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预测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LN-QY株VP3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采用RT-PCR法从感染CSBV的蜜蜂幼虫总RNA中扩增结构蛋白VP3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通过与SBV-KOR、CSBV-UK株VP3基因序列的比对,获得LN-QY株VP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建立VP3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DNAStar软件中的Protean模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的柔性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以及抗原指数等参数。结果 VP3结构蛋白的空间构象较规则,其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位于4个区域:25-50,101-109,112-120,250-268氨基酸区段,其中,可能出现抗原表位的2个区域在100-150和250-300氨基酸区段,应作为抗原表位研究的重点区域。结论预测了CSBV LN-QY株VP3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为CSBVVP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表位疫苗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测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LN-QY株VP1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CSBV LN-QY株RNA为模板,RT-PCR扩增结构蛋白VP1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对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获得LN-QY株VP1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建立VP1结构蛋白的3D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DNAStar软件中的Protean模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的柔性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以及抗原指数等参数。结果 VP1结构蛋白的空间构象比较规则,其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位于47-53,139-145,273-284氨基酸区段。结论本研究为CSBV LN-QY株VP1蛋白表位疫苗的设计以及血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V)LLR疫苗株VP7基因的遗传特征,为疫苗的质量控制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将LLR株轮状病毒毒种LLR38在原代牛肾细胞上连续传至49代。提取第38、43、44、49代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VP7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质粒pGEM-T中,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LLR株VP7基因全长1062bp,含编码326个氨基酸的单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各代次病毒的VP7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变化完全一致,与GenBanK中LLR参考株(L11602)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与14株G10血清型RV毒株之间,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3%~87.4%和92.7%~94.9%;与不同血清型RV代表株间,VP7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2.2%~76.8%和72.9%~83.1%;在A、B、C3个重要抗原表位,LLR株与同一血清型RV代表株B223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7.5%,而与不同血清型仅为42.5%~62.5%。结论轮状病毒LLR疫苗株VP7基因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来自不同国家同一型别的RV株VP7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无明显差异,在遗传上密切相关,从VP7基因分子水平证明LLR株毒种及其制备的疫苗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禽脑脊髓炎病毒VP1、VP3、VP0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EV-NH937基因组全序列设计3对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AEV的外壳蛋白VP1、VP3、VP0基因,将它们克隆于pUCm-T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EV-NH937病毒株VP1基因全长810 bp、编码270个氨基酸,VP3基因全长735 bp、编码245个氨基酸,VP0基因全长726 bp、编码242个氨基酸;与Calnek疫苗株相比,AEV-NH937病毒株VP1、VP3、VP0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62%、93.88%、95.4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89%、97.96%、98.35%.将VP1、VP3、VP0基因分别插入载体pcDNA4/HisMax构建表达重组质粒并转入宿主菌DH5α中,使基因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条斑紫菜海藻酸盐裂解酶PyAly(Porphyra yezoensis alginate lyase)的结构与功能,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结构及进行多序列比对,并将建模得到的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yAly为亲水性蛋白,N端1-25位为信号肽,下游区域位于胞内,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占比较高,三级结构具有明显β-jellyroll结构,属于PL-7蛋白家族,尚未发现与其同源性较高的真核生物来源蛋白,活性位点处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对其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后的蛋白结构较为合理,可为PyAly酶解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蚕蛹粉为原料,考察了含水量对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Amim]Cl)溶解再生蚕蛹蛋白的影响,并对再生蚕蛹蛋白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会破坏[Amim]Cl的氢键结构,降低对蚕蛹粉的溶解再生效率;不含水的[Amim]Cl溶解再生蚕蛹蛋白的效果最好,在溶解温度90℃、时间24 h、乙醇为再生剂的条件下,蚕蛹粉溶解率为86.5%,蚕蛹蛋白再生率达59.6%,再生物为蛋白质,并具有α螺旋、β折叠二级结构,且β折叠结构比例大于α螺旋结构;离子液体含水量对再生蛋白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再生蛋白的热稳定性比蚕蛹粉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株4aGV、CTN-1V和PV2061株病毒糖蛋白G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RT-PCR扩增3株病毒糖蛋白G基因,分别克隆至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分析3株病毒糖蛋白的同源性,AntheProt 5.0及DNAstar Protean软件分析3株病毒糖蛋白的结构及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的差异。