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获得内酯豆腐保鲜的最佳工艺条件,简化保鲜效果的评价与预测,进行了杀菌温度、杀菌时间、凝固剂用量等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优化。结果表明:杀菌温度为87℃、杀菌时间为30min、凝固剂(GDL)质量分数为0.4%,保鲜剂添加量为0.45 g/kg,自然pH和4℃冷藏,能显著提高豆腐的保藏期。并通过因子分析,把原始变量进行了降维,将保鲜效果的评价指标归为2个主指标的影响。即:Z1=-0.962X1+0.883X2+0.785X3-0.302X4+4.594E-02X5,Z2=0.246X1-0.395X2+0.545X3+0.934X4-0.932X5。为解决内酯豆腐保鲜难、保质期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同时便于品质的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水解法制备肇实淀粉糖浆,并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制成肇实发酵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肇实发酵酒的液化、糖化及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肇实制浆料液比1∶10(m∶m);最佳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0.4%,温度70℃,时间60min;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酶0.5%,温度60℃,时间1h,该条件下肇实糖化液的糖度为10.5%;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2%,温度27℃,时间5d,该条件下肇实发酵酒酒精度为12.3%Vol。  相似文献   

3.
介绍以大豆和黑果腺肋花楸为主要原料,制作黑果腺肋花楸内酯豆腐。这种豆腐综合了花楸和大豆的营养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试验选择影响豆腐品质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料液比、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豆浆与花楸原浆体积比及凝固时间。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最佳制作工艺条件。试验所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 (g/mL)、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0.30%、豆浆与花楸原浆体积比25︰1、凝固时间30 min时,硬度、咀嚼、保水性、破裂力好,色泽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以黑豆为原料,在传统内酯豆腐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研究黑豆内酯豆腐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榛仁和黄豆为原料、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究榛仁内酯豆腐的制作工艺。以豆腐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黄豆与榛仁比例、葡萄糖酸内酯用量、点浆温度及点浆p H条件这四个因素进行筛选,结合正交试验、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等方法确定最佳制作工艺,并且对榛仁内酯豆腐与其他常见市售豆腐进行了质构等指标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黄豆与榛仁比例10:3、GDL添加量1.05 g(GDL/100 g原料)、点浆温度85℃、点浆p H 6.5时,榛仁内酯豆腐的硬度为1±0.21/100 g、弹性为(6.3±0.16)mm、内聚性为0.54±0.01、回复性为1.12±0.21;市售豆腐的硬度为1.4±0.12/100 g与榛仁内酯豆腐硬度差异不显著,并且其感官评分值最高。通过优化榛仁内酯豆腐的各项质构条件不仅提高榛仁内酯豆腐的凝固效果还提高了感官评价得分,得到的豆腐品质结构最好。  相似文献   

6.
内酯豆腐     
传统的嫩豆腐(也称南豆腐)一公斤黄豆可出4—5公斤豆腐,而新型豆腐——内酯豆腐,一公斤黄豆则可出6—6.5公斤豆腐,其质量一点不亚于传统的嫩豆腐,而且其制作工艺也不复杂。内酯豆腐制作时由于无黄浆水压出,可将豆浆中的可溶性营养成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和胡萝卜为原料,以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制出花生胡萝卜内酯豆腐.产品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维生素A的营养特点.以产品的感官为主要评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花生胡萝卜内酯豆腐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烹饪》2010,(6):69-69
山西太原读者李斗红:《中国烹饪》第四期那篇纠正餐饮业常见错别字的文章很好,我也有一个疑问,经常看到杂志上提到“内酯豆腐”,但有的地方也写成“内脂豆腐”,请问,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优化豆腐柴叶豆腐加工工艺及配方,为豆腐柴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豆腐柴叶豆腐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并通过感官评价研究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其豆腐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豆腐柴叶豆腐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豆腐柴叶豆腐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水添加量20%、水温50℃、桐壳灰添加量0.09%、p H值7。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豆腐柴叶豆腐感官评分93.2,平均出品率92.43%,平均浸出液体积17.4 m L。该工艺条件下的豆腐柴叶豆腐口感鲜美、清凉消暑,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芡实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芡实为主要原料,经过糊化、酶解和调配等工艺制备饮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芡实,优化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50u/g淀粉,60℃酶解90min,酶解后的滤液加入6%的白砂糖和0.1%的柠檬酸调节口味,并在100℃加热20min进行杀菌得到成品。芡实饮料色泽亮黄,均匀一致,口感良好,含有丰富糖分,且具有芡实的特殊香味。  相似文献   

