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岩心的常规和特殊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特征,剖析了油气开发过程中油气储层敏感性因素。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主要岩性为粗一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中具膨胀性能的蒙伊混层矿物含量低,但高岭石、绿泥石具有一定的含量。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局部见零星残存的原生孔隙,储层孔渗性能均属大容积、高渗透的好储层,其中中油组储层物性最好,下油组砂岩次之,上油组相对较差。油田潜在的主要伤害类型以水(盐)敏、碱敏为主,酸敏伤害程度为弱~中等,速敏性较弱。整个油田砂岩中岩屑含量较高,压实作用明显,以线接触为主,属于低-中渗细喉型储层,可能会存在由毛细管力引起的水锁损害,同时其扁状孔喉结构,也使各类敏感性伤害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对我国西部盆地中广泛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特征进行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为研究对象,对储层矿物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储层物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岩石碎屑组分、粘土矿物、颗粒磨圆度、分选等方面研究对研究区储层矿物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中不稳定组分(长石+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利用孔隙半径平均值、平均孔喉比、孔隙配位数、孔隙均质系数、平均喉道宽度、排替压力等6个参数指标对孔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孔喉特征中等;储层物性分析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的孔渗变化较大,整体上为中等孔渗储层,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油气储集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岩心和测井等相关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2,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储层砂岩主要为细一中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分选较好,磨圆度以次棱状为主,填隙物以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并发育少量的晶间孔及岩屑溶孔,属于低一中孔、低一特低渗...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是重要的储集层。储集岩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低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为特征。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0.33%~18.7%,平均8.90%;渗透率0.0008mD~18.4mD,平均0.75mD,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喉道以中细喉—细喉为主。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5.
彩25井区火山岩储层主要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夹有部分玄武岩。火山岩储层中存在有大量的原生铁镁矿物,同时火山岩的蚀变又形成了大量的敏感性矿物,这些矿物是造成储层酸敏、碱敏、水敏、速敏和微粒运移等伤害的主要因素。而强烈的速敏、酸敏和水敏可能导致黏土矿物的解体,从而造成微粒运移,堵塞孔喉,使渗透率降低,伤害储层。此外还有少量的伊蒙混层矿物和片状伊利石,它们也是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火山岩储层属于小孔、低敏感性和低渗透率的储层,一旦造成伤害,很难恢复其原始渗透率。储层岩石中稳定组分长石和石英含量偏低,而不稳定组分岩屑含量很高,岩屑以泥岩岩屑、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这些岩屑是储层出现各种敏感的一个主要因素。矿物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它们强烈交代碎屑矿物,又是储层发生酸敏的主要原因。碎屑岩储层平均孔径在40~50μm,孔喉配位数低。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为次,喉道细小,所以由于以上原因而形成的储层伤害,在此类储层中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6.
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背景下,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砂岩物性特征及其孔隙成因对于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不同砂岩储层进行系统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细-中粒长石岩屑、不等粒岩屑长石砂岩和不等粒长石岩屑砂岩5种类型砂岩。其中前3种类型砂岩占90%以上。中-粗粒岩屑长砂岩、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石英和长石刚性碎屑含量高,结构成熟度高,储层物性最好,以中孔低渗、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和特低孔超低渗为主,含一定中孔中渗储层,其他3类砂岩岩屑和填隙物塑性组分含量高,为低孔特低渗、特低孔超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研究区储层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少量岩屑和浊沸石溶孔,绿泥石胶结作用对成岩过程中原生孔隙的保存起到重要保护作用,长石、浊沸石溶蚀对物性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刚性矿物含量高、填隙物含量低、碎屑颗粒大以及磨圆度高是孔隙发育的主因,反之孔隙变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致密砂岩储层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延长组长8_1小层致密砂岩储层是红河油田最重要的产油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是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难度较大。