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介绍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库区及占地区概况、处理标准及范围、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规划和补偿投资概算等,并强调指出,针对上述特点,长江委设计院在业主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密切配合下,提出了既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又符合库区实际情况,业主及地方均较满意的规划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2.
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实施后不久,由于国家移民补偿政策的变化,需要重新调整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算调整工作涉及实物指标复核、移民规划方案调整、复建工程设计变更、编制概算调整成果等环节,并且各环节均要通过相应的认定或审查程序。结合彭水水电站移民调概实践,对完善调概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更好地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并为今后有关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调概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邱正光  胡泽梅  康飞 《人民长江》2010,41(22):98-101
结合构皮滩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监理实践,介绍了构皮滩水电站库区移民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包括农村移民、集镇迁建,专项设施复建、移民资金完成情况等。对水库移民综合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进度控制、质量和安全控制、投资控制及合同信息管理等进行了探讨。从加强对移民综合监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构皮滩水电站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建设工期长。选择运输可靠,投资较省的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构皮滩水电站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多次的现场考察,推荐为铁路中转公路,中转站设在马场坪。近几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皮沟水电站对外交通运输的条件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步设计阶段有必要对构皮滩水电站对外交通运输方案进行重新研究。2001年2月,长江委设计院再次组织有关专业的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收集了有关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构皮滩水电站对外运输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综合经济合理性和运输保障性的比较,推荐构皮滩水电站以交通运输方案为:铁路中转北线公路运输方案,辅助运输线路从构皮滩镇进场,中转站为遵义董公寺车站。  相似文献   

5.
移民安置妥善与否关系到库区与安置区社会稳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及综合效益的发挥。构皮滩水电站库区地方政府在实施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创新实践,坚持以土为本、大分散、小集中的移民安置模式,妥善解决了后靠移民户和留居农户线上土地调整,库周线上零星留居农户出行难,婚嫁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补偿等问题,顺利地完成了移民安置任务。结合构皮滩水电站库区的移民工作实践,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中应关注和积极应对的敏感问题,以及如何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为有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罗斌  李安强  胡滢 《人民长江》2010,41(22):5-7
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流域水电开发中规模最大的骨干工程,为正确分析构皮滩水电站投产后的发电效益,针对工程建设工期较长,且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条件有所变化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影响电站发电效益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构皮滩水电站调节性能较好,仅电站入库径流变化(含河道外用水的增加)和下游思林水电站顶托两个因素对构皮滩水电站发电指标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可以指导电站在运行期发电计划的拟定和上网电价的核定。  相似文献   

7.
构皮滩水电站拦河大坝采用抛物线型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32.5 m。贵州构皮滩工程八九联营体在构皮滩水电站大坝施工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和合理的施工布置方案,以及加强施工管理等,从而使构皮滩水电站大坝的工程质量和建设速度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构皮滩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水峰高量大,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是一大难题,为此对上游乌江渡水库进行了水库洪水调度研究,认为构皮滩水电站在施工期间利用乌江渡水库配合调蓄洪水,可减小导流洞规模,对缩短建设工期和减小导流洞工程投资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乌江渡水库"等蓄量法"的基本洪水调度方式。通过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河道洪流演进计算及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推荐构皮滩水电站采用3条断面尺寸为15 6m×17 7m导流洞、乌江渡水库预留5 5亿m3防洪库容配合运用的施工导流方案。  相似文献   

