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传统的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设计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半定量设计,这种方法已经相对落后。目前,一种先进的HPC配合比设计方法--全计算法正趋于成熟并开始运用。本文以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全计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与高抗分离性,无需振捣而自密实,但其配合比设计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根据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原理,通过优选原材料,并对胶凝材料、外加剂、掺合材料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固定砂石体积含量法优化确定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配置了C50混凝土,满足了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理有效地确定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和矿渣粉、粉煤灰及钢纤维掺量,进行了多项性能指标的"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水平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及抗离析性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最优组合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随着水胶比的增加,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水胶比达到0.31后继续增加水胶比,拌合物的离析率会急剧增加。②钢纤维掺量的变化对拌合物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的影响可作为误差因素不做考虑;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抗离析性,钢纤维掺量为40 kg/m~3时即起到了连接作用,又充当了填料,抗离析性最佳。③各因素水平最佳组合为水胶比0.31、钢纤维掺量40 kg/m~3、矿渣粉掺量20%、粉煤灰掺量10%。④28 d劈裂强度提高了22.2%,满足钢混结合段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混凝土材料的理论化设计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一密实系数法.方法以已有的1432组工程数据为基础。运用密实系数的概念,统计出了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密实系数es和eG的数值,并通过试验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以该方法设计的混凝土不仅减少了混凝土的每立方米水泥用量。而且增强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该方法使混凝土配比中骨料粒径确定情况下。包裹层厚度最小,从而减少水泥用量.本设计中mw:mC:ms:mG=195:375:661:1184的混凝土配合比较以JGJ55-2000《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方法设计的混凝土每立方米节省水泥用量13kg.结论密实系数法实现了优化混凝土中砂浆和混凝土组分与性能的目标.是一种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又具有工程适用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计算法中水量计算公式和固定砂石体积法中粗骨料、砂子的固定体积分数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流动扩展度和I。槽试验参数优选出强度等级为SCLC40和SCLC5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分析了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并与普通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弹性模量小等特点,所得结论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工作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本文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评定方法,并对掺加磨细矿渣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磨细矿渣含量、胶凝材料总量、砂率、减水剂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配制了高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为掺加磨细矿渣的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工作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本文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评定方法,并对掺加磨细矿渣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磨细矿渣含量、胶凝材料总量、砂率、减水剂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配制了高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为掺加磨细矿渣的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既要注重建设工程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又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通过设计制作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分析粉煤灰单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复掺量、水胶比和胶结料用量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矿渣复掺比例为3:2和粉煤灰单掺量达到36%时,新拌...  相似文献   

9.
按参数设计法流程图设计自密实混凝土初步配合比并开展试验,探讨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并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区别于普通混凝土,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方法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设计了5根自密实混凝土梁,2根普通混凝土梁。对试验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平均应变、刚度和裂缝进行了研究,并且在普通混凝土梁相关计算公式的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刚度、裂缝、界限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废弃玻璃与粉煤灰在自密实再生混凝土中的最佳取代率,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20%的基础上,利用废弃玻璃取代天然细骨料(比例分别为0%、10%、20%、30%),同时等梯度增加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比例(分别为20%、30%、40%).通过测定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判定混凝土的流动性,并测定混凝土的7、14、28、56 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废弃玻璃与粉煤灰的最佳取代率分别为20%和30%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暴露时间对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比较其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和自密实天然骨料混凝土(NA-SC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差异,将三种混凝土在NaCl溶液中进行浸泡并测定其自由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结果表明:三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暴露时间的衰减规律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时,RA-SCC表面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依赖指数增大,这点与NA-SCC相同而与NA-C相反;三种混凝土的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暴露时间增长规律同样遵循幂函数变化规律,当暴露时间超过60 d时,混凝土表面的氯离子浓度增长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不同养护龄期的力学性能,并比较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自密实天然骨料混凝土(NA-SCC)的力学性能差异,开展了以养护龄期、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类型为参数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A-SCC与NA-C、NA-SCC的7 d强度发展速率基本一致,但其56和90 d的强度发展速率则显著高于NA-C,略高于NA-SCC; 28 d劈裂抗拉强度比NA-C降低了约38. 3%~56. 1%,比NA-SCC降低了约17. 5%~21. 3%; RA-SCC的脆性特征较NA-C和NA-SCC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与自密实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差异,以粉煤灰掺量与再生骨料特性为研究因素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25%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最大,但拉压比最小;提高再生骨料的原生混凝土强度使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拉压比均增大,但轴心抗压强度几乎无变化;当粉煤灰掺量低于50%时,再生骨料的原生混凝土强度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以100%再生骨料作为粗骨料的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比较其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天然骨料自密实混凝土(NA-SCC)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进行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为C30~C50的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NA-C和NA-SCC相比,RA-SCC的拉压比更小、脆性更大,而棱柱体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略有提高; RA-SCC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与NA-SCC基本相同,但显著低于NA-C; RA-SCC的弹性模量小于NA-C和NA-SCC.  相似文献   

17.
设计10个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吸水率、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通过与普通混凝土试验对比分析认为: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的再生粗骨料用于配制混凝土是可行的;再生骨料的吸水性能对再生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应用的实际情况等,选用合适的再生骨料掺量,以便获得相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钢管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新型复合加固方法,介绍了1个原柱和3个钢管自密实混凝土复合加固柱的偏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加固后柱的承载力与延性大幅提高,复合加固柱的承载力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加固偏压柱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复合加固柱进行参数分析,分析钢管壁厚,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及偏心距对复合加固柱的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偏心距与钢管壁厚对复合加固柱的承载力影响较为明显,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可采取正交设计的方法。结果表明,正交法以九个试验组即可找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参数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可以找出显著的影响因素以及验证本次试验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