通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岩石热解、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砂岩毛管压力曲线测试和储层敏感性测试等方法,明确红河油田长8_1小层致密砂岩的成岩作用,构建其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度演化史,并对其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8_1小层致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破坏约50%的原生孔隙,方解石和高岭石胶结物充填约30%的原生孔隙,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以粒间溶孔、残余原生孔隙和微裂缝为主;孔喉结构包括细喉、微细喉和微喉3种类型,以细喉为主的储层发育区是下步勘探开发的目标区;储层速敏性中等—偏弱,水敏性弱,盐敏性中等,无酸敏性,碱敏性弱,应力敏感性弱,储层敏感性实验为储层改造和注水开发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储层主要储集岩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分为孔、缝,其中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其次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喉道类型以管状和粒间裂隙为主,属细—微喉型。储层孔隙结构差,具有孔隙小、喉道窄、有效连通孔隙体积小和中—高排驱压力的特征,总体属于低—中孔、低—中渗,局部存在高孔高渗的常规储层,非均质性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储集砂体展布及有利储集区带的研究,为川西沙溪庙组的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图10表2参4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滴西12井区呼图壁河组储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心常规分析资料研究准噶尔盆地滴西12井区呼图壁河组储层特征,分析油气开发过程中油气储层敏感性因素。滴西12井区呼图壁河组砂岩储层主要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储层中具膨胀性能的蒙伊混层矿物质量分数高。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其次是剩余粒间孔。储层孔渗性分别以中孔高渗-粗喉和中孔低渗-中喉为主。呼图壁河组储集层具有强盐敏、中等水敏和体敏、弱速敏的特征。油田开发措施:提高注入水速度;由于油层水敏为中等,注水前注入稳定剂;注意水的矿化度,防止由于盐敏造成储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储层主要储集岩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分为孔、缝,其中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其次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喉道类型以管状和粒间裂隙为主,属细一微喉型。储层孔隙结构差,具有孔隙小、喉道窄、有效连通孔隙体积小和中一高排驱压力的特征,总体属于低一中孔、低一中渗,局部存在高孔高渗的常规储层,非均质性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储集砂体展布及有利储集区带的研究,为川西沙溪庙组的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图10表2参4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峰油田N区长23低渗透砂岩储集层,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分析,描述其储集层特征,基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喉结构特征进行储集层分类,同时对不同类型储集层进行敏感性评价,并分析了储集层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峰油田N区长23储集层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平均孔隙度为16.4%,平均渗透率为13.5 mD,属于中—低孔、低渗储集层;储集层可划分为3类,Ⅰ类储集层孔喉结构与物性最好,Ⅱ类和Ⅲ类储集层依次变差;研究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弱速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中等酸敏、强碱敏和中等—强压敏;研究区储集层敏感性受黏土矿物、部分碎屑颗粒以及孔喉结构的影响,储集层速敏性主要与高岭石含量有关,水敏、盐敏性与伊利石含量及产状密切相关,酸敏性受绿泥石和铁白云石含量共同影响,强碱敏性是由于长石和石英含量较高导致,压敏性是孔喉结构在有效压力下发生变形,使该类储集层渗透率明显降低的结果;3类储集层的黏土矿物含量、孔喉结构以及物性不同,储集层敏感性有所差异,储集层物性由好到差,敏感性依次增强。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敏感性主控因素和不同储集层敏感性的差别,针对性地进行储集层保护,减小对储集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辅以扫描电镜、物性、X-衍射、孔隙结构和敏感性等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岩性以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的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少量为粒间和粒内溶孔;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偏低,孔喉分选性较好,总体喉道偏细,以毛细管喉道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成岩早期的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压实-压溶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储层孔隙渗透性降低,岩石致密。并且头屯河组砂岩储层普遍具备各种敏感性,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对储层伤害最强的是中等偏强的水敏性,次为中等偏弱的酸敏性和盐敏性,而弱速敏性对储层基本无伤害。  相似文献   

13.
