰岩岩溶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与奥灰水的水力联系,计算了灰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试验表明:区域内的太灰含水层属中等富水性至强富水性,不存在降不下去的高水位异常区,可以采取疏降和底板注浆加固的办法防止底板突水。  相似文献   

5.
首旺煤矿井田构造复杂,2煤二采区同时受底板太灰和奥灰水带压(双带压)威胁,为了解决2煤二采区双带压安全开采问题,采用钻探和综合物探勘查手段,查明了该矿2煤二采区太灰和奥灰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富水性分布特征及构造的导水性,研究了2煤回采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利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回采工作面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约为21 m;采用突水系数法评价了太灰和奥灰双带压安全开采;提出了双带压安全开采的综合防治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首旺煤矿2煤二采区的太灰和奥灰含水层有较强的富水性和水力联系,二采区东北区域的太灰突水危险区及导水断层存在较大的突水隐患,是双带压综合防突工作的重点所在,由此而形成的"勘查-评价-防治"技术体系,能很好地解决二采区双带压综合防突这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恒源煤矿深部开采放水试验及防治水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恒源煤矿-600m水平开采受底板高承压太灰含水层的威胁,基于地下水井流理论,对太灰含水层进行了大型群孔干扰放水试验,查明了6煤底板太灰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补径排条件。结果表明太灰含水层岩溶发育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一性,径流条件较好,矿区内不存在不易疏降的高水位异常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矿深部开采以疏水降压为主、注浆为辅的底板防治水技术方案,为保障-600m水平6煤安全开采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贺西矿山西组4#煤层开采受底板高承压太灰含水层的威胁,基于地下水径流理论,对太灰含水层进行了单孔放水试验,得出4#煤底板太灰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补给排泄条件。结果表明,太灰含水层岩溶发育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一性,富水性差,地下水径流不畅,且地下水交替和循环条件滞缓,但有较高的水位,位于3#、4#煤层之上,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矿深部开采以疏水降压为主、注浆为辅的底板防治水技术措施,为保障山西组4#煤安全开采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庄矿6煤底板深部岩溶裂隙水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防止杨庄矿6煤深部开采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涌入工作面,对杨庄矿6煤底板灰岩水进行了水文地质特征调查研究.运用钻探资料统计分析,并结合放水试验、抽水试验、示踪试验等现场水文地质勘探试验成果研究了石灰岩岩溶发育与岩层和垂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薄层太灰岩裂隙随埋藏深度增加呈现出闭合状态,而巨厚层奥灰岩溶不受排泄基准面控制,在垂向上普遍发育;岩溶裂隙垂向发育规律说明当深部煤层开采时,有一类深部矿井水体存在弱富水、高水压的水文地质特征.依据杨庄矿6煤底板深部岩溶裂隙水体特征提出以一灰、二灰为治水关键层的深部岩溶裂隙水害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东煤田庞庞塔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井田范围内的含水层、隔水层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特征,认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和石炭系灰岩裂隙-砂岩孔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砂岩孔隙含水层,各含水层无或有较弱的水力联系。区内奥灰水是影响矿井安全开采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疏水降压、注浆加固底板或者避开构造发育带或者薄弱带,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桃园煤矿Ⅱ2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条件及其与奥灰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在Ⅱ2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物探及钻探探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Ⅱ2采区井下太灰水群孔放水试验,通过对各水文观测孔的水位降深和水位恢复观测,对Ⅱ2采区太灰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其与奥灰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探查。结果表明:Ⅱ2采区内太灰富水性好,整体渗透性强,采区内部太灰与奥灰存在明显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