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Sn-1,3特异性脂肪酶对食品级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进行富集,而后利用偏甘油酯脂肪酶除去上述步骤产生的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后处理得到具有天然属性的精制鱼油。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特异性脂肪酶富集EPA和DHA过程中脂肪酶用量、纯化水加入量、水解时间及水解温度对富集EPA和DHA的影响。运用气相色谱分析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特异性脂肪酶富集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在pH 6条件下固定化Sn-1,3特异性脂肪酶用量1%~15%、纯化水加入量1%~10%、水解时间2~6 h、水解温度30~70℃,富集后EPA和DHA总量为40%~60%,产品收率在48%~75%;精制鱼油含有21种主要脂肪酸,其中EPA和DHA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以军曹鱼内脏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OF水解法富集鱼油中EPA和DHA甘油酯,应用神经网络优化其水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pH 7.0反应体系中,水油质量比3∶1、反应温度40 ~ 45℃和脂肪酶用量1.5%,富集鱼油中DHA与EPA总含量可达32.10%,富集的鱼油色泽亮黄,澄清透明,具有淡的鱼腥味,理化指标达到了SC/T 3502-2000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脂肪酶水解低值鱼油富集EPA和DHA甘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从南海盛产低值鱼蛇鲻中提取的鱼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选择性水解法富集鱼油中EPA和DHA,研究结果表明在pH 7的缓冲溶液反应体系中,按照水油质量比4:1加入鱼油,脂肪酶OF添加量为1%,然后充氮气密封,在40℃的恒温水浴中震荡反应16 h后,鱼油中的EPA和DHA总含量达到了34.1%;水解后鱼油的组分主要以甘油二酯为主,含量为63.3%;其次是甘油三酯和甘油一酯,含量分别为34.3%和2.4%.  相似文献   

4.
酶促鱼油选择性水解制备EPA、DHA甘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吴可克 《中国油脂》2002,27(3):91-93
研究了假丝酶母脂肪酶催化鱼油选择性水解反应 ,确定了油水比、脂肪酶浓度、反应温度、pH、激活剂、溶剂、反应时间、水解率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同时对鱼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使EPA、DHA在甘油酯型产品中含量达到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步酶法合成富含EPA/DHA的甘油酯。首先利用游离脂肪酶催化富含EPA/DHA的脂肪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在水添加量为底物混合物质量的3%、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1∶3和酶添加量为底物混合物质量的1%时,酯化反应达到平衡时富含EPA/DHA脂肪酸的酯化率可以达到67%左右。再将游离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产物中的油相回收,利用Novozym 435为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继续进行酯化反应6 h,富含EPA/DHA脂肪酸的酯化率可以达到96.4%,甘油酯的组成为甘油三酯52.07%、甘油二酯41.9%。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AO)脂肪酶水解法对裂殖壶藻油脂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进行了浓缩。在AO脂肪酶最适反应条件下,水解12 h后,反应达到了平衡,产物中甘三酯含量降至40.2%,DHA含量升至55.43%,浓缩了1.58倍,回收率高达68.2%。通过气相色谱结合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产物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酶解反应过程中,DHA倾向于留在甘三酯甘油骨架上,且sn-1,3位上的饱和脂肪酸易被水解而含量下降,表明AO脂肪酶水解反应对甘油骨架上的脂肪酸具有选择性,可将DHA富集在甘油三酯中。AO脂肪酶价格低廉,基于酶解反应的DHA富集工艺简单,深入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将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米曲霉脂肪酶催化甘油酯型鱼油和乙酯型鱼油的酯酯交换反应制备高含量EPA/DHA甘油酯,考察了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和摇床转速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优酶催化反应条件:甘油酯型鱼油与乙酯型鱼油摩尔比1∶3,酶添加量14%,反应温度70℃,摇床转速150 r/min。在最优的酶催化反应条件下反应18 h,产物甘油酯型鱼油EPA和DHA含量可达到39.72%。在优化条件下对米曲霉WZ007菌丝体重复使用6次,甘油酯型鱼油产品中的EPA和DHA含量仍保持在34.51%。  相似文献   