12.
洪泽湖野生红莲子、芡实、菱角中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洪泽湖野生的红莲子、芡实、菱角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制备3种淀粉,并对3种淀粉的颗粒形貌、大小、结晶结构、热学性质、溶解度、膨胀度、糊化特性、分子大小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莲子、芡实和菱角淀粉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11.77,2.15,25.76μm,且颗粒大小均匀。3种淀粉均为A型结晶构型,莲子、芡实和菱角淀粉的晶体度分别为27.1%,23.7%,25.7%。糊化峰值温度分别为76.04,72.37,75.88℃,糊化焓值分别为8.46,5.58,4.63J/g。3种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较差,易形成局部的微晶束,易凝沉、易回生,均不适合应用于冷冻食品;3种淀粉糊的透明度介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之间;3种淀粉的热糊稳定性较好,适用于高温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两种品种(天长刺芡和苏芡)和产地(天长和湖北刺芡)芡实为材料,分别制备4种提取液(乙酸乙酯、无水乙醇、50%乙醇、70~80℃热水),分析其紫外光谱吸收强度的差异性。同时,对芡实种子结构特性(百粒重、种子及种仁直径、种壳厚度)和功能组分含量(总酚、原花青素及黄酮)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除不同产地芡实种壳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之外,两种品种(产地)芡实种壳提取物最大吸光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种子和种仁直径、种壳厚度、种仁原花青素、种壳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紫外光谱分析在芡实品种和产地方面有一定区分度,为芡实品种和产地鉴别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糖类对内酯豆腐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糖类对内酯豆腐的影响,向内酯豆腐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卡拉胶,并观察其质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糖的种类和浓度对内酯豆腐的不同质构影响显著:葡萄糖对弹性影响较大,麦芽糊精对内聚性和黏性影响较大,可溶性淀粉对硬度和咀嚼性影响较大,卡拉胶对黏着力影响较大。SPSS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表明,对内酯豆腐质构综合作用强弱顺序为卡拉胶>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麦芽糊精。糖分子的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和表面电荷是影响内酯豆腐质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酸浆豆腐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和储存条件.方法 先以菌泥的离心收集率为指标,确定HCUL 1.1901-1912、乳酸链球菌乳亚种1.2472和嗜热链球菌1.2718的离心条件.再以冻干菌粉的存活率为指标,确定离心后菌泥的应激处理条件、冻干pH和菌粉的储存条件.最后检测直投式发酵剂的发酵性能和用其制备的酸浆豆腐品...  相似文献   

16.
芡实种皮总鞣质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综合利用芡实种皮,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芡实种皮中鞣质的提取工艺,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芡实种皮总鞣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常温下提取芡实种皮鞣质的最佳工艺为:以蒸馏水作提取刺,酸度控制在pH为6,浸泡过夜后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功率为300W,料液比1:50,超声浸提20min.鞣质总含量测定结果为3.62%,表明芡实种皮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传统解冻耗时长、易污染的缺点,适应现代化餐饮业需要,利用微波技术对冻豆腐进行解冻。设定不同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冻豆腐进行处理,以基本成分、质构特性、p H、色泽、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并与新鲜豆腐进行对比,考察微波解冻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解冻参数为微波功率150 W、解冻时间90 s。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臭豆腐卤水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控制的可能性,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鉴定臭豆腐 及卤水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某品牌卤水(卤水A、卤水B)和泡豆腐水(卤水C)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来源卤水对臭豆腐挥发性成分的 影响,为探讨卤水制作工艺优化及臭豆腐品质标准化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卤水在不同发酵阶段的主体物质均不同,泡 豆腐水(卤水C)和某品牌卤水(卤水A、卤水B)挥发性成分数量差别较大,分别有48种、37种、47种,但苯酚类和吲哚类物质均为共性 物质,所有卤水中均存在3-甲基吲哚,可能为卤水中挥发性物质的重要成分,这为卤水可控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柚子籽油为芯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为复合壁材,壁材间质量比1∶0.5、壁材质量分数30%、芯壁比1∶1、乳化剂1.5%、进口温度170℃。由此得到柚子籽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8.9±2.1)%,包埋效果良好。同时对微胶囊产品进行了基本性质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特性和稳定性,基本满足一般食品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