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2-氨基-5-氯吡啶、水杨醛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研磨,合成了2-氨基-5-氯吡啶水杨醛Schiff碱(HL=C12H9ClON2),然后加入过渡金属盐氯化镍(氯化钴、醋酸铜)继续研磨制得2-氨基-5-氯吡啶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1HNMR、荧光光谱、电导率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NiL2、CoL2、CuL2。 相似文献
2.
3.
氨基酸是生命体的内源物质,是生物体细胞生长所必须的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医学、医药、催化、光学、材料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通过反应引入各类功能基团使其衍生化,并合成新型的氨基酸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实际应用,对配位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L-赖氨酸、5-氯水杨醛作为前躯体,合成了席夫碱配体及L-赖氨酸席夫碱镍、L-赖氨酸席夫碱钴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及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推断出可能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4.
5—氯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2种新5-氯水杨醛亚胺席夫碱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它们的组成与结构已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证实。初步抑菌试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6.
以3-羧基水杨醛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辅助液相合成法合成了N-3-羧基水杨醛缩乙二胺配体;然后将该配体与四水醋酸镍络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Schiff碱单核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时Schiff碱配体及其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8.
9.
10.
电有机合成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绿色电化学合成工艺。以3,5-二溴水杨醛及丝氨酸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席夫碱。以席夫碱为原料,分别以金属铜、镍、锌片等为阳极,铂片为阴极,乙腈为溶剂,季铵盐为电解质,通入直流电电解,获得了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席夫碱铜(Ⅱ)、镍(Ⅱ)、锌(Ⅱ)配合物,同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配合物电化学合成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过渡金属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达到了预期的合成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水解缩合法,制备得到了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并对影响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硅分子量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溶剂配比可实现对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的调控,控制盐酸的浓度为质量分数3.5%,水的量为质量分数80%为最佳物料配比;FTIR分析表明,PTMS水解完全,硅羟基间脱水缩合,生成Si-O-Si主链,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TG-IR分析表明,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热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解产物很少,主要为表面吸收的水分和反应不完全残留的低分子量倍半硅氧烷的挥发,第二阶段主要发生重排式降解,生成低聚倍半硅氧烷,苯环及其衍生物,在895℃高温下,有机基团氧化生成CO2。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2.双(2-苯并咪唑基)-1,2-乙二醇及其Co(Ⅱ)、Cu(Ⅱ)和Fe(Ⅱ)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uV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进行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固体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发现它们都是良好的荧光物质。 相似文献
13.
14.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5以及它的金属锌配合物6,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化合物6在365 nm处的发光图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6在365 nm的光照射下,能够发出橙红色的光,同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Michael Hanack 《Israel journal of chemistry》1985,25(3-4):205-209
Stacked bridged macrocyclic metal complexes of the type shown in Fig. 1A, with pyrazine and 1,4-diisocyanobenzene as the bridging ligands L, phthalocyanine (Pc) and tetrabenzoporphyrine (TBP) as the macrocycle (Mac), and Fe and Ru as the central metal atoms M, are doped with iodine. The properties and conductivities of the doped compounds [MacML]n are reported.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type-B polymers (Fig. 1B) ([PcMCN]n, M = Co, Rh, Fe, Mn, Cr) with CN as the bridging ligand are described. With Co and Fe these polymers show room temperature conductivities around 10−1 S/cm without doping, which are in the same range as the iodine doped [PcML]n-compounds. [PcCo(SCN)]n and [TBPCoCN]n are additional examples of type B polymers. 相似文献
17.
18.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涂料的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二羟甲基丙烯等原料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树酯(PUA)。通过改变反应条件,研究和分析了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对树脂合成的影响,并对PUV涂料基本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过硼酸钠氧化4,4′-二氨基联苯合成了主链含偶氮苯的共轭聚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四探针测试仪对偶氮苯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偶氮苯共轭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4482,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86℃,并在热分析测试中发现共轭聚合物主链顺式构型偶氮苯单元;盐酸掺杂的偶氮苯共轭聚合物电导率为8.7×10-5 S/cm,碘掺杂的偶氮苯共轭聚合物电导率为2.65×10-4 S/cm,钠-萘掺杂的偶氮苯共轭聚合物导电率为1.92×10-4 S/cm,偶氮苯共轭聚合物经365nm(3mW/cm2)紫外光照射后,偶氮苯共轭聚合物的电导率扩大一个数量级,换用473nm(20mW/cm2)可见光光照后,其电导率发生回复,表明偶氮苯共轭聚合物具有光调制导电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