8.
李峰  杨雪  金俊  金青哲  韦伟  王兴国 《中国油脂》2024,49(5):126-132
鱼油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为明确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位置分布,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天然鱼油和3种加工鱼油的总脂肪酸组成,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同时运用Novozym 435醇解结合气相色谱分析了4种天然鱼油中甘油三酯上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位置分布。结果表明:加工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28.43%~76.63%,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为12.72%~56.37%,总体含量均高于天然鱼油;天然鱼油中DHA主要分布在sn-2位,sn-2 DHA相对含量为50.39%~63.71%,而加工鱼油中DHA则处于随机分布状态,sn-2 DHA相对含量为28.78%~36.76%;不同天然鱼油中SFA和MUFA没有明确分布规律。综上,鱼油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DHA的含量但是改变了其在甘油三酯碳骨架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鱼油甘油三酯(含EPA和DHA分别为21·9%和6·96%)和鱼油脂肪酸(含EPA和DHA分别为43·6%和29·6%)的酯交换反应,制备EPA和DHA总含量为45%的甘油三酯产品,其较适的工艺反应条件为:温度60℃,反应时间18h,甘油三酯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1,加酶量为甘油三酯质量的7·5%。该工艺得到的甘油三酯产品中EPA和DHA分别为30·8%和14·6%,脂肪酶可回收利用至少20次。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酶法制备sn-2位富含DHA的中长链结构脂。首先,利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435催化DHA藻油发生醇解反应,溶剂萃取以获得富含DHA的单甘酯,再利用脂肪酶催化单甘酯和癸酸的酯化反应合成sn-2位富含DHA的中长链结构脂,并对中长链结构脂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酶法酯化反应条件为真空度0.05 MPa,单甘酯与癸酸摩尔比1∶3,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8%,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9 h。在最优条件下,酯化产物中甘油三酯(TAG)含量为96.55%,TAG脂肪酸组成中,DHA占总脂肪酸的40.04%,占sn-2位脂肪酸的72.15%。纯化的产品TAG中中长链结构脂占99.14%,含DHA的中长链结构脂占67.69%。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小黄鱼内脏精炼鱼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选择性水解法富集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甘油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加酶量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pH 8.0、反应温度30 ℃、加酶量1.0%,在此条件下,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为21.65%,且4 个因素对EPA和DHA甘油酯富集的影响依次增强。结论:富集后鱼油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均优于精炼鱼油,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是富集前的1.74 倍,获得了天然的EPA和DHA甘油酯。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催化鱼油醇解富集EPA和DH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鱼油部分醇解反应,探讨了油醇比、酶加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可以使鱼油中EPA、DHA的含量由26.1%升至43.O%,得率大于75%,对鱼油醇解产物进行了分子蒸馏提纯,得到了富含EPA、DHA的甘油酯型鱼油产品.  相似文献   

13.
酶解法提取鳀鱼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鳀鱼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其鱼油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在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鳀鱼作为原料,利用双酶水解法从鳀鱼中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3,加入1.75%胰蛋白酶,温度为45℃,pH 8,反应时间5 h;加入1.25%胃蛋白酶,温度为40℃,pH 2.5,反应时间3 h,鳀鱼出油率为77.55%.  相似文献   

14.
采用米黑根毛霉源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对常见的海洋鱼油甘三脂进行水解,分析了凤尾鱼、金枪鱼、三文鱼甘三酯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位置分布。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3种海洋鱼油甘三脂,利用Lipozyme RM IM的sn-1,3特异性,将酯化在sn-1,3位上的脂肪酸(EFA)水解成游离脂肪酸(FFA),然后通过薄层层析(TLC)分离得到sn-2-单甘酯,再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GC)测定sn-2位脂肪酸组成,并按照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和n-3,6-多不饱和脂肪酸归类分析海洋鱼油甘三酯中各类脂肪酸位置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3种海洋鱼油(凤尾鱼油、金枪鱼油、三文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24.67%~33.5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6.89%~36.15%,而且一半以上PUFA分布在sn-2位,有利于其吸收和提高其耐氧化性;而SFA和MUFA倾向于分布在sn-1,3位上。n-3与n-6PUFAs之间的比例均10,均符合FAO/WHO推荐摄入的标准(4),是理想的n-3PUFA天然营养补充剂。  相似文献   