四川类前陆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四川类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在岩石学上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胶结物含量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特征,岩性在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川西北地区以岩屑砂岩为主,川西中部地区为岩屑砂岩与长石砂岩混合区,川西南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川中前陆隆起为长石岩屑与岩屑石英砂岩混合区.储层总体物性较差,属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及孔喉类型等角度对下寺湾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储层主要以细-中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为粒间孔、粒内溶孔,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有:石英含量、碎屑粒度、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实现岩石微米—纳米级孔隙高精度、快速、无损测量,为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定量表征提供新的手段。基于压汞数据刻度核磁共振T_2谱的方法,针对致密砂岩压汞进汞饱和度不足100%而造成的测不准问题,提出采取压汞曲线和T_2谱从右边界的最大孔隙向左侧小孔隙累加,选定右累加曲线中压汞测量的孔喉半径范围作为核磁共振孔喉半径的可对比区间,利用纵向插值法和最小二乘法构建T_2谱转换的孔喉半径分布曲线。选择临清坳陷东部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方法获得核磁共振T_2谱和孔喉半径转换系数及孔喉半径分布,定量研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观察,探讨了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差异成因及储层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方法得到的核磁共振孔喉半径曲线与压汞曲线吻合度高,显著提高了致密砂岩核磁共振测试的准确度。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孔喉半径主要分布于0.002~2μm,总体为亚微米—纳米级孔隙,但不同类型砂岩孔喉半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岩屑石英砂岩富硅质、贫塑性岩屑和杂基,总体以亚微米级孔喉为主,含微米级孔喉;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富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较低,为亚微米—纳米级孔喉(纳米级占优);而长石岩屑(富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贫石英、富塑性岩屑和杂基,主要是小于0.05μm的纳米级孔喉。微观岩石学组分是控制孔隙结构差异和储层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储层质量宏观上可能受控于沉积微相,粗粒和细粒的点砂坝/河床滞留微相岩屑石英砂岩是最有利储层,细粒的点砂坝微相岩屑长石砂岩、分流河道和障壁砂坝长石岩屑(富石英)砂岩是较有利储层,而潮坪相长石岩屑(富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均是孔、渗性极差的无效储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XX29-2油田沙河街组中深层储层特征,运用薄片镜下观察、岩心描述、物性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岩性、物性进行精细分析。结果表明,XX29-2油田沙河街组中深层储层砂岩类型以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储集性好,为中孔高渗优质储层。按一般的理论分析,中深层的储层因受成岩作用影响,物性多为低一中孔渗,为了解这种中深层优质储层的成因,从影响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的七个因素对其做了分析,最后得出CO2热流体和粗粒砂岩是形成该区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这一成果为下步渤海中深层有利目标的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定、压汞资料和测井数据分析,认为红井子-马坊地区长8长9储层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主要以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并含少量岩屑砂岩。长9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类型长81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长82则主要以粒间孔为主,长9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对储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岩矿分析技术、高压压汞技术,对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岩屑成分、填隙物成分都很复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为主,面孔率较大;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分选中等-较差;储层孔隙结构总体具有细微孔喉的特点,孔隙形状较规则。  相似文献   

19.
GJC构造须四下亚段油藏是目前川西地区甚至四川盆地在上三叠统所发现的惟一油藏,通过对其储集层段作铸体、电镜扫描、阴极发光、压汞等特殊分析鉴定和孔渗饱等常规分析化验,明确了须四下亚段的岩性以中粒或细粒岩屑砂岩、长石岩屑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或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主要为一套辫状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孔隙以粒内溶孔和杂基内微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岩、残余粒间孔、超大溶孔及特殊的粒缘孔;孔隙结构为小孔微候;微裂缝发育,提高了GJC构造须四下亚段储层的储渗性能;须四下亚段储层是低孔低渗孔隙—裂缝性储层。  相似文献   

20.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泌304区主要油层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对泌304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性复杂、岩石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砂岩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砾岩储层以细砾岩和中砾岩为主,研究区储层母岩类型多样,以变质岩为主,填隙物和重矿物含量高,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高;孔隙类型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溶孔,孔喉组合以中孔-细喉为主,孔喉分选中等;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变化较大,属中孔、中-低渗储层,核一段物性好于核二段;影响该区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是岩相和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