结果 4aGV、CTN-1V和PV2061株病毒均属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其糖蛋白G区基因同源性为76.0%~88.4%,G区ORF基因同源性为84.4%~91.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5%~92.2%;3株病毒糖蛋白前19位氨基酸中均存在潜在信号肽结构,其中第19位氨基酸为三者潜在信号肽断裂位点,第17位氨基酸为4aGV株病毒糖蛋白潜在信号肽断裂位点;3株病毒糖蛋白分别在第463~476、464~475及463~475位氨基酸存在潜在可折叠螺旋的疏水性区域,为明显跨膜区域;4aGV、CTN-1V和PV2061株病毒糖蛋白氨基酸残基均富含潜在α螺旋、β折叠及卷曲结构,其比例分别为30%、31%、39%,28%、30%、41%和29%、30%、41%,易发生扭曲、折叠,形成丰富的二级结构;3株病毒糖蛋白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位置与数量相似。结论已对3株人用狂犬病疫苗株G基因进行了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完善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用毒种的质控标准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复合多表位DNA疫苗的设计及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口蹄疫病毒(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及其DNA疫苗。方法以O型、A型FMDV结构蛋白VP1全基因和Asia1型FMDV两个基因拓扑型的结构蛋白VP1基因上的5个抗原表位基因作为主要免疫原基因,非结构蛋白3ABC上的2个Th2细胞表位基因及结构蛋白VP4上的1个Th2细胞表位基因作为辅助基因,构建表达盒。将构建好的表达盒OAAT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 P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三价口蹄疫核酸疫苗pVAX1-OAAT,并用Western blot和IFA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InsightⅡ软件同源建模和DNAStar5.0软件分析表明,所构建的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且在真核细胞获得了正确表达。结论已成功设计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并构建了三价口蹄疫核酸疫苗pVAX1-OAAT。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针对可引起风湿热的A群链球菌M1、3、6、18四个血清型的重组多肽疫苗,合成并克隆该重组多肽疫苗的核苷酸序列。方法从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数据库获得A群链球菌1、3、6、18四个血清型M蛋白型特异性序列,根据文献报道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每一个血清型的特异性序列中与人体组织蛋白无同源性的区段,将其按1-3-6-18型的顺序串连,在串联序列的C-端加上一个四个血清型所共有的与人体组织蛋白无交叉表位、且具有一定免疫原性的保守序列J14。对设计的多肽疫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与人体组织蛋白的BlastP比对、亲水性分析、二级结构分析、空间结构分析以及B细胞表位预测。采用DNAWORK2.0在线软件设计一组寡核苷酸引物,OverlapPCR方法合成该多肽疫苗的核苷酸序列,并在5′端和3′端分别引入BamHⅠ和HindⅢ的酶切位点,将该序列双酶切后克隆至pUC18载体上,并测序。结果软件分析显示,设计的多肽疫苗与人体组织蛋白无同源性,有较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与空间结构均与天然M蛋白相似,在每一个血清型的区段都可能存在B细胞表位。成功扩增出了该多肽疫苗的DNA序列,并获得了一个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的重组克隆载体。结论已成功设计了一种四价重组A群链球菌多肽疫苗,为其重组表达和免疫原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非肽小分子α-螺旋模拟物的设计与合成是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方法通过设计、合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来模拟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热点区域(hot-spot)的α-螺旋结构。利用模拟物与相应蛋白质结合,从而阻断特定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相应疾病的目的。本文以低聚苯酰胺为骨架,设计、合成了以阿司匹林为母体的蛋白质α-螺旋模拟物。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病毒VP1、VP4基因核酸疫苗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口蹄疫病毒(FMDV)VP1、VP4基因核酸疫苗质粒,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RT-PCR获得FMDVVP1、VP4基因,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为基础,构建VP1单表达以及VP1、VP4融合表达和共表达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将上述3种基因核酸疫苗、VP1单表达与VP4单表达联合疫苗、灭活疫苗和空载体对照免疫豚鼠,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及中和抗体水平,并进行保护力试验。结果VP1单表达,VP1、VP4融合表达及共表达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各组核酸疫苗质粒均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且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力。VP1单表达组和联合组保护率均为28.6%;共表达组和融合表达组保护率均为42.9%;灭活疫苗组保护率为100%;空载体组保护率为0。结论口蹄疫病毒VP1与VP4共存时能发挥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组戊型肝炎疫苗(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irus,rHEV)抗原P179表征进行分析。方法取3批HPLC及电泳纯度均为100%的rHEV抗原P179原液,采用SDS-PAGE法检测相对分子质量及二聚体含量;OPA-FMOC全自动柱前衍生-Amino Quant氨基酸分析法测定氨基酸组分;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ESI-Q-TOF2-MS)法分析C-末端、Edman降解法测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HPLC法进行肽图分析;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圆二色光谱仪分析其二级结构;透射电镜负染法观察蛋白颗粒状态;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抗原活性。结果 3批rHEV抗原P179相对分子质量在17 500~21 300之间;二聚体占总蛋白的85%以上;氨基酸组分、C-末端氨基酸序列、N-末端氨基酸序列、肽图、等电点等均与预期相符;3批rHEV抗原P179二级结构中,α螺旋4.8%~5.6%,β折叠34.8%~36.4%,β转角20.8%~22.2%及无规卷曲37.7%~38.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大小均一,粒径约20 nm的蛋白颗粒;抗原活性比值在5.0×105~2.0×10~6CCU/mg范围内。结论 3批r HEV抗原P179结构特征均一,与设计相符,为该疫苗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收获液中的蛋白成分,为该类疫苗的研发及质控提供参考。方法将EV71安徽阜阳株接种于Vero细胞,病毒培养72 h后,收获病毒液,经蔗糖密度梯度超滤离心、甲醛灭活、DEAE Sephorase FF介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纯化样品。