9.
构皮滩水电站发电机为国内生产的首台空冷式大型水轮发电机,介绍了构皮滩水电站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可为后续同类型机组提供借鉴,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程黎  陈昌斌  蔡彬 《人民长江》2009,40(2):55-56
构皮滩水电站属大型调峰电站,机组开、停机比较频繁,要求厂用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结合构皮滩水电站厂用电系统的设计,对大中型水电站厂用电系统的电源引接、接线方式、变压器容量选择、电源切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经研究,构皮滩水电站采用了技术供水方案,减少了机组自用电负荷及高压厂用变压器容量,并充分利用了技术供水机组电源,使厂用电系统得到了充分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构皮滩水电站过坝通航建筑物是乌江下游航道的起点,根据工程技术经济论证结果,电站工程开工时过坝通航设施采用缓建方案。但随着下游梯级电站的提前开工建设,尽快实现河道通航的需求与过坝设施缓建方案矛盾日益显现,建与缓建争议不断,最终根据宏观发展战略需要确定了同步建设、立即开工的决策。分析了过坝通航建筑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对其他类似水电工程建设决策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临沂河东区葛沟水电站存在的设备老旧、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等问题,分析了电站增效改造的需求与项目改造要点。依据农村水电扩容政策与电站现状,讨论了改造项目预算与工程实施的内容。并从成本、利润、效益与投资回报期的角度评价了该项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乌江沙沱水电站下闸蓄水与 梯级协作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江是我国水电梯级开发最好的水电基地之一,沙沱水电站为乌江干流最后一个投入运行的大型水电站。本文通过分析沙沱水电站工程特点、上下游水库条件等,总结了沙沱水电站下闸蓄水的梯级协作调度方案,该方案也将在沙沱水电站实际下闸蓄水阶段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洪家渡是乌江干流梯级中唯一具有多年调节库容的水电站.该电站在提高乌江梯级水电站保证出力、减少下游梯级电站弃水调峰,以及提高贵州电网火电机组负荷率方面作用巨大.电站建成后,可使东风、乌江渡水电站6~10月的平均出力减小67.4MW;减少这两个电站的弃水调峰电量损失约2.15亿kW*h;可增加的高峰电量及枯期电量,均占电量增量的43%左右;使电网中的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提高约120h.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构皮滩水电站工程截流施工需要,以构皮滩水电站坝址附近水文代表站为对象,分析了逐旬、逐月的水文年代际规律、不同流量的发生频率及流量变化特征,并分析比较了1983年以来10月下旬坝址附近代表站发生典型丰水年和枯水年的气候、水情特点及影响截流期水文气象条件变化的重要物理因素和前期水雨情状况等;同时,以水文气候背景分析为基础,采用多种数学物理统计方法,对乌江中上游地区10~12月份内逐旬、逐月降雨量的丰枯趋势进行分析,对坝址附近水文代表站逐句、逐月的流量特征值(最大、最小、平均流量)进行了预报分析。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适时截流的分析结论,为构皮滩水电站工程截流施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下坝水电站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境内,地处乌江水系一级支流的清水河干流中下游,是清水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由于原规划下坝水电站的正常水位980 m,库区淹没农田12.3 hm2、旱地7.3 hm2、防护林40 hm2,同时涉及房屋搬迁,库区内部分公路、桥梁需改线,工程实施难度大。为了从充分开发水资源和保护耕地资源,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淹没的耕地大多为基本农田,耕地更显宝贵,而且《清水河干流水电规划报告》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因此从保护耕地资源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对其电站正常蓄水位进行论证是非常必要的。结合下坝水电站原水电开发规划确定的正常蓄水位为980 m。为此,下坝水电站不同设计水位耕地受淹、水文地质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拟定了970 m、972 m、976 m、980 m和982 m 5种正常蓄水位规模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7.
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梯级开发中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枢纽由大坝、坝身泄水建筑物、泄洪隧洞、引水发电厂房系统和通航建筑物等组成。2001年12月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2003年11月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招标设计阶段,结合本工程具体条件和国内外水电技术最新成果,对枢纽布置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砾石土筛分、运输系统及砂石骨料加工系统是瀑布沟水电站大坝工程重要的施工临建系统。介绍了该工程施工临建系统在招投标阶段确定的招标方案及投标报价。由于特殊原因,在施工阶段发生了实施方案技术变更,从而导致合同费用大幅度调整。为了避免这种较大的调整给工程建设带来影响,提出了加强招投标文件中有关临建设施部分的审查、合理确定调整方案、切实做好变更费用审核工作等措施,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梯级开发中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 ,是国家“西电东送”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总库容 6 4 5 1亿m3 ,装机 30 0 0MW ,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 2 32 5m ,枢纽属Ⅰ等工程。综合分析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及各建筑物特点 ,选定的枢纽布置为 :河床布置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身表、中孔泄洪 ,坝后水垫塘消能 ;左岸布置泄洪隧洞及导流隧洞 ,预留通航建筑物 ;右岸布置引水和地下发电厂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