15.
DHA、EPA是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功能因子,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酶法富集DHA、EPA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安全性高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利用脂肪酶选择性催化DHA、EPA富集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DHA专一性脂肪酶、EPA专一性脂肪酶、DHA和EPA专一性酶以及固定化酶技术在分离纯化上的应用,进而对酶法制备DHA、EPA的规模化生产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富含EPA/DHA的脂肪酸为底物,采用两步酶法合成富含EPA和DHA的甘油酯。首先,以T1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富含EPA/DHA的脂肪酸和甘油反应;在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40℃,水分添加量为底物混合物的3%、甘油与脂肪酸摩尔比3∶1和酶添加量50 U/g底物混合物时,富含EPA/DHA的脂肪酸的转化率达到62%以上,此时产物中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单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52%、38.15%、25.64%。将游离酶催化酯化反应产物中的油相回收,利用自制的固定化CALB(LipozymeCALB L固定于环氧树脂ECR8285上)为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继续催化未反应的脂肪酸与偏甘油酯(甘油单酯和甘油二酯)继续酯化反应12 h,此时产物中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38.34%、51.02%、10.63%,没有检测到脂肪酸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n-3 PUFAs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以鱼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催化醇解法对其中的n-3 PUFAs进行富集,得到富含n-3 PUFAs的甘油酯。结果表明:来自米曲霉的脂肪酶Eversa Transform 2.0(ET 2.0)对n-3 PUFAs表现出良好的醇解特异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40%,m甲醇∶m鱼油=1.6∶1,温度35℃,脂肪酶添加量4%,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鱼油甘油酯中n-3 PUFAs的含量从39.88%上升至67.87%,EPA和DHA的含量从36.61%上升至65.22%,n-3 PUFAs的得率为56.33%。脂肪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不同底物的富集效果是:金枪鱼油甘油酯中n-3 PUFAs的含量从38.81%上升到61.35%,藻油甘油酯中n-3 PUFAs的含量从45.96%上升到64.09%。上述方法获得的富含n-3PUFAs甘油酯在食品和制药行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产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乙酯型和甘油酯型鱼油酯交换制备富含EPA和DHA的甘油酯型鱼油,得到EPA和DHA总量超过45%的甘油酯。以5g甘油酯型鱼油为反应底物之一,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酶加量、底物质量比及加水量五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4h,底物质量比为5:4,加酶量为80U,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水分。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甘油酯中EPA和DHA的含量分别为33.40%和13.10%,并且脂肪酶重复利用7次仍能达到工艺目标。  相似文献   

19.
鱼油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的重要来源,EPA和DHA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而天然存在的鱼油中EPA和DHA含量较低,不能满足药品和保健的需求。试验以鱼油为原料,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鱼油中的EPA和DHA,为制备高含量EPA和DHA的甘油三酯提供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得到最优尿素包合工艺条件:尿脂质量比3︰1,溶剂乙醇的添加量25 m L,包合温度-25℃,包合时间6 h,在此最优条件下获得的EPA和DHA含量为67.27%,比原料鱼油提高了43.15%。  相似文献   

20.
采用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工艺精制金枪鱼油,探究低温结晶法对精制鱼油中甘油三酯型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精制鱼油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上升,EPA和DHA含量分别为6.69%和16.46%;甘油三酯的含量为97.62%。低温结晶法最佳富集条件是:溶剂为乙腈与丙酮,结晶温度-50 ℃,乙腈与丙酮复配比1 ∶ 12(V/V),鱼油与复合溶剂(乙腈与丙酮)比7 ∶ 40(V/V),结晶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51.61%,其中EPA与DHA含量分别为(12.83±0.34)%和(28.70±0.48)%,得率分别为(40.10±1.07)%和(36.52±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