应用透射电镜分析样品中病毒颗粒的形态;对非还原型SDS-PAGE检测疑似病毒衣壳抗原蛋白VP1和VP3条带进行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与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MS)结合的方法分析样品中所含的蛋白成分。结果纯化的EV71样品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2030 nm的球形EV71颗粒,呈典型的肠道病毒形态;经SDS-PAGE分析,第2和第3条带所在位置与文献报道的EV71衣壳蛋白VP1和VP3大小相符,N-末端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安徽阜阳株序列(ACD63039.1)一致;LC/ESI-MS质谱分析显示,纯化EV71样品中病毒蛋白成分占绝对优势,包括EV71的蛋白多聚体、VP1、VP2、VP3、VP4蛋白。结论对EV71疫苗制备过程中病毒收获液的蛋白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该类疫苗的研发及质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poliomyelitis)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1988年,全球消灭脊灰倡议行动启动以来,全球脊灰病例减少了99%以上。近年来野生型脊灰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的流行呈降低趋势,而一些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的国家正面临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整了脊灰免疫策略,要求所有目前接种OPV的国家,在免疫程序中至少增加1剂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IPV能避免OPV使用过程中的疫苗相关脊灰型麻痹(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和疫苗重组脊灰病毒(vaccine recombinant poliomyelitis virus,VRPV)的发生。WHO要求使用IPV和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bOPV)序贯免疫程序替代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t OPV),逐步实现全程接种IPV。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测猪附红细胞体[亦称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suis,M.suis)]ORF2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的Editseq将M.suis中ORF2的基因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通过Protean模块预测ORF2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亲水性区域、柔韧性区域、抗原指数、表面可及性等特性,并预测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结果 ORF2蛋白具有规则的二级结构,多处于亲水性区域、柔韧性区域、表面可及性较大和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潜在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为1723、12123、121127、138127、138144、192144、192200氨基酸区段。结论预测了ORF2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为M.suis表位疫苗的设计以及血清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进行研究,得出壳程进口未充分发展段的分布规律;并在考虑壳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变角度的螺旋折流板模型,改善壳程进口未充分发展段对换热器的影响。结果表明:换热器折流板的导流作用随着折流板螺旋角的增大而降低,螺旋角的增大使换热器壳程进口流体螺旋流动减弱,螺旋流动未充分发展段长度增加。变角度的螺旋折流板能够有效改善换热器壳程进口未充分发展段的作用,相同工况下通过优化变角度螺旋折流板α角,可使换热器壳程传热系数增加8.9%—9.1%,壳程压力损失增加5.8%—6.9%,综合性能增加6.6%—6.9%。计算结果为改进换热器螺旋折流板结构、强化换热器传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被列为A类疫病的家畜传染病之一,接种疫苗是防止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口蹄疫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合成肽疫苗、蛋白质载体疫苗、基因工程弱毒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及空病毒衣壳蛋白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工培养铁皮石斛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氨基酸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人工培养铁皮石斛,共测出17种氨基酸和7种无机元素。通过人工铁皮石斛三个培养阶段的营养成分对比分析,可知多糖、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有规律性差异。从圆球体、分化苗到一年生植株,其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蛋白质含量呈减少趋势,而总氨基酸含量也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 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为正链单股RNA病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有三个血清型(Ⅰ、Ⅱ和Ⅲ型)。近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McAb)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对该病毒的抗原结构,抗原部位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易发生突变的区域等均有进一步的阐明,为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或合成肽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脊灰病毒结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抗原变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VVM标签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下简称流脑AC结合疫苗)上的应用效果,为该疫苗的冷链运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年生产的3批批签发合格的流脑AC结合疫苗,贴上VVM14标签,分别于37℃放置0、7、14、21 d和25℃放置0、30、60、90、100 d取样,检测VVM14标签反应区和参照区的A值差值及疫苗的多糖含量、p H值、水分、游离多糖含量、游离蛋白含量和鼠免疫原性等质量指标。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流脑AC结合疫苗VVM14 A值的差值明显下降,游离多糖含量均有升高趋势,鼠免疫原性均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其余指标变化趋势不明显,均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YBS00102009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疫苗于37℃放置21 d和25℃放置100 d后,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冻干流脑AC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VVM14的A值差值与疫苗质量具有相关性,VVM14标签在疫苗上的应用,可直观反映该疫苗在冷链运输、保存和使用环节的